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為什麼會跳樓?一封信告訴大家背後的真實原因,令人惋惜

我既然不能成為你們的驕傲,我也就別成為你們的累贅了,我就這樣走了,信里還說了很多,但是女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她所寫的字裡行間沒有抱怨,也沒有指責,只是覺得就是作為一個孩子來講,一個女孩子,她已經盡自己的全力了。

但是,在學習上感覺到壓力還是特別大,馬上就進入到初二了,我們知道初二的學習任務會很重,所以她感覺到未來自己在學習上,她進不了班級的前15名,也拼不過去,她也保證不了進到班級的25名,所以這種情況下,她就感到未來真是什麼都看不見的,所以留下了一封信自殺。

我想就是作為家長來講,真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個沒有問題,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現在我們特別特別多的家長,真的是我們說重視成績沒有問題,但是只重視成績,那就是太大太大的問題。

實際上一個孩子在學習上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取決於太多太多的因素,只要他很努力地去學習,實際上就可以。

但是很多的家長在這些方面真的是總是這樣發牢騷:「我不是為了你好嗎?我為了你,我做出了什麼什麼犧牲,你達不到這個,你就不如這個,不如那個,你不如死了算了」。當孩子每天都聽到這些話,被這些負面的情緒所影響,孩子的心理能承受得了嗎?

就這樣的話,在很多的家長的心中或者嘴裏真的是經常說,大家一定要關注到一個重要問題,在小學的時候,實際上孩子學業成績上差距並不是很大,到了初中,尤其初二之後,孩子在學業上真的是兩極分化了。

因為每個人的能力,每個人的優勢都不一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家長朋友們知道,初中是孩子的青春期。那麼在青春期的時候,孩子面臨著非常大的學業壓力。

同時孩子內心因為他的性格逐漸在成熟,異性之間和同學之間的這個關係,包括自己在同學心目當中的這個地位,老師和同學怎麼看他等等,就是人際關係也非常複雜,而人際關係如果處理不好,回頭反應過來,在學習上情緒也會波動。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的父母不了解孩子在青春期時候的特點,然後對孩子理解尊重的又少,相反就是無休止的高標準嚴要求,那種苛責,對於內心脆弱的孩子來講,悲劇就不可避免。

所以,當看到這個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後,我的心裏也非常非常難過,雖然這是老生常談的,但是呢,我也覺得還是想和家長朋友們聊一聊,就是我們的孩子未來有很多的路徑可以走。
而且在一時,尤其剛剛上初中,孩子又是青春期,又面臨非常複雜的很多很多的事情在那擺着的時候,他需要的是理解,然後能不能幫助他把這些事理順,理順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心態,回頭好好學習,而並不是達不到你的要求。

你回頭對孩子那種抱怨、怒火,甚至口無遮攔地去訓斥,這件事發生之後,父母是後悔莫及,但是已經晚了,我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真的需要轉變教育觀念,孩子是父母生的,但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考上北大、清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長為家長理想中的樣子,我們一定要努力成為孩子的神助攻,千萬別成為豬隊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成為孩子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者,而不是摧毀者。

感謝大家的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