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暴露」可使關係更加親密


老潘是我們大學宿舍的「外交」部長,他特別擅長交際,小伙兒長得也標準,可是美中不足的是他一直交不到女朋友。為什麼呢?因為在大家眼中他很神秘,比人很難看透他。和他有過接觸的幾個姑娘聊到,一開始接觸,覺得他是一個性格開朗,很陽光的一個男生。交往時間長了便發覺,其實他是一個很封閉的男孩。

原來,老潘一直對自己的私生活諱莫如深,也從來不和別人談論自己,每當別人問起時, 他就把話題岔開, 怪不得同學們都覺得她神秘呢。

研究交際心理學的人士曾指出,讓人家看到自己的缺點或弱點,人家才會覺得你真實可信,不存虛假,從而產生親近感;反之,完全把自己藏起來」,就會使人感覺造作、虛偽,讓人覺得有壓力。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當封閉的,當對方向他們說出心事時,他們卻總是找個話題繞開。但這種人不一定都是內向的人,有的人雖然話不少,但是從不談及自己的私生活,也不談自己內心的情感。人與人相識,貴在相知:人與人相知,貴在知心。要想與別人成為知心好友,就必須向對方表露自己的真實感情和真實想法,與他(她)講心裏話,坦率地表白自己、陳述自己、推銷自己,這就是自我暴露。

當自己對對方一無所知,對方卻對你了如指掌,你一定不會感到舒服。自己表露情感,對方卻諱莫如深,不和你交心,你一定不會與他更近一步。當一個人向你表白內心深處的感受時,你可以感到對方信任你,想和你進行情感的溝通,這就會一下子拉近你們的距離。

在生活中,有的人知心朋友比較多,雖然他(她)看起來不是很擅長社交。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種人一般都有相同的一點,就是為人真誠,渴望情感溝通。雖然他們說的話不多,但都是真誠的。他們有難的時候,總會有人來幫忙,而且很慷慨。而有的人,雖然很擅長社交,甚至在交際場合中應付自如,但是他們卻很難找到知音。因為他們習慣於說場面話,做表面功夫。

要知道,人和人在情感上總會有相通之處。如果你願意向對方吐露心聲,就會發現相互的共同之處,從而和對方建立某種感情的聯繫。如果希望結交知心朋友,你不妨先對他們敞開自己的心扉!

當然暴露一定要有度,千萬別毫無顧忌亂說一通。

同樣是一個宿舍的室友。我們老六就是一個這樣的人,老六交了個女朋友,每次回宿舍,跟我們講他們之間的事,今天去哪轉了,明天約的去哪,那天他們去什麼賓館開房了、甚至連用的避孕套什麼牌子的,什麼顏色的都抖了出來。後來大家見他講這個就找個理由出去了。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自我暴露要有一個度,過度的自我暴露反而會惹人厭。所以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自我暴露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自我暴露應遵循對等原則。

二、自我暴露應循序漸進。

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得很慢的,它的建立要靠信任和與別人相處的不斷體驗。以逐步深入為原則。這樣你才會讓人喜歡,交到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