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意義|將喜歡的一切留在身邊,這便是努力的意義

作者:童勁松

蔡志忠老先生也言:人生的意義就是變化無窮,人生不能一成不變,變就是生生不息,不變就是死亡。

在當今物慾橫流,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似乎每一個人都步履匆匆,好像害怕變成一不小心就掉隊的孤雁一般,無情的被社會淘汰掉。

我一直在想,人為什麼要努力?後來才知道,努力的意義在於,能把喜歡的東西留在身邊。

而現實的世界卻是,背後有一隻無形的手,瘋狂提高你的消費慾望,降低你的收入,然後借錢給你,讓你每天累成狗,卻又不敢躺平。最後,再來點娛樂,在精神上控制你,不至於讓你承受不了壓力而崩潰。

於是乎,教育、醫療、房子、車子、女人、包包,成了世人追逐的目標。道德底線一直在刷新,文人的風骨在這個時候,尤其顯得格格不入。各行各業,充斥着勝者王敗者寇的觀念。成功者在夸夸其談,失敗者在憂慮中彷徨。精神層面的愉悅和滿足,早已被金錢所吞噬,賭徒心態四處可見,幸福感很難擁有。

教育層面的爭論,道德層面的危機,是當下最為重要的事情,需要及時解決。否則,當功利主義佔了上風,就不存在所謂的忠誠。無論是何種關係,當忠誠變成非常態的品質,危機就無處不在。

當然,目標性引導,與政策性糾錯,是發展中國家必須經歷的階段。所以,十年前後的政策出現巨大反差,正是國家機制健全的最好證明。

今年暑假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取消學區入學,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重點打擊壟斷資本進入教育等等,無疑向外界釋放一個信號,國家層面對教育行業中的漏洞,開始出手了。

隨之而來的,也給學區房降降溫。當國家解決了人民的溫飽,下一步的重點,一定是規範各行各業的意識形態。因此,在未來的十年,以前一些積重難返的問題,會一步一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