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在茫茫人海中,結為秦晉之好的兩家人,是一種難得的緣分。
只是,彼此之間能夠認識,並且熟悉,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要想真正成為親家,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還需要兩家人共同努力,好好維繫這段關係。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幸福,既如此,在和親家相處時,要講究分寸。
親家上門,這三樣東西一定不能帶,否則會破壞兩家人的關係,給孩子帶來無法癒合的傷痕。
01 不帶「勢利眼」
周國平說:「對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是教養。」
有些人,總帶着有色眼鏡去看人,財富和地位成為了他們衡量對方是否可以交往的唯一標準。
網友小雯就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從小生活在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父母對她極盡呵護,給了她最好的一切。
畢業後,她進到了本市的一家國有企業,在這裡,小雯認識了一個令她心動的男孩子。
戀愛了一年之後,她帶着他到了家裡,正式拜見了父母。
沒想到,他在她父母面前受到了百般挑剔,將他的家庭背景問了個透,還出言不遜,言語之間沒有一點尊重,就是決定他配不上自己的女兒。
就這樣,在父母的干涉下,小雯和男友分了手,她也果斷地搬離了家。
生活中,每個人的成長背景都不相同,處事準則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我們不能苛求大家能夠達成一致,給予對方最大的尊重,是基本的禮節。
不要過分挑剔,傷了彼此的和氣,更是毀了孩子的姻緣。
凡事留有餘地,處事掌握分寸,生活才會更加和睦。
02 不帶「算計心」
兩個孩子在一起生活,共同經營一個家庭,必然會有人付出得多,有人付出得少。
感情原本就沒有絕對的對和錯,有的是兩個人的感覺,只要他們覺得幸福,覺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就足夠了。
我的表妹最近很煩惱,原因不是因為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有了問題,而是在於雙方父母。
前一段時間,她的公婆來玩,在家裡住了一段時間,短短的兩個星期中,矛盾叢生。
公婆總是覺得自己的兒子受了委屈,就開始不停指責她:我兒子上班已經夠辛苦了,為什麼你要讓他回家做飯?怎麼一起出去吃飯,都是我兒子付的錢?
表妹很生氣:多了少了,是我們之間的事情,與你們無關。
你看,原本很親密的兩個人,因為父母的太過算計而有了分歧。相信這樣的結果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不要太算計,不管誰付出得多,誰付出得少,只要兩個人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能夠發自內心地露出笑容,就夠了。
03 不帶「壞情緒」
每個成年人的生活都很不容易,經歷了很多事情,有開心,也有煩惱。
我們應該學會及時消化所有的負面情緒,不要積壓在心裏,更不能傳遞給他人,尤其是對親家,大家在一起,是為了孩子的幸福着想,共同商量着未來的大事。
因此,在和親家溝通時,首先要整理自己的情緒,及時清空壞情緒,帶着一顆開心和感恩的心情,才能和和氣氣。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個視頻。
小兩口結婚好幾年了,趁着過節的時候,特意將兩家人都叫到了一起,原本想着大家一起開開心心吃頓飯。
沒想到,因為餐廳的選擇,雙方親屬你一句我一句說起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其實,他們的怨氣不是因為對對方有什麼看法,而是因為最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不滿,最終,原本愉快的家宴也不歡而散。
因此,整理好情緒,是對孩子的呵護,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世界上的每一段關係都需要用心去經營。
尤其是和親家之間的相處,因為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幸福,更是要注意。
以最好的狀態,說最恰當的語言,給對方最大的尊重,才是最好的做法。
-END-
作者簡介:李木可,一手努力生活,一手認真寫作,希望能在打拚的路上守好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