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粉絲見了他一面,他卻糾纏了一生,最後孤獨地死去
01
我的同學羅一安今年去世了,剛好五十二歲,慘淡地走完了一生,一生未娶,對一個女粉絲一家糾纏了一生。
羅一安從小學一直到高中都與我同學,他與我一樣,都愛好文學,但他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
八十年代末,農村的條件都不好,我們的理想都是想當一名教師,服務於家鄉的教育事業,高考後,我順利上岸。
羅一安卻以兩分之差,師範院校與他擦肩而過,他知道自己落榜後痛哭了一場。
但我鼓勵他說:「一安兄,你的成績比我好,再復讀一年吧,你准能上。」
「好,我信你的,你在師範院校等着我,我們一定又會是同學的。」羅一安很有信心地說。
羅一安的家庭件條也相當艱難,他再三向父母要求復讀,才勉強徵得同意,他開始了自己復讀之路。
可是命運與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考數學時,那一道難題已在草稿上列出,由於鬧肚子,匆匆跑往廁所,耽誤了時間。
回到考室,那道題還沒有寫完一半,考試時間就結束了,最後他離師範院校差的分數還更多,他只得失望回到鄉下務農。
九十年代,我在鄉村學校當教師,我經常寫文章發表在國內一些雜誌上,羅一安看到我發表的文章後,也有一種寫作的衝動。
他便跑到我學校來向我討經驗,我如實地告訴他怎麼寫,可以寫散文,也可以寫故事,還可以寫小說、詩歌。
我也把那些雜誌社的地址也寫給了他,讓他勞動之餘好好創作,看文學之路好不好走。
羅一安滿懷信心,回到家裡廢寢忘食地創作,可是,他的文章寄出去遲遲沒有迴音,即使有迴音也是一封退稿信。
羅一安真的也搞不懂,處處碰壁,他上學時學習成績比我好,寫的文章也要勝過我,偏偏我寄出去的稿能發表,他寄出去的文章卻石沉大海。
他又前來找我,他拿出所退回的一篇叫《失落的暗戀》給我看,文中寫他對一位高中同學的暗戀。
他的文章寫得平鋪直順,沒有一點感染人的地方。
我對他說:「文學來源於生活,一定要高於生活,寫的文章一定不能太平淡了,否則編輯是不會用稿的。」
「那你幫我修改一下吧。」
「如果讓我來修改,我會給你改得面目全非。」
他很渴求地說:「沒事,只要能發表就可以了。」
於是我幫他修改起來,無論在語句上還是在情節上,都起伏跌宕,成了一篇寫實文學,再交給了他。
羅一安又再在我修改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些修飾,然後寄向了《人生與伴侶》雜誌社。
02
羅一安的文章被刊用了,他收到用稿通知後,同時得到一本樣刊,他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又來我學校與我分享。
他也得到了幾十元錢的稿費,買了一些糖果來招待我。
我鼓勵他說:「你又繼續寫,不要停止。」
「好的,我相信作家之路離我不遠了。」羅一安自豪地說。
這下,羅一安一發不可收拾,每天匆匆幹完農活後,又回到那簡陋的房間進行創作,我也利用周末去他家與他交流起來。
羅一安在我的指點下,在不同的雜誌上發表了許多篇紀實性的文章,他的文章一發表出去,也深得讀者的熱捧。
他慢慢地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粉絲的信,那時還沒有粉絲一說,都稱為筆友,他也慢慢與這些筆友通過信件交流起來。
有一些女生向他投來愛慕的信件,希望與他交朋友,羅一安收到這一類似的信後,他開始了心跳情燒了。
特別是四川隆昌一個叫小茵的女孩,連續與他通了十多封信,羅一安把每一封信都在我面前炫耀一番。
羅一安對我說:「我終於找到了知音了,她說想來見我,你說見不見呢?」
我為他高興地說:「見啊,怎麼不見呢?人家已愛上你了啊!」
「嘿嘿,我也覺得小茵愛上我了。」
「一安兄,見面時,你一定要好好打扮自己,給女孩留下一個好印象。」
「我會的,我還準備給她買一件禮物,你給我建議,我買什麼最恰當呢?」
我也想不到買什麼禮物,順口說:「給她買塊手錶吧。」
「手錶?也太貴了吧,少說也要一百多塊。」
「一百多塊你都捨不得,你討什麼老婆呢?」
「那行吧。」
羅一安顯得有些勉強,因為九十年代初,一百多塊相當於當老師一個月的工資了,他聽了這建議,也很無奈。
03
羅一安還真的專門花了一百多塊買了一塊上海牌手錶,他對我說:「小茵來見我那天,你也來吧。」
我有些鬱悶了:「我來幹什麼,我來當燈泡嗎?還是你們單獨相見,最好你去汽車站接她。」
「可她來信說後天到我家來找我,現在我回信也來不及了啊!」
「那你就好好把屋子收拾一下。」我又建議說,因為他那石磚瓦房看起來也陳舊,屋子裡也顯得邋遢。
