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組數據:
近年來,年齡在40-50歲的夫妻離婚率,佔比超過40%。
也就是說,100對離婚的夫妻中,就有超過40對中年夫妻。
當我們在談論婚姻時,很多人下意識地會弱化愛情在婚姻中的比重。
似乎大家潛意識裡都默認了:「結婚時間久了,愛情不復存在」。
實際上,愛情並沒有消失,只不過轉變成了另外一種情感。
相對而言,在離婚這件事上男人的選擇權更多,女人尤其是「全職太太」的選擇權更少。
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這位太太45歲,跟丈夫結婚20年,孩子剛讀大學。
她的婚姻,真的很不幸。
結婚之後,她就在家擔負起全職太太的角色,開始的時候,丈夫還會上交工資給她。
到後來孩子長大了,慢慢上學,丈夫每個月只給她3000的生活費。
這些錢,還包括孩子的開銷,家裡買菜,生活用品支出。
孩子讀中學,她去陪讀,在外面租房子生活。
也是那個時候,丈夫有了婚外情。
她一度想過要放棄婚姻,可一想到孩子的學業,她就打消了離婚的念頭。
沒想到她的沉默,換來了丈夫「變本加厲」的傷害。
她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第三者卻「鳩佔鵲巢」,跟丈夫一起到他們家裡生活了一段時間。
在諮詢過程中,我就問這位太太:
「你還愛他嗎?」
她說:「早就不愛了,得知他背叛婚姻之前,我們之間就已經沒有感情了;他大男子主義,不尊重我和孩子,對家庭也沒有責任感。」
我問她:「那你為什麼不勇敢一些,跟他離婚,然後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呢?」
她說:「我做了接近20年的全職太太,你說我重新開始生活,我早就不會工作了;我能做什麼?我賺的錢能養活自己嗎?孩子怎麼辦?」
其實,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就不難分析中年女人經歷婚姻危機,依舊不敢離婚的原因。
1、全職太太,沒有離婚的勇氣和能力
全職太太吃苦在哪裡?
孩子出生,她就放棄自己的事業在家相夫教子。
如果丈夫有責任感,愛她,顧家,那她的日子不會太糟糕。
但如果男人不靠譜,不負責,大男子主義,那全職太太的生活,就是一場悲劇。
長時間不工作,沒有收入,已經不適應當下的職場環境。
不僅如此,她甚至沒有獨立去工作,打拚事業的能力。
當一個宅在家裡時間久了,就會對外面的世界感到「陌生和恐懼」。
不自信,缺錢,沒有勇氣重新開始生活,是全職太太不敢離婚的主要原因。
2、放心不下孩子
其實,母親對子女的在意程度更多,這是有依據的。
懷胎十月,一把屎一把尿將孩子撫養長大。
在這個過程中,丈夫的參與感可以說是很低的。
每一個子女,都是母親的心頭肉。
所以,很多中年女人之所以不離婚,就是「捨不得孩子」。
她們會猶豫:
「要是真離了,孩子那麼小,他接下來怎麼辦啊?」
「如果孩子有了後媽,對孩子不好怎麼辦?」
「離婚後,我也未必能爭到孩子的撫養權,沒有孩子,我一個人該怎麼生活下去?」
每一個女人的軟肋,其實是孩子。
想到了王朔寫下的一句話:
「婚姻怎麼選都是錯,幸福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
中年女人想要抓住自己的婚姻,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需要怎麼做呢?
第一: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這句話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女人的底氣是如何來的?
靠男人?男人根本靠不住。
靠父母?父母也有老去的一天。
唯有靠自己,有穩定的工作,有足夠的收入;女人的底氣,不就是錢給的嗎?
手機有電,兜里有錢,車裡有油,女人才能在婚姻中有更多的話語權。
第二:讚美與危機感並存,才能讓男人更重視你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
意思是:
與批評比起來,讚美一個人,更容易被對方接受。
讓對方有期待,才能有動力;讓對方感受到被讚美,被支持,才能讓他對你更服帖。
跟男人相處,一定要學會讚美而不是「挖苦貶低」;
偶爾支持和崇拜他,才會讓他感激你。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你總是付出。
在讚美的同時,你也要學會給男人製造危機感。
讓他意識到:
「老娘願意對你好,是因為愛你;如果你不在乎我,我隨時有離開你的勇氣。」
說白了,愛情也好,婚姻也好,就是兩個人之間的「博弈遊戲」。
誰抓住主動權,誰就能贏得勝利。
今日話題:
你覺得,為什麼有些人過不下去也不離開?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