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爭氣?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曾讀到過一個問題:「一個人為什麼要爭氣?」


我見過最好的答案是:「因為喜歡的東西都很貴,想去的地方都很遠,深愛的人很優秀,我怕稍一鬆懈,就把它們都弄丟了。」


01


曾經刷到一個視頻。


深秋的夜晚,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頭,一個男人蹲在路邊大聲哭泣。


有人問他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


男人告訴路人,相戀七年的女友跟他分手,原因是他買不起一輛車。



當憧憬的未來敗給了現實的慘淡,理想瘦骨嶙峋,現實不斷打壓。站在人生的當口,你就會明白,做人為什麼要爭氣。


如果你不爭氣,你就沒有選擇的資格。當你處在「被選擇」的位置上,你的人生註定就充滿了失去的過程。


你所珍惜的人與物,都會從你的指縫中溜走,和你的未來告別。


或許,有些人的離開,對你來說是一種幸運。但大多數的離開,都是迫不得已。


你想要避免這種「不得已」,就要學會拼盡全力去爭取。


02


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裏,最好的老師不是興趣,而是恥辱。


工作後每一次奮鬥和努力,動力的來源都來自於不甘心。


你永遠可以相信自己潛在的能力,很多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郎朗10歲那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


但他的勤奮努力,並沒有得到鋼琴老師的肯定。


面對老師一昧的批評與打壓,年幼的郎朗對父親說出了放棄的想法。


郎朗的父親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他繼續學琴,二是父親跳樓自殺。


年幼的郎朗被父親的「死命令」震懾,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學琴。


郎父這一逼,就逼了郎朗近十年。可也正是父親的「以死相逼」,逼出了中國音樂壇上不可多得的新星。


人這一生,如果你不逼自己,那麼命運就會逼你。


年輕的時候,你不爭氣,等你老了,命運就會讓你體驗無助的滋味。


該奮鬥的時候,你選擇墮怠。後半生,你只能迫於面對衰敗的一生。


一飲一啄,都是因果;耕耘收穫,都是必然。


尤其是,生在普通人家的我們,沒有過人的天賦,沒有豪橫的財力,那就只能選擇硬着頭皮去上,哭着鼻子爬起來繼續干。


既然無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就把自己變成巨人,去站在更高更遠的地方眺望。



03


人生很艱難,現實很殘酷。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努力,也不是你一個人在吃苦。


你想要出成績,你就要付出辛苦。你想要比別人更強,就要學會負重前行。


從來都沒有觸手可及的繁華,只有不辭辛苦的日夜奔赴。你的努力,終將會變成人生的答案對你回復。


生命沒有捷徑,你想要的未來,都在你的爭氣與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