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幾位同在上海的家鄉好友小聚,大家的經歷及年齡都差不多,都退休了,所以,相應的感受也大體相同,因此,都有好多話要說。席間大家不約而同地談到自己感受的一些道理互相交流,聽了以後,不免生出一些感慨。今天閑來無事,整理出來幾條與朋友共賞、共勉。
年紀大了才發現,能經常聯繫的朋友真的不多
在職的時候,很多人都有許多各種類型的朋友,周末幾乎都有飯局,辦點事情也很方便。年紀大了,特別是退休後,接觸的人越來越少,能夠經常聯繫的就更少,特別是沒事能跟你主動聯繫的朋友更是少之又少。手機通訊錄里的人大多數都是擺設,時間越長,就越沒有保留的必要。 所以,隨着年紀的增大,孤獨感會必然的增強,應該認識到,這也是一種自然規律,每個人都得學會適應。
年紀大了才發現,就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上大學仍是改變命運的主要選擇
如果說包括我們這代人在內的前人,讀書改變命運,這個命題沒有人質疑,但是在今天這個時代,恐怕就有人不同意這個說法了,主要原因是這些年的大學擴招,畢業生就業困難,普通家庭的孩子企圖通過讀大學達到逆襲的目的越來越困難。筆者認為,這是事實,但又不盡然。這裡主要有兩點理由:一是就全社會來說,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是少數,在高中里,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和熱門的專業又是少數,那麼這些學生將來畢業後有一個理想的出路就是必然的。可見,當今時代,通過學歷來評價一個人的素質仍是通行而有效的方式。二是即便考上的是普通的大學,只要是在校四年努力、認真的學習,將來的出路也不會很差。退一步說,大學畢業後,如果連個公務員,或事業單位都考不上,自己的未來會是一個什麼樣,只有讓社會或命運去選擇了。
年紀大了才發現,所謂沒有用的閑話、廢話才是最有感情的
大家仔細想想,親人之間的交流有幾句話是所謂有用的呢?問你一句:「吃飽沒?你冷不?」這話有用嗎?不說可以不?在單位里,同事之間的話一般都是有用的,因為那是研究和部署工作。再想想,戀人之間說的話,有幾句是有用的呢?但那卻是最有感情的。由此就得出結論,一個人經常跟你主動地說些閑話、廢話,那是對你有情有義的表現。試想,如果在家裡不聊閑話、不說廢話,看看還有多少話可說呢?
年紀大了才發現,越是簡單的事越是難做
我們在座的幾個人中,有的會抽煙,有的愛喝酒,有的患有糖尿病。想戒煙的就是戒不掉,決心下了不知多少次。控制血糖很簡單,就六個字:「管住嘴,邁開腿」,但就是做不到,或堅持不下來。還有許多這類事情。正像毛主席說的:「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事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這裡根本的問題是能否做到堅持不懈,遺憾的是多數人做不到。
年紀大了才發現,多讀書,真的很有用
我們在座的幾個人,都有各自的同學群,群內成員差別比較大的是小學和中學同學。看看那些有點出息的同學,基本都是當初在班級學習就比較好的。再看看各自單位發展比較好的人,也是愛讀書、善思考的人居多。所以,一個人如果有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一般地說,這個人的發展就不會差。
年紀大了才發現,健康真的是一個人最大的本錢
對於健康的重要,沒有人會不知道。但是年輕的時候真的不太注意。生活不規律,飲食不講究等是常有的事,結果到年紀大了,毛病就找上門來了。我們認識的人中,個別人早早就離世了,其實,病根都是年輕時坐下的。因此,健康的本錢是很昂貴的,每個人都賠不起的!
年紀大了才,發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是有道理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有着很大的影響。英國有個紀錄片,跟蹤拍攝幾個不同家庭孩子的成長曆程,歷時五十多年。最後看到,父母的知識文化、職業、修養等對孩子有着巨大的影響。基本上什麼樣的家庭就成長出什麼樣的孩子,有重大改變的很少。我們幾個人回顧各自小學班裡同學的情況也大體如此。因此,要培養出高素質的下一代,要從父母抓起。
正是:老友閑聚侃大山,
家長里短隨意翻。
道是尋常百姓事,
卻與幸福相攸關。
2021年4月18日周末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