「好,我一切聽你的。」羅一安早已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說完就往家裡趕了。
羅一安也把小茵來見他的事向他母親說了,他的母親按以待未來兒媳的規格準備的。
聽說小茵與他見面那天,看到羅一安後還是非常熱情,並送了一張生活照給他,當羅一安把那塊表送給她時,她拒絕了。
羅一安好說歹說,小茵才收下,當她接過羅一安的手錶時,她好像變得有點憂鬱了。
小茵當才十八歲,高中畢業回到了農村,喜歡看一些文學類的雜誌,看了羅一安的文章後對他很崇拜。
小茵與羅一安聊了一會兒打算離開,羅一安堅決留她吃飯,好意難卻,她吃了午飯後就離開了。
四川隆昌離這兒不遠,只有四五十公里,羅一安也默然了,只好送她去車站,他們並肩走着,他幾乎可以聞到她的氣息。
羅一安突然停了下來,看着她,有些激動地向她表白說:「我希望你以後常來,做我賢內助,好嗎?」
小茵感到一怔,有些難為情的樣子,微微搖頭,笑了笑:「呵呵,這還要看緣分吧。」
「我認為我們有緣呢,如果以後我成了作家了,我會好好對你的。」
小茵咬咬嘴唇,說:「那我等着你的好消息吧。」
「好吧,」羅一安淡淡一笑,「相信我吧,小茵。」
羅一安卻執意去牽小茵的手,可小茵甩開他的手,便扭頭就走,羅一安忙去追趕她。小茵走了幾步,又忍不住回過頭來看他:「你不用送了,車來了,我要上車了,再見!」
羅一安獃獃地站那裡,孤單得讓人可憐……
他就這樣遙望着小茵上車,小茵在車窗向他揮揮手……
羅一安沒有想到,那竟然是他們終結的一面,羅一安真希望小茵能再與他在信里繼續暢談人生。
那以後,小茵再也沒有給他寫信了,羅一安開始變得失落了,一個月後他又主動給小茵寫信,卻沒有收到小茵的回信。
04
羅一安還是繼續創作,希望小茵能看到他的新作品後,再給他寫回信,他又發表了幾篇文章,同時把雜誌寄給小茵。
可是,小茵還是沒有回他的信,羅一安開始鬱悶起來,後來寫的文章刊用的機會很少了,他變得更加鬱抑起來。
半年了,羅一安給小茵寫了十多封信,猶如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小茵的消息,他便又來找我。
他很難過地對我說:「我真正的愛她,我想去找她,用心向她表白。」
我看到失落的他只希望最後一線希望了:「那好,你看用誠心能否感動她。」
羅一安也雷厲風行,第二天便前往小茵的家,並帶上了很多禮品,以未來的女婿的身份前去的。
他好不容易打聽到了小茵的家,可是小茵並不在家,只有小茵的父母在家裡。
羅一安向小茵的父母說明了來意,並對小茵的母親說:「阿姨,我是小茵的朋友,我來看望她。」
小茵的母親看了看羅一安,她有些吃驚,因為她從來沒聽到小茵說過在重慶還有一位朋友。
羅一安把小茵送給他的照片也顯示了出來,小茵的母親確認他是小茵的朋友,對他說:「小茵外出打工去了,要春節才能回來。」
羅一安同時也把禮物交給了小茵的母親,小茵的母親也留他吃了飯,但對羅一安沒有什麼好印象。
羅一安沒有見到小茵,對小茵的母親說:「那我春節再來一次吧。」
小茵的母親既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就送羅一安離開了。
05
羅一安回到家裡,沒有再給小茵寫信了,而是把小茵以前給他寫的十多封信收藏了起來,像是收藏珍寶一樣,生怕丟失。
春節到了,羅一安再次前往四川隆昌的小茵家,他滿以為這一次能見到小茵,可這一次他還是撲了一個空。
小茵的父母告訴他:「小茵春節沒有回家。」
羅一安很納悶,有些沉不住氣了:「小茵是不是故意在躲着我啊?」
小茵的母親耐心地解釋說:「小茵真的沒有回來啊!」
羅一安還是不相信,從口袋裡再次拿出小的茵照片,同時也把那一大疊小茵寫給他的信件亮出來,說:「我真的是小茵的朋友,你們看,這足夠證明我沒騙你們。」
小茵的父親安慰他說:「我們相信,小茵真的沒有回家。」
小茵父母見羅一安沒有離開的意思,正式下逐客令了,可是他還是不想走,一直在小茵家糾纏到天快黑了才離開。
羅一安並沒有離開隆昌,而是在鎮上住下了旅館,準備第二天再去小茵家。
但是第二天羅一安還是沒有見到小茵,他心不死,就在隆昌一住就是一周,天天去小茵家,一個春節過去了,他也沒有見到小茵。
羅一安只得回到了老家,也沒有心思再進行創作了,漸漸地人變得沉默寡言了。
他有些不甘心,那一年,他每一個月都要去小茵家,這樣糾纏,讓小茵的父母對他開始反感了,並且直接把他趕走。
從此,羅一安每年都要去幾次找小茵,後來小茵的父母直接告訴他不要來找小茵了,小茵已結婚生子了。
羅一安哪裡甘心,精神已經變得有些異常了,心裏一直裝着小茵,他保存小茵的照片與信件早已發黃了。
他找小茵找得太苦了,整整找了二十五年,每年都去。
直到小茵的父母都離開人世了,來到小茵家已是人去樓空了,他才死了這個心。
羅一安就這樣單身一人生活,直到孤獨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