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奶奶,當年這樣對待「家暴」她的丈夫

文:塘中水仙

圖:來自網絡


還是在老家教學的時候,當時我有一個同事,她對象的奶奶——自然也是她的奶奶了,和她這做孫媳婦的,就像親祖孫一樣那麼親近,自然和諧地相處着,老愛小,小敬老。



都八十幾歲的人了,同事的奶奶還端着臉盆,去我家門前不遠的那條穿古鎮而過的小河裡去洗衣裳。那裡地勢有點奇特,要想下到小河邊,往往是從高高的路上,下一個斜坡到河底不多的水邊才能清洗衣裳。


雖然那時小河裡的水常常很清,河邊上的人家連洗菜的第一遍都是到河裡去洗,但是同事的奶奶,作為小腳老太太,而且年事已高,要想從高高的斜坡上下到河底去,卻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同事的奶奶,平時總是一副乾淨利落、精神矍鑠的樣子。黑紅的皮膚,一口自然整齊的牙齒,腦後窩着一個那時的老年人常梳的髮型——香蕉卷。難得的老來瘦。


同事一直很尊敬並且羨慕她這個奶奶,老人也從來不懶。有一年夏日的一天,她從學校回到家裡發現奶奶不在,臉盆不在,她和上幼兒園的女兒前一天剛剛換下來還沒來得及洗的衣服也不見了,就很自然地到我家門前的小河裡來接她奶奶。


她一手端着洗衣盆,另一隻手攙着奶奶,一邊往高而陡峭的斜坡上走,一邊笑着對奶奶說:「哎吆,俺奶奶,以後你可不能再來了,都八十多歲的人了,要是一有個不小心摔一跤,或是磕着碰着,有個好和歹的,敢說是為了給孫子媳婦和重孫女洗衣裳洗的,那還不叫俺丟死人了?這話好說不好聽呀!走在街上人人都得笑話!」


她奶奶便笑笑,好像這事與她無關道:「沒事兒,我這身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打年輕那會兒……」


說起她奶奶年輕那會兒,同事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她不只一次在辦公室,遷就課下大家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和幾個女教師說起她這個八十多歲的奶奶的逸聞趣事,就笑到肚子疼,就笑到大家跟着她一塊兒擦眼淚。


原來奶奶剛結婚時,脾氣暴躁的爺爺,一句話不合適就打她,也不需要什麼理由,就是想打了。


在她爺爺眼裡,女人就是一頭豬或一匹馬,想騎就騎,想打就打。她爺爺打第一次,她奶奶讓着,她爺爺打第二次,她奶奶忍着,當她爺爺打第三次的時候,她年輕的奶奶不哭也不言語,一用力,一掌砍過去,一下就把她爺爺的右膀子「砍」下來了。


她爺爺疼得立時滿地找牙。萬分驚訝里,咧着嘴,睜得眼睛銅鈴大,趕緊跪下叫她奶奶為「姑奶奶」,乞求饒過他。


但是她奶奶並沒有立刻答應她爺爺。而是叫他爺爺用左手簽字畫押,保證以後再也不打她一回才行,有錯可以指出,錯了可以改正;不懂的道理可以講給他聽;不會的活可以教給她做,打人就是不對。若是不承認這一點,不在紙上簽字畫押,那他那膀子——就讓它一直那樣「耷拉」下去。


最後,沒辦法,她爺爺只有按照她奶奶說的照辦了。就算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她爺爺也沒想到過自己竟然娶了個這麼厲害、卻深藏不露的老婆!


哈哈,真是解恨!


從此以後,夫妻兩人說話和和氣氣,做事有商有量。但是傳統男人到底是傳統男人,打又打不過,再也不敢打的情形下,一個脾氣暴躁、愛喝酒、愛賭博的男人五十六歲上就死了。


後來,她奶奶就獨自撐起門面,將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拉扯成人,成家立業。哪個孩子有錯,她奶奶坐在「太師椅上」,威風凜凜,兒孫一塊跪下——別看平時可以日夜操勞、只知道幹活似的,但關鍵時刻都是拿得起放得下,兒孫們都接受她的訓導,但從來不打他們。


所以他們這個家族,至今三十口子人,旺盛着呢!前兩個兒子已退休,有兩個是在單位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退休之前不貪不沾,人恭致禮,有老有少,父慈子孝。五個孫子,有四個是上過大學的,這可是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裏。


我的同事說:她活這麼大,唯一敬佩的人,就是女兒的這個老奶奶!


原來,她奶奶也不是一般人家的人呢。娘家是中醫世家,父親開中藥鋪,繼承她爺爺等祖輩的中醫傳統,推拿針灸、按摩,樣樣都拿得起放得下。


她奶奶聰明,為閨女的時候就偷偷學習了推拿和按摩,這才有了後來她爺爺打她,在一在二不在三,最後絕地反擊,維護了作為一個傳統愛家的女人自己的正當權益和起碼尊嚴。


這是她作為舊時代過來的女人,最原始的家庭里所教給她的:不僅治病救人,醫道高明,更是知書識禮、為人正直善良、大氣包容、卻不畏強暴的高貴品格。


同事說得歡快,我們幾個女教師聽得更是爽快!是的,張嘴就罵,抬手就打人的家暴男,就該配有一個這樣深藏不露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