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01
看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被于謙妻子白慧明深深吸引了,覺着她是一個既漂亮溫婉,又明朗賢淑的好女子。
節目中看見她年輕時的照片,樣貌美麗清純,特別勾人眼球,尤其是男人。
所以,于謙才會在那麼多群演中一眼相中了她,對其狂追不舍,想法設法把她「拐」回家,讓她的美只屬於他一人所有。
婚後兩人也一起攜手度過了難忘的歲月,節目里白慧明就提到過,兩人半夜裹着大被,在被窩裡同吃一盤煎雞蛋。
于謙那時出遊還會帶着白慧明,雖然不是二人行,還有于謙弟子們同游,但依然讓白慧明記憶猶新當時的快樂。
正因如此,她才會在節目中滿臉嚮往地談起此事,說當時真是好:她和于謙兩個人,簡簡單單地在一起過小日子,心裏沒事,自己每天都感覺心滿意足。
可是,還有後來,後來啊,日子變了!
于謙越來越出名,演出越來越多,經常是說走就走,招呼都不打一聲就離開了。
白慧明一開始可能很不習慣,越往後這樣的事情越頻繁,她就習以為常了,自己扛起家裡的一切,不再指望于謙幫忙。
于謙也習慣了在家裡做甩手掌柜,兩人到了民宿,行李箱那麼沉都是白慧明自己一個人搬來搬去,于謙坐那無動於衷。
在舞台上那麼能說的相聲演員,一句一個包袱,逗得觀眾樂得前仰後合,在家裡和妻子一起時,卻連句話都沒有,特別沉默寡言,反差特別大,讓人不習慣。
節目里,于謙和白慧明的互動也特別少,于謙已經習慣性忽略妻子的存在,他去買釣魚竿時,把妻子丟在一邊,自顧自和店主商討釣魚工具的優劣。
白慧明在一邊等着無聊得要命,于謙還兀自沉浸於自己的快樂中,毫無察覺。
大家相約砍竹子去,于謙領着弟子就走,把白慧明丟在家裡,完全不顧及她獨自一人的孤單寂寞,只因於謙早已習慣了把她留在原地等候。
白慧明面對此情此景不委屈嗎,不難過嗎,沒有怨言嗎?
她委屈滿腹,她傷心難過,她怨言挺多。
她想得到丈夫于謙的關愛和重視,想他能夠尊重她的感受,在乎她的情緒,可以好好愛她。
但她也習慣了隱忍,習慣了緘口不言。
於是,一個習慣性忽視,一個不主動表達,兩個人的情感沒有互動,感情自然無法流動,那這婚姻只能悶得令人窒息。
02
明星夫妻如此,普通夫妻亦然——一對中年夫妻的真實寫照:早已各睡各的,卻也懶得離婚。
自從兒子上大學離開家之後,劉蓉跟丈夫就沒話說了,之前他們之間的交流也僅限於「孩子」這個話題。
「今天中午我加班,你回家給孩子做飯。」
「孩子晚自習改點了,六點接他放學。」
劉蓉和丈夫周民之間的對話一天也沒有兩句,僅有的兩句也是關於孩子的。
屬於夫妻間的情感交流幾乎為零,他們結婚多年,對另一半早已沒了新鮮感,兩個人牽手就跟自己左手摸右手一般。
孩子在家時,還能拿孩子做「引子」說上幾句話,孩子一走,兩人相對靜默無言。
劉蓉和周民就連吃飯這種生活中的頭等大事,都是糊弄着來。
周民要吃麵條,劉蓉就給他煮了一鍋清湯寡水面,別說肉絲和綠葉菜了,就連醬油都沒給他放一滴。
「這是給豬吃的嗎?」周民怒氣沖沖說道。
「那你是豬嗎?吃現成的還嫌東嫌西,有本事你自己做,事多!」劉蓉一句不讓地懟了回去。
從此兩人吃飯徹底分開,一個吃肉,一個吃菜,一個先做先吃,一個後到後嘗,根本就不在一個飯鍋里攪馬勺,也不在一張桌上吃飯,彼此誰也管不着誰。
吃飯不在一起,睡覺也是分房睡,劉蓉嫌周民打呼嚕影響她睡眠,周民也不讓勁兒,說劉蓉總是磨牙,總把他半夜吵醒,他也不要和她睡一張床。
