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想欠人情。他們一旦得到別人的幫助,就想及時還。要不能心裏總是不舒服。
其中,請客吃飯是最常見的方式。
我看過一句話:「真正想幫你的人,並不想從你身上得到什麼;真正心裏有你的人,永遠不會要你報答他的恩情。」
成年人之間的友誼很容易錦上添花,但是雪中送炭太難了。
一個對你好的人,永遠不要簡單地請他吃飯來回報。
我有一個朋友小早講述了一次請客的尷尬經歷。
小早失業了一段時間。就在她不知所措的時候,以前的同事小剛幫忙給她介紹了一份工作。
小早和小剛的關係不是很密切。她總覺得欠了小剛人情,就想請小剛吃飯表示感謝。
但是邀請了小剛幾次,小剛總是以沒時間為由推脫。
小早從心底里非常感激。有一次,她乾脆對小剛說:「時間地點你來定吧。我隨時都有空。」
小剛又不能拒絕,就選了他家附近的餐館。
但是晚飯後,當小早去結賬時,她意識到小剛已經買了單。
這讓小早感到無比羞愧,不僅沒有報答她的恩情,還增加了新的負擔。
然而,小剛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
「經常有人來來往往,誰買單都一樣。能幫點忙時,就幫點又不是多大的忙。我看中了你的性格和能力。你總想請吃一頓飯作為回報,這太見外了。」
確實如此。
真正幫助你的人,關心你的人。不管你是他什麼人,他都希望能幫助你走出目前的困境,讓你變得更好,讓你們的友情變成真情。
有句話說得好:「一頓飯再好,也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但恩情沒法比,也不可能還清。」
別人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你可以用請吃飯來報答恩情,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有時候請人吃飯不僅沒有效果,還會佔用雙方的時間,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讓幫你的人尷尬。
甚至可能拉開兩個人的距離,大大降低友誼,讓你們的關係變得脆弱。
可見,報答對方最明智的方式就是永遠把恩情記在心裏。
不要試圖討好,不要試圖報恩。一旦對方有需要,我會盡我所能伸出援手,讓對方的付出有真正的意義。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麻煩別人是在消耗人情,會讓關係變得不純潔。
但是如果你太獨立,就會錯過很多與人接觸的機會。
適當的麻煩會增加兩個人接觸的頻率,反而會促進感情。
幫過你一次的人,會願意再幫你一次;如果你想讓你喜歡的人喜歡你,請她幫個忙。
博主崔璀對「麻煩別人」有着深刻的理解。
她曾經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想請朋友幫個忙。剛開始她很忐忑,擔心朋友會拒絕,沒想到幾天後事情有了着落。
崔璀感激萬分,不知如何回報,朋友卻說:「謝謝你在需要的時候想到了我,你讓我感受到了真誠和信任。」
其實,她跟朋友認識很多年,關係一直不溫不火的,自從那次之後,兩個人突然走得近了。
《人性的弱點》這本書里有一句話:如果你想讓友誼持久,那麼你就得適當地請他為你做一些小事,這會讓他有存在感和被需要感覺。
「麻煩」這個詞,除了字面意思,還包含信任和需要,證明對方的價值,能給對方帶來滿足感。
好的關係都是因為相互麻煩起來的。溝通的過程就是情感升溫的過程。
相互幫助,彼此溫暖,方能使關係更加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