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這個詞太狹隘了,狹隘到只能用在一個人身上,這是我們常規的認知。
然而這個世界上就是會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和常人不一樣,他們的愛太寬泛了,只要遇到讓自己怦然心動的,就可以付出自己的感情。
雖然說愛不愛一個人是自己的權利,且在單身的狀態下,只要不觸碰他人的利益,怎麼做那是旁人的自由,我們無權憑藉和干涉。
但是,我們如果步入了一段感情當中,就有權利去知曉自己的另一半是不是見一個愛一個的人。
我們自然是希望另一半能夠堅守自己的內心,把最純粹的感情都交給自己,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也無法保證自己會不會遇到那些不那麼看重感情的人。
所以,我們有必要去探究。
心理學研究表明,假如一個男人,愛過很多異性,身上這三個「細節」他隱藏不了。
他一出現,就剛好滿足你對另一半的所有需求
有這樣一個人,當他出現在我們的生命里的時候,會讓我們驚覺,怎麼會有這麼契合的人,怎麼這樣一個完全滿足我們對另一半幻想的人。
當我們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人,先別急着開心,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警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我們的初戀就算是承載了我們美好的愛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會有瑕疵,例如疑神疑鬼,例如敏感多疑,例如控制欲強,例如吵架冷暴力。
是人就是會有缺點的,更何況還是兩個不同的個體,相處的時候更是會因為一些差異而有摩擦,這再正常不過了。
而一個滿足了我們對另一半所有幻想的人,他脾氣很好,情緒也特別穩定,幽默風趣,溫柔體貼,就連我們來例假的時候,也不會只說「多喝熱水」,而是會給我們準備暖貼和紅糖水。
他們並不是生來就懂這些,而是愛過了很多人之後,才有的經驗罷了。
伊薩可夫斯基說:「愛情,這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的時候也並不美好。
就算是第一次見面,也總能恰如其分地化解尷尬
電視劇《愛情公寓》裏面的呂子喬是情場老手,由於有過太多的感情經歷,使得他和初次見面的異性相處時也可以得心應手,從來都不會有無話可說的尷尬。
呂子喬之所以可以和任意一個異性談笑自如,就是因為他經歷過的人太多太多了,都已經積累了經驗了,自然不會生疏。
與人交往時一個需要不斷培養和積累經驗的過程,就好比我們吃火鍋,一開始一定是先從微辣吃起,吃得多了,再挑戰麻辣、特辣。
吃得次數逐漸增加,也就會覺得吃特辣鍋底也是小菜一碟。愛情也是如此。
林語堂在《說話的藝術》中提到:「說話等於表達,但是要表達好一句話,是需要聰明才智的,倘若說不好,就很容易得罪人。」
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和對方相處的時候,從來都沒有無話可說的尷尬,不管我們說什麼話題,對方都可以接住。
或者是彼此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對方就可以輕鬆化解很多尷尬,讓我們有一種很舒適的自在感。
不要竊喜自己遇到了情商高的人,是因為對方經歷了太多的人,所以才會讓我們有這種錯覺罷了。
因為愛過太多人,所以也不會看重任何一段感情
記得小的時候特別喜歡洋娃娃,但由於經濟條件不是那麼好,所以也只能買一些便宜的廉價娃娃,昂貴的只能一飽眼福。
後來,姑姑送了我一個洋娃娃,我愛不釋手,走到哪裡都要帶着,甚至晚上還要摟着它睡覺。
之後,我得到了更多精美的玩具,也仍舊見一個愛不釋手一個,但由於我「雨露均沾」,每一個都愛,所以每一個也都不愛。
愛也是如此,就好比一個人喝一碗粥,和十個人喝一碗粥,一個可以解決溫飽,另一個只能勉強解決。
愛分得多了,也就沒那麼稀奇了,愛過的人多了,再遇到其他人的時候,儘管還可以愛,這份愛也沒那麼唯一了。
王爾德說:「男人的愛情如果不專一,那他和任何女人在一起都不會感到幸福。」
事實確實如此,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就會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一個人身上,也就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一生愛的人太多了,就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此一來,也就很難再體會到甜蜜的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