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為都是受各種價值觀所支配,這就能夠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花錢買房有些人花錢買車,有些人花錢學習。在你的生活里,你覺得什麼對你最重要而決定了你做事的優先級,優先級長期以來就造成了人與人的區別,最明顯的就是時間花在了哪裡?
1、行為(外)
一個人的價值觀代表着他的立場觀點,價值觀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區別,你願意把什麼放在最前面就是你的價值觀。一個人的大部分精力、金錢花在什麼地方代表着這個人的價值的導向。因為千人千面,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想法,一千個想法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適合自己生活目標的價值觀會使我們產生矛盾,從而產生內耗。因此,我們那需要調整自己的價值體系和生活目標相適應。
你所有的行為都是你大腦里的觀念在下達指令,而所有的行為又都反應了你大腦的思維方式,人的行為是受長期以來的觀念所致,所以為什麼習慣很難改掉就是這個原因,首先應該改的不是習慣而是人的觀念,觀念轉變不過來一切都是徒勞的。
2、信念(內)
信念是一個人的生長明燈指引者你一路前行,而你的人生路必定只有你才能經歷,而你的經歷決定了你的決策支撐。人生起起伏伏生活的不如意十之八九,信念正是支撐一個人走出黑暗深淵的動力,人的行為是受信念支配,而人所創造的結果是由行為產生的。
人生真正重大的決策都應該由「心」來完成的,人的大腦只是配合著做推理、邏輯、思考的作用,最後一步還是由心來完成,就像當年馬雲在湖畔花苑創建阿里巴巴遇到那麼大的阻力,最終憑藉著自己的信念走出了困境獲得了輝煌的成就。因為馬雲心裏確定網購將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