兩人越過越不像一家人,劉蓉更是以工作忙為由,乾脆住在單位宿舍不回家了。
03
按理說,日子都過成這樣了,再湊合也沒什麼意思,不如痛快地離婚算了。
可就像日劇《最完美的離婚》中所說的那樣:
婚姻最壞的結局並不是離婚,而是成為「面具夫婦」。沒有期待,沒有關心,沒有愛,卻因為孩子或其他,不得不在一起生活,這才是婚姻最大的不幸。
劉蓉和周民正如劇中台詞所說,為了孩子他們不能離。
孩子還沒結婚,將來如果孩子找對象,聽說父母離異了,孩子會被對方家庭瞧不起,這是做父母的失職,所以不能離。
還有一個不能離的原因,就是兩人在一起生活這麼多年,經濟利益和人脈關係早已捆綁在一塊,根本剝離不開,只能湊合著、對付着往下過了。
用周民的話來說就是:「都這麼大歲數了,還離啥婚,還不夠讓周圍人笑話的呢!」
劉蓉也說:「日子就這麼對付過吧,願意瞅就瞅他一眼,不願意搭理他,我就離他遠遠的,省着看着他就煩!」
人到中年的劉蓉和周民,彼此感情雖然淡漠了,但婚姻觀竟出奇地一致,日子對付着過吧,能湊合,就絕不離婚,嫌丟人。
但既然不離婚,那就改變一下彼此相處方式,讓日子盡量往好里過吧!
不,堅決不改。都老「幫菜」了,沒那必要。
劉蓉和周民明知婚姻處於「疲軟」狀態不好,卻都還聽之任之,兩人都懶得再去探尋新的相處模式,更不願改變自己現有的生活方式,嫌麻煩。
如此「疲憊」的婚姻,哪來幸福可言啊?
04
人到中年的婚姻,最怕「疲軟」二字,希望能引起重視。
要想解決中年夫妻「疲軟」的婚姻狀態,讓夫妻步調一致,有兩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不妨一試。
首先,就是兩個人要有共同的生活目標,或是共同學習,一起進步,或是一起娛樂,享受生活,或是共同出行,環遊世界。
只有夫妻倆擁有共同目標,才能從彼此身上感受相互支撐的力量,生活將變得充滿暖意和美好。
其次,是中年夫妻間的溝通要是有效的、良性的,不能不溝通,更不能「暴力」溝通,無效溝通。
白慧明分明十分渴望于謙能帶自己一起去砍竹子,但白慧明不懂主動表達。
結果就是,白慧明不願把心裏想法說出來,于謙又大大咧咧感受不到妻子的意圖,結果白慧明特委屈,于謙很無辜。
夫妻雙方可以直接跟對方表達自己的需求,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欣喜;夫妻間不要吝嗇於向對方說情話,愛就要大聲說出來,不要羞於啟齒,愛人不丟臉。
願已處婚姻「疲軟」狀態的中年夫妻,都能有勇氣做出改變,讓婚姻生活更幸福,情感之樹長青。
大多數人的婚姻,過着過着就會進入平淡期,特別是人到中年,這種平淡和厭倦的感覺會更明顯,很多人甚至會習以為常,認為日子就是這麼過的。
但我想說的是,婚姻就如同一朵美麗的花,如果你疏於打理,甚至連施肥澆水都忘了,它又怎麼可能還會嬌艷如初?
所以說,不管到了什麼年齡,對於婚姻,都要用心去經營。說到婚姻的經營這個話題,希望你能來讀一讀《婚姻心理學》這本書。
這是一本全方面解析婚姻的工具書,幫助你明白而透徹的看懂婚姻,經營的方式與方法,夫妻之間的相處,日常矛盾的解決等等,在這本書里都有所體現。
希望你在讀過這本書之後,對自己的婚姻多花點心思,讓它重新煥發活力,開出美麗如昨的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