《底線》出軌者背後,都有「高大上」的故事,滿滿的「正能量」?

(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見是一種緣分,若是喜歡請關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這句源自《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俗語,被大多數人信奉與秉持着。

可在《底線》中,卻不見得事事皆可順應此理。

不僅秦玲的「惡婆婆」沒有,就連出軌的盛方明也沒有。

當然,《底線》總歸是一部講述法律「底線」的作品。

站在法律的角度來看,盛方明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給他個「婚前出軌」的道德帽子。

無論他有多渣,無論他對鍾媛媛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傷害,法律都拿他沒有太多的辦法。

更何況《底線》提前為他設定了一個「高大上」的正面形象,一個努力挽救家長損失創業者的形象。

於是,便有了鍾媛媛這樣一個「沒心沒肺」富家女法官的形象。

在神聖法律的約束與教化下,鍾媛媛不僅沒對盛方明落井下石,反而還向他伸出援手。

這樣的結果,多少是讓我意外的、吃驚的、不可理解的。

即便是同為男性的我,在看到一個即將要結婚的男人出軌時,還表現出了正義感與崇高感,也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為什麼一個腳趟兩條船的男人,可以得到周亦安有些過分的幫助,可以得到前女友無私的幫助?

作為一個感情上的弱者,鍾媛媛借法律之名站了起來。

她這樣一個高大偉岸的形象真的合適嗎?

果然,家境富足的鐘媛媛與周亦安等人不同,她是「神」不是「人」。

或許因為鍾媛媛的力挺,到最後我完全忘記了出軌渣男盛方明的存在,只剩下那個負責又成功的年輕創業家盛方明。

說好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呢?

當盛方明與鍾媛媛在床上纏綿時,他心裏想的卻是那個給自己織圍巾的女孩。

當盛方明與鍾媛媛一起寫喜帖時,他心裏想的是如何能與另一個女孩長相廝守。

當這一切都被拆穿後,他所一言一行、所言所行都在向天下昭示他的委屈與無奈。

而這一切的一切,只為讓《底線》中這位出軌的渣男,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

而他之所以能創業成功,是因為他背棄了前女友,跟自己相知相守的工作夥伴成了一對。

這就是法律的「底線」嗎?

在周亦安等人的努力協調與幫助下,盛方明成功褪去了「渣男」的外衣。

他不僅成功擺脫了前女友的糾纏,還把自己在前一段感情中投入的金錢全部拿了回來。

他最終與「小三」終成眷屬,他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公司,這一次他真的創業成功了。

看到這裡,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底線》沒有講出來的道理。

原來「婚前出軌」中的被出軌方,是無法得到法律上的幫助與支持的。

而作為出軌方的你,可能不會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道德壓力與譴責。

只要你願意承擔更多的社會與公眾責任,即便是被你傷害的人,都可能會想盡辦法來幫你度過難關。

什麼?你出過軌?欺騙過我同事的感情?

不重要?

不要擔心?

我們是專業的,不會在道德上譴責你?

往期精彩回顧:《底線》周亦安保住了法官的名聲,張院長的「破例」好假、好假

(看完記得關注「花煜寒」哦,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