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室友跟家裡打電話時閑聊到:媽媽,我要不要跟你打電話也預約時間呀。
而這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卻狠狠的戳痛了我,第一次體會到那種無比的愧疚感,因為這句話出自於我。
曾幾何時,父母變得這麼卑微
十一假期的前一天,媽媽打來了微信視頻電話,因為在路上,就沒有接聽;隨後,媽媽打來了電話,問道為什麼不接視頻電話,我搪塞着,說10月3日給她打回去。
媽媽一聽有些惱怒,說「現在給你打電話都需要預約了?」
「明天我要跟同事去外面,看電影,回來時很晚了,也不太方便呀,後天同事來家裡吃飯……」
媽媽想說什麼,但欲言又止了,只說了句「你有空記得打視頻電話給我」就掛了電話。
和同事一起度過了兩天假期後,才想起承諾了媽媽,給她打視頻電話。
電話打過去,媽媽小心翼翼的說「中秋節過得怎麼樣,有沒有吃月餅呀,今天有好好吃飯,嗎?最近忙嗎?」一串連環問題問得我滿心愧疚。
身處異鄉,沒人關照的我,原來一直有個人在遠方惦念着我。
記憶中的媽媽一直是一個非常高冷的女強人,曾幾何時她變得這麼小心翼翼?
她何曾對誰這麼小心翼翼過?
她常常跟我說,女孩子任何時候都不比男孩子差,只要你肯努力。
小時候,我被鄰居家的男孩子欺負了,我沒有哭;
初中時,我被班主任點名批評太愛打扮了,我沒有委屈;
長大後,我身居異地,一個人拼搏,我沒覺得孤獨;
而如今卻因為媽媽的一個電話,我愧疚的痛哭流涕。
原本那麼要強的一個人,如今卻在我的面前變得這麼謹小慎微。
多少父母都是如此,年輕時為子女遮風擋雨,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原本要強的父母,年老時卻得看子女臉色行事。
曾幾何時,我也是那麼戀家
還記得在大學期間,因為身處異鄉,到了節假日室友都回家,只有自己孤獨的在寢室度過漫漫長假而難過時。
那時候,想也不想就拿起電話跟父母哭訴,跟個小孩子一樣無理取鬧。
爸爸媽媽不遠千里第二天就來到大學陪我度過假期,而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過兩次,但父母卻從來沒有過任何抱怨。
身處異地,根本不是我依賴他們的借口,但我卻將這個借口發揮的淋漓盡致。
無聊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孤獨,有時候會提起筆記錄一些往事,有時候會畫一些生活中的場景,養養多肉,打發下閑暇時光,似乎日子這樣過也未嘗不可。
直到去年的元宵節,一個人提起行囊去異地上班,動車上穿梭過每一個城市,看着萬家燈火和滿城煙花炸裂,後來收到媽媽的短訊「到了嗎?吃東西了嗎?都安頓好了嗎?」
那一刻,我突然特別的想家,想念那個不大不小,熟悉的地方,那一夜,我什麼也沒吃,不餓不困,哭到半夜。
好像那個時候的我格外戀家,戀愛了會跟媽媽說一說,有心事了也會跟她講一講,有時候甚至是工作上的事情也會跟她聊一聊,偶爾也會跟她談一談不切實際的夢。
有時候,打個電話,就算不說話,互相看着彼此安好,心裏也是暖的。
而如今,我卻變得這麼冷漠
他們曾經也是孩子,他們也不懂得如何去做父母,是我們催促着他們拚命成熟。可是我們卻忘了父母也需要陪伴。
而讓我愧疚的不是我和媽媽之間空白了那麼多時光,而是到現在我還沒有成為她的依靠。
原以為我早就是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但實際上不動聲色的只是時光,他帶走了父母最好的年華,蒼老了父母,而這都趕在我們發現之前。
想知道更多
歡迎關注知音心理
喜馬拉雅FM搜索「生命董事長」同步聽
作者:璐璐
ID:zhiyin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