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到女人心裏的路通過陰道」,當一個女人開始渴望並享受與一個男人的性,就離愛上他不遠了。
愛情往往能讓女人沉淪,哪怕她一開始非常理智。
而對男人來說,性是愛最直接而極致的表達,卻很難沖昏腦袋去守護一份愛。不管開始有多麼上頭,最終理智都會慢慢回來。
電影《男與女》里,尚敏和弘基,在茫茫大雪的芬蘭相遇,在大雪覆蓋的森林中溫暖的桑拿房裡有了片刻歡愉。兩顆孤獨的靈魂相遇,身體也緊緊纏繞在一起。
原以為可以剎那永恆,再不相見,卻終於還是又遇見了。
最後女人愛上了男人,為他拋家棄子;而男人卻退縮了,回歸家庭,守護妻女。
電影的結尾,他們又在茫茫大雪中走散,一個崩潰大哭,一個開着車拼了命都忍不住眼淚。
他們愛過,心動過,有過深情的擁抱、熱烈纏綿的性,同樣刻骨銘心。
但男人和女人的選擇終究是不同的。
兩個人在一起,是因為匱乏
電影里,他們都太孤獨了。
李尚敏從事時尚行業,是個堅強獨立的女性,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有自閉症的兒子。
在老公眼裡,她是不肯接受兒子自閉症事實的虛榮女人;
在姐姐眼裡,她是自信勇敢,能夠處理好複雜生活的妹妹;
她還負責着一家時尚社的工作,每日打扮得光鮮亮麗。
而弘基是一名建築師,為了患抑鬱症的女兒,選擇在芬蘭工作和生活。
他的妻子因為女兒的病受到刺激,精神也反覆無常。
他小心翼翼與妻子相處,守護女兒,是別人眼裡負責任的丈夫和爸爸,卻永遠沉默少語,一張沒有情緒的臉,甚至看起來有些遲鈍、麻木。
這樣的兩個人,在冰天雪地的芬蘭,因為孩子而相遇。
尚敏沒有了平日的光鮮亮麗,一張素顏的臉上都是落寞的神色,一根接一根抽着煙。
而弘基一如既往地冷漠,雖然幫助尚敏載她去孩子們的露營基地,卻一路沉默無言。
他們因為大雪封路被困,在被冰雪環繞的桑拿房,激情剎那迸發,短暫的歡愉,熱烈的情慾,來抵禦日常的沉重。
是因為壓抑,也是因為孤獨,更是因為匱乏,愛和溫暖的匱乏。
有人說,好的婚戀關係就是「充電寶」,你的不安有人安撫,你的脆弱有人呵護,你的情緒有人分享,你的孤單有人能懂。
遺憾的是,很多真實的婚戀關係,並沒有這樣的效果,反而徒增苦惱。
我見過許多身處婚姻卻十分孤獨的人,那種婚姻里的孤獨,比一個人的孤獨更讓人絕望。
婚姻里的孤獨就像是一個溺水的人,抓着一塊浮木,在茫茫看不見邊際的大海中,知道自己早晚要下沉。
而一個人的孤獨,更像是一個獨自走夜路的人,雖然害怕,終究還是有希望邂逅一盞溫暖的明燈,或者一個同樣孤獨的人,相伴一程。
故事裏的婚外情在現實中從不鮮見,就像是一個快要溺水的人,遇見另一個快要溺水的人,在茫茫大海上,只是看了彼此一眼,便讀懂了所有的悲傷和絕望。
他們拼儘力氣,哪怕登上一座方寸之大的小島,片刻溫暖與歡愉之後註定還是被大海淹沒,他們也對那個擁抱毫無抵抗之力。
男歡女愛:女人都是孤勇
八個月後,他們在首爾重逢。
弘基一次又一次出現在尚敏的世界,尚敏問他是特意找到自己還是偶然遇到,弘基笑笑說一半一半。
他不斷出現在她的世界,給她發信息,帶她吃飯,追到她出差的火車上。
抽離了那個沉重窒息的家,忘掉了責任和生活的沉重,心裏想到什麼就去做,他在尚敏面前變回了一個眼神清澈的大男孩,釋放了冷漠少言外表下所有的敏感細膩,甚至會對着尚敏撒嬌。
