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在記憶中被喚醒的花朵,在心靈的夜色中無聲綻放。
「不是現在的年輕人太蠻橫,只是有的老人太無理。」這個時代的主流永遠都是年輕的一代,有的人慢慢變老,力不從心,他們就開始恐慌自己的處境。不講理的老人變得兇狠起來,讓所有人都還要聽他們的話,唯獨這樣可以彰顯他們的能力,在這個家還有主導權。這就是我們說的「越老越不講理」,只不過是為了掩飾他們的無力。順應老人是一種孝道,但一昧地盲從不是孝道。
眾所周知,這東邊兒第二排的劉老太是個厲害的主。別看她現在年歲大,威風絲毫不減當年。以前劉老太年輕的時候是出了名的潑辣,掐着腰把左鄰右舍都罵了遍,就算往自己家門口潑了水,那水流到她家門口了,劉老太也要狠狠罵兩句。對小孩子她也軟不下心腸,小孩子在她心裏就跟阿貓阿狗一樣討厭,是又吵鬧又煩人的。現在最受她脾氣的人就是她的兒媳婦,那些家長里短都是爭吵的導火索。
兒子和兒媳婦住在不遠處的小區,沒有跟劉老太住在一起。小兩口想過自己的日子,要是和老人一起生活就沒有那麼自在。劉老太可不是那麼消停的人,她隔三差五就要上門兒一趟,讓兒媳婦時刻記住自己的「威風」,在這個家裡她才是最厲害的,誰都別想逃脫她的手掌心。劉老太的兒媳婦煩不勝煩,又不能跟自己的婆婆一般見識,恨不得都躲着她走。
這劉老太一個人在老家待着也沒意思,把鄰里之間也都得罪了一遍,吵吵鬧鬧的,也沒有幾個跟她說話的人。劉老太就說要住到兒子家,劉老太的兒子剛開始不同意,受不住劉老太又罵又哭就答應了,周圍的人可都是暗自高興,總算是把這個不講理的老太太給送走了。劉老太搬到兒子家,兒子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白領,兒媳婦自己開了一個小美容院,做醫美這一行還是很有賺頭,兩個人現在住的房子當初還是兒媳婦出錢買下來的。
劉老太可把小兩口折騰得不輕。她每天早上起得早,基本上都是在五點多那一塊兒,就把兒媳婦也給吵醒,讓她去做早飯。劉老太平時吃飯嘴又刁,每頓飯菜都要放很多辣椒,全家還都得依着她的口味兒來。劉老太有事沒事還喜歡到處翻翻,亂動兒媳婦和衣服和鞋,把她自以為舊了的給賣破爛了。兒媳婦回來以後又是大吵一場,那些衣服和鞋子都是成千上萬的名牌。
要是真把那些事情一樁樁的算起來,都是數不勝數。劉老太惹得兒子和兒媳婦都不高興,被她針對的最多的就是兒媳婦,成天使喚兒媳婦去做這個,又去做那個。兒媳婦也有自己的工作,劉老太動不動就一個電話把她叫回去,讓她也是很苦惱。後來的一件事情把兒媳婦徹底激怒了,就是劉老太過度干涉兒媳婦的生活,連她打電話都要偷偷聽着,想要揪齣兒媳婦的錯來。
兒媳婦直接不客氣地說:「住我的房子,就得聽我的話!」劉老太愣住了,她囂張的氣焰瞬間就下去很多。兒媳婦繼續說:「婆婆,這裡可不能讓你像以前一樣,這個家還不是你做主。你要是不想在這裡待着,就請回去吧!」兒媳婦的話,讓老人不再「囂張」。從那以後,劉老太也識趣不少,不再對兒子和兒媳婦的事情管東管西,畢竟這裡可不是她的房子,自然就沒有什麼依仗讓她飛揚跋扈了!
情感寄語:要是就事論事,這個老人實在不該把自己放在家主的位置。說白了,就是到了應該退讓的時候,不是像以前一樣什麼都得讓老人來做主了,年輕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老人可不能做個不講理的老人,到老了也會被人嫌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