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採訪了100個剩女,發現沒談過戀愛的大齡女人,都有一個共性

庄蝶曉夢/透過故事看本質

一個值得你關注的原創情感號

圖/來源於網絡

「年齡越大,經歷越多。」這大概是人們對剩男剩女最大的誤解。

從事情感領域寫作多年,也做過各項網絡調查,最後發現越年輕的人感情生活越開放,年過三十的剩男剩女反而相對「落後」。

我想這大概是成長背景與年代不同而造成的差距吧。

我曾專門針對剩男剩女做過研究,後來發現他們當中很多人竟連一次戀愛都沒有談過,有的雖談過短暫的戀愛,但遠沒有達到發生親密關係的地步。

換句話說,不少剩男剩女還是「童男」「童女」。

關於這個結果,我一開始是分外驚訝的,可後來見得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

最近幾天我又針對大齡剩女做了網絡採訪,在看完上百份匿名回復後我發現,那些年過30卻從來沒有碰過男人的女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情感理想主義。

正是因為如此,她們才單身到這個年紀。

情感理想主義者即用完美主義心態要求感情

通俗來講,情感理想主義者就是對感情過於理想化的人群,她們通常是用完美的心態去要求感情世界的。

在她們的思想觀念裏面,愛情神聖不可侵犯,它應該純潔無瑕,從一而終,不能參加任何雜質。

換句話說,她們所要求的感情幾乎不在現實生活中,就算現實生活中有,那也必然是屈指可數的。

她們心中的感情大多存在於文學作品以及電視劇當中。

理想主義者難入愛河

才女薛濤為了元稹終身未嫁,這對「姐弟戀」曾轟動一時,但最終以悲劇而落幕。

他們一起度過許多愉快的時光,也曾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而薛濤就是抱着這些記憶碎片過完餘生的。

在別人看來它很傻,但只有它自己知道這一切是否值得。

那段感情給了她完美的感覺,而在接下來的漫長人生當中,她再也遇不到那個可以給她相似感覺的人。

於是她不勉強,也不將就,獨自一個人過完下半輩子。

理想主義者難入愛河,更難以跨入婚姻的殿堂,這就是現實所在。

原因之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理想主義者的心目當中,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它就像天山雪蓮一樣純潔,不能被世俗所污染。

可人非聖賢,更非神仙,無法做到無欲無求,也沒有辦法對一段感情保持毫無目的的心態。

一個人對感情寄予的希望越大,失望的幾率必然越高,因為人們對感情的態度都是夾雜着人性的。

尤其是在相親的過程當中,大家首先關注的就是彼此的條件,然後再考慮感情。

婚戀是現實的,多少情侶被現實打敗?多少夫妻散於柴米油鹽?這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就是生活,對於理想主義者而言,這是她們萬萬接受不了的現實。

她們把愛情捧得越高,得到愛情的幾率就越小。

原因之二:世間本無完美

有理想主義情懷的女人對感情充滿完美的期待,她們擁有一份不受世俗束縛,且無拘無束的感情,她們渴望找一個忠貞不渝,不離不棄且從一而終的白馬王子。

可這些要求對於俗人而言真的特別困難。

首先,世間之事本無完美可言,結婚從來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家人的事,只要大家跨入婚姻的殿堂,就必然要牽扯家庭瑣事以及人情世故。

其次,人生是幾十年的漫長過程,而非一朝一夕。大家沒有辦法像小說當中的男女主角一樣不顧後果,只管愛得轟轟烈烈,在更多時候大家考慮得更長遠。

最後,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完美的愛人,因為人天生就是殘缺的,不管多優秀的人都會有缺點存在,大家所以為的白馬王子和完美愛人只存在於小說當中。

綜上所述,一個女人想用完美的態度去尋找另一半,其結果就是找不到另一半。

大齡剩女想脫單得先改變心態

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世界,所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大齡剩女想脫單,不要總想着等待完美的白馬王子,而應該先改變自己的心態。

第一,接受不完美的事

敢於接受所有不完美的事,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只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如果萬事順心,人生反而失去了樂趣。

用挑戰者的心態去面對整個世界,你會發現你的人生也是很有意思的。

第二,接受不完美的人

大家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人,那些相處和諧的愛人都是經過磨合而找到最完美的相處模式的。

如果你想擁有美好的婚姻,就得接受不完美的另一半,並且在不完美中尋求完美,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很美好的。

第三,把要求別人轉換成要求自己

要求別人不如要求自己,沒有人會完全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去改變,也沒有人能夠完全符合你的心意,如此一來不過是新增煩惱罷了。

與其花那麼多時間去要求別人,還不如多花一些精力來改變自己。

慢慢的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雖然現實又不唯美,但卻也有很多美好存在。

庄蝶曉夢/情感專欄原創作者

願你的生活充滿驚喜,願你的幸福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