在這旖旎的春夢裡,尚敏慢慢沉淪。
她的獨立清醒一點點瓦解,深夜執意出門見弘基,對自己的丈夫勇敢地承認了外面有人,說:
「我不能沒有那個人,你可以不原諒我,我也不能原諒自己。」
她做好了再也不回家的準備,而她的心上人卻在握住房間門把手的一瞬間停了下來,轉身離去,放棄了這段感情。
男人總是很容易動情,卻會在現實面前慢慢變得理智;女人往往一開始理智,又會在感情中慢慢沉淪,以至於想不顧一切。
在婚外情中,最先動情的是女人,最終破碎的也是女人。尚敏亦是如此。
在情愛世界裏,女人的美好和破碎,都源自於對愛情永恆的渴望。
實際上,在這個時代,女人正在前所未有的獨立,前所未有的清醒。
許多男人吐槽現在的女人現實,結婚要先看房子車子票子,過於注重經濟條件。
可實際上,女人的現實都在表面,而且只要她覺得真愛來臨,所有框框都會慢慢瓦解。
而男人的現實反而是深入骨髓的。對於愛,對於性,男人都不吝嗇。他們受到的社會束縛更少,心動了就敢衝上去。
可真要娶回家過日子,必然是要放在天平上各種掂量的。
女人面對男人一開始總是謹慎的,清醒克制,各種掂量。可一旦真的動了真心,就有了不顧一切的孤勇。
遺憾的是,世上少有男人能夠接住女人的這份勇敢,除非她本來就符合他的現實利益,很殘酷。
男人需要理解,女人需要依賴
不管是情慾的波濤洶湧,還是愛情的短暫亮光,都敵不過現實的瑣碎和束縛。
一年後,在冰天雪地的芬蘭,弘基和尚敏再次重逢。
尚敏看見弘基帶着妻女在餐廳用餐,一家人談笑風生。她躲在衛生間無聲地流淚,哭泣到抽搐。
弘基看見尚敏腳步匆匆走出餐廳,上了的士。他本能地跑出來,想要開車追過去,卻又在女兒無聲的注視下停下腳步。
男人需要的是理解,想要被看見。
弘基和尚敏熱戀的時候說:「總覺我活着好像可有可無,從小就這樣。」
他選擇了和小女孩一樣的妻子在一起,一個人撐着整個家,照顧生病的妻子和女兒。
他在這份付出和責任里,感覺自己的存在和重要。
而他的疲憊和孤單卻無人看見,只有遇到尚敏後,他才感受到自己真實的存在和需要。
兩個同樣在生活里疲於奔命,又照顧着生病孩子的人,在彼此的脆弱和孤單里,照見了自己。
弘基想要的就是被理解,被看見,被需要。
他是個模稜兩可,永遠無法乾脆果斷的人。
因為女方太愛他,而和妻子結了婚;跟尚敏在一起也是感受到對方的脆弱和被需要;到了最後選擇回歸家庭,更是因為妻女無法離開自己。
而尚敏作為一個女人,不管看起來多麼堅強獨立,終究是想要有個肩膀短暫休息和依靠的。
之前在大雨里,弘基陪她一起找到兒子,並且在聽到孩子想去海邊時,直接掉頭開車去了海邊。尚敏在海邊偎依着弘基說:「當時您在我身邊真是萬幸。」
尚敏想要的能夠依賴,有人能看懂她所有堅強背後的脆弱,把她當小女孩一樣呵護她。
這是弘基跟尚敏的故事,也是你和我的故事,每一個男人和女人的故事。
女人永遠不要高估男人的愛情,更不必因為性的熱烈沉迷,而幻想一個永恆的故事。
如果你想擁有美好的愛情,熱烈的性,那就去理解男人,但永遠不要依賴他。
學着像男人一樣,只是讓那一刻的真心和熱烈照亮你孤獨的人生,汲取好好活下去的力量。
畢竟,愛情會給人活下去的力量,我們活下去卻並不是因為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