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會很容易失去一個關於分寸感的把握,然後,彼此的關係就會越界。
如果是停留在彼此都還是單身狀態的時候,那麼異性朋友之間的相處如果「越界」了,那麼反而會讓彼此的關係朝着好的方向去發展,因為有的人動情了卻不好意思說出口,只等着對方去捅破這層窗戶紙,所以「越界」可以打破這層禁錮。
但如果其中一方或者是兩方都有歸宿,那麼這時候如果不去注重一個距離感的把控,那麼很容易就會讓朋友的關係失衡,然後讓無辜的人受傷害。
成年人的思維方式應該是趨於理性才好,所以更應該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不是任由自己的心情去隨心所欲。
在兩性關係中,衡量婚姻之外的友誼,是否曖昧的標準就是看兩個人是否有界限感。
失去邊界感的友誼就意味着「越界」
電視劇《三十而已》裏面的許幻山和林有有一開始也是朋友,兩人是在許幻山去北京出差的時候認識的,那時許幻山覺得林有有剛步入社會的那種青澀和懵懂很讓自己感興趣,再加上彼此在一起聊天的氛圍也不錯,於是一來二去也就開始有了好感。
後來,林有有從北京辭職來到了許幻山工作的地方,兩個人的交流日漸頻繁起來,而許幻山的妻子比較強勢,所以他在這段婚姻感受不到存在感,他迫切地需要一個突破口來宣洩自己的價值需求,而林有有就是一個很好的寄託。
於是,許幻山忘記了自己已經有家室,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可愛的孩子,他開始了一段不該有的感情。
友誼和愛情不一樣,友誼是兩個人可以互相幫助,也可以有不開心的事情找對方傾訴,但是,彼此始終都會保留一個距離感,而愛情不一樣,愛情是兩個人的世界,是兩個人的事情,是彼此會拉近自己和另外一個人的距離。
異性之間的感情本就建立在好感的基礎上的,稍有不慎就會朝着不一樣的方向發展,如果這時候失去了邊界感,那麼友誼就會演變成不該有的感情。
婚姻之外的感情不過是「自我滿足」的陪伴關係
就像許幻山,他因為顧佳的強勢而覺得自己在婚姻當中沒有存在感,於是,當一個能力比自己低的林有有出現在自己身邊的時候,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開始了這段不應該有的感情。
按理來說,異性朋友越界了,在婚姻當中就意味着變心,而變心則意味着不愛,那麼如果不愛了,離開就可以,但是許幻山沒有。
他從來都沒有和林有有說過有關於「我離婚娶你」之類的話,更不曾對顧佳說過離婚之類的語句,甚至在東窗事發的時候,許幻山立馬刪除了林有有的聯繫方式,並且再三向顧佳表示自己以後絕對不會再聯繫林有有,祈求顧佳的原諒。
由此可見,我們便可以看出婚姻之外的所有感情不過是短暫的新鮮感在作祟而已,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了很長時間,當初的激情早已經消失殆盡了,所以,出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感情的時候,一定會喚醒我們塵封已久的內心。
但是在成年人的感情世界裏,權衡利弊、趨利避害是最常規的操作,人們心裏清楚擁有什麼能夠使自己損失最小,而失去什麼會讓自己的損失最大。
主持人竇文濤在《圓桌派》上,談到婚姻關係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最可怕的,不是兩人收入的差距,而是明明生活在一起,距離卻越來越遠了。」
在婚姻當中,讓其分崩離析的不是那些突如其來的災難,而是那些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然後一次又一次地累計,直到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好的婚姻往往停留在細節里
約翰·葛特曼在其書《幸福的婚姻》中所寫的一句話是這麼說得:「婚姻成功的秘訣根本不在解決衝突上,而在於平時的相處和魔鬼般的細節中。」
其實,不管是多麼幸福的婚姻也會有進入倦怠期的時候,而婚姻原本的樣子也像是一輛車,它在行駛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損壞,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地維護它,使其變得堅韌,而不是一出現問題就想着換掉。
所以,那些遊離於婚姻之外的感情我們應該自動保持距離,去把視線落在那個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人身上,去共同經營屬於兩個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