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總是有人跟我說,說什麼她穿不了便宜的衣服,她過不了衣服要穿兩年的日子。也會跟我說,你買買衣服吧,你買買化妝品吧,做女生一定要對自己好,千萬不能虧待自己。
我不知道我怎麼虧待自己了,因為我也買衣服,但是我不會月月買新衣,我也用化妝品,但是我不會總是讓自己的化妝品有很多買了不用的東西。
其實日子嘛,無關好與壞,只要符合當事人的想法就是幸福的日子,所以說別人的選擇與我不同,我也不會說別人的日子過的沒有我好,我的選擇就是最好的。
我之所以喜歡攢錢,無非是覺得這樣的日子煩惱更少一些,因為其實很少有人賺的錢很多,早點實現經濟自由不好嘛?就好像我的同事,她的日子很開心,但是卻不是我想要的,我的日子很節約也不是她想要的,但是我覺得我日子更讓我安心,她覺得她的日子更對的起自己。
再具體說說我的想法吧,我覺得很多消費其實是把自己往經歷不自由方面推,就好像我同事吧,她的工資總是花光,而且總是買很多衣服化妝品,然後去飯店吃飯,這樣的日子確實很快樂,但是對於我們工資普通的人來說,這種消費其實是很難承擔的起的。而承擔不起的時候就是欠錢的日子。而因為消費欠錢,那麼翻身的幾率就更小了,因為這不像那些因為投資和創業而借錢的欠款,這樣的欠款是為了自己的經濟自由,為了能讓自己賺的更多。
而消費產生的欠款,只會讓自己的經濟更加的不自由,從月光族到負債者聯盟。而我想要自己經濟自由,當經濟自由的時候,我想我會更加的不在意物質生活的滿足。因為有的時候,物質生活滿足了並不一定會讓人真正的快樂,可能還是會空虛,只有精神世界豐富的人,才是真正的滿足。
所以說我更加的喜歡攢錢,第二個就是,曾經上學的時候,老師們給我們做過一個實驗,就是拿一個瓶子裝沙子和石頭,先裝沙子就裝不下石頭了,但是先裝石頭,就能裝的下沙子,老師教育我們說,做事情一定要有大事情和小事情之分,還給我們具體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學習和做家務,有些人學習之前想先把家務做了,結果是是家務做了,學習就不願意了。有些人是先學習,因為覺得家務沒有學習重要,家務什麼時候都可以做,都不算晚,但是學習就不一樣了。
這個實驗看起來簡單,道理也通俗易通,但是真正讓人懂起來還是很難的,因為我發現我們大多時候,都是選擇先裝沙子而不是先裝石頭。事實就是這樣,知道道理的我們依然不會選擇正是的道理。
所以說,我認為先攢錢買大件再享受衣服化妝品等其他物質生活的滿足,大件就是房子和車子,當你有了房子和車子以後,再去花小錢去買什麼各種裝飾品和消費,對於你的生活更有保障。不然經常租房子的你,到最後會發現,就好像電視劇中樊勝美一樣,只有一屋子的衣服和包包屬於自己,安身的地方卻沒有,而這些衣服和包包隨時都可以淘汰。
所以說,相對於花錢我更喜歡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