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想換房需要60萬,我掏80萬買套小的,老伴不懂,大哥誇我精

2025年01月10日23:13:04 情感 1602

我叫趙國英,今年五十五歲,出生在一個北方的小山村。

小時候家裡窮,兄弟姐妹多,我是家裡的老二,從小就懂得吃苦耐勞。

後來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我就跟着村裡人外出打工,輾轉了好幾個城市。

再後來,我嫁給了現在的老伴李建國,他是個老實人,比我大三歲。

兒子想換房需要60萬,我掏80萬買套小的,老伴不懂,大哥誇我精 - 天天要聞

結婚後,我們一起去了省城做點小生意,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現在,家裡算是小康水平了。

兒子李浩今年三十歲,大學畢業後留在了二線城市工作,成了家,有了兩個孩子。

兒媳婦林珊是個溫婉的人,平日里和我也算和睦。

兒子想換房需要60萬,我掏80萬買套小的,老伴不懂,大哥誇我精 - 天天要聞

按理說,兒子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和老伴也該清閑了。

但人到中年,日子卻遠沒有我想像的那麼輕鬆。

最近,兒子提了個讓我犯難的要求——他想換套大房子,但首付差六十萬。

我聽了心裏一沉,不是拿不出這個錢,而是拿出來後,我和老伴的養老錢可就沒了。

兒子想換房需要60萬,我掏80萬買套小的,老伴不懂,大哥誇我精 - 天天要聞

我心裏琢磨着,總得給自己留條後路,可這事又不能直接拒絕,怕傷了孩子的心。

兒子李浩是個懂事的孩子,從小就不讓我們操心。

他學習好,大學錄取通知書來的那天,我和老伴高興得喝了半斤酒。

可是,李浩大學畢業後,我們發現大家庭的親情,似乎慢慢淡了。

兒子想換房需要60萬,我掏80萬買套小的,老伴不懂,大哥誇我精 - 天天要聞

他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逢年過節也只是打個電話。

每次見面,他總說工作忙、壓力大,我也不好多問,總覺得孩子有自己的日子要過。

去年,李浩告訴我,他和林珊準備要二胎了。我當時心裏挺高興,想着多了個孫子或孫女是喜事。可誰知道不久後,他就帶來了換房的事。

「媽,現在這三室一廳住得太擠了,孩子大了,玩具和東西太多,根本放不開。

兒子想換房需要60萬,我掏80萬買套小的,老伴不懂,大哥誇我精 - 天天要聞

我們看中了一套四室兩廳的房子,首付要一百二十萬,我們手裡只有六十萬,您和爸能不能幫我們湊湊?」李浩說的時候,語氣很平靜,但眼神裡帶着一絲期待。

我愣了一下,沒立刻答應,只說:「這事兒讓我和你爸商量商量。」

回家後,我把事情跟老伴一說,他立刻拍板:「這是咱兒子,幫肯定是要幫的!手頭不是有點存款嗎?都給他吧,咱們老兩口還能省着點花。」

「那咱倆以後呢?存款全掏空了,要是咱們生病了或者出了什麼事怎麼辦?」我有點急,聲音不自覺地高了些。

兒子想換房需要60萬,我掏80萬買套小的,老伴不懂,大哥誇我精 - 天天要聞

老伴撓了撓頭:「咱倆身體好着呢,別杞人憂天。再說了,兒子有難不幫,咱們還能指望誰?」

我沒再說話,心裏卻覺得彆扭。幫孩子是應該的,可我總覺得,這事兒不能這麼簡單就答應。

第二天,我帶着這個問題去找了大哥趙國成。他比我大十歲,年輕時是個村裡的「文化人」,後來當了村支書,現在退休在家,日子過得清閑自在。他一直是我們家裡的「智囊」,有什麼難事,我都喜歡找他商量。

「大哥,李浩想換房子,手頭差六十萬,要我們幫着湊。」我把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大哥抽着旱煙,沉默了一會兒,問我:「那你手頭有多少錢?」

「有八十萬。」我低聲答道。

大哥笑了笑,眼神里透着一絲機靈:「就這點錢全給了兒子,你和建國以後靠啥?養老靠誰?」

「可是不幫,他是不是會覺得我們做父母的不夠盡心?」我有點委屈,甚至覺得自己有點自私。

「國英啊,你得明白,幫孩子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你們這代人一輩子省吃儉用,可孩子們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你要是現在全掏空了,以後真有事了,怎麼辦?別光看眼前,得留條後路。」

聽了這話,我心裏像是被敲開了一扇門。是啊,不能光想著兒子的困難,老兩口的日子也得過。

回家後,我開始琢磨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決定用這八十萬買套小房子,留給自己養老用。小房子兩室一廳,地段還不錯,離兒子家不遠,將來我們老了,住得近,也能幫襯着點。

我把想法告訴老伴,他一聽就急了:「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直接把錢給兒子不就行了,買小房子幹啥?」

我搖搖頭:「建國啊,咱們得想得長遠點。錢給了兒子就是一鎚子買賣,可房子不一樣,咱們還能住,實在不行將來還能轉手。你信我,這事兒我有分寸。」

老伴雖然不太情願,但也沒強烈反對。我在家裡一直是「管錢」的那個人。

幾天後,我叫來兒子一家,坐下來好好聊了聊。

「浩子,媽和你爸商量了。咱們手頭有點積蓄,但直接拿六十萬給你,咱倆以後就沒啥保障了。我們決定用這些錢買套小房子,以後老了搬過去住。你們換房的事,我們能幫多少就多少,但大頭還是得靠你們自己。」

兒子聽了,有點失望,但最後還是點點頭:「媽,你們想得對,確實不能把養老錢全掏空了。我們再想辦法吧。」

林珊在一旁也勸李浩:「你爸媽辛苦一輩子,也該為自己多考慮考慮。咱們再努努力,看看能不能貸款多貸點。」

那一刻,我心裏鬆了口氣。兒子終究是懂事的,他沒有因為我的決定而埋怨。

買房的事很快敲定了。大哥聽說後,特地打電話誇我:「國英啊,你這一步棋走得妙!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但咱們不能把他們的壓力全接過來,自己也得活得舒坦。」

老伴雖然嘴上還嘀咕幾句,但慢慢也接受了這個安排。房子買在兒子家附近,既方便我們養老,也能幫着照看孫子。

日子繼續過着,雖然不是什麼皆大歡喜的大團圓,但我覺得,這樣的選擇才是對我們一家最好的安排。 人生的路很長,幫孩子是一件好事,但為自己留條後路,才是活得明白。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啊,永遠不要透支自己!(寫得真好) - 天天要聞

人啊,永遠不要透支自己!(寫得真好)

大家好!我是楠芝。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承蒙抬愛,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楠芝,點贊共勉。導語:不拿自己的身體當回事,總是把自己的身體當做牛一樣,不斷的耕田,不斷的犁田,最後犁斷了,也倒下了。應該善待自己,有餘的人生,才配談一切。
背叛,有開始沒結束!真相,道盡了人性 - 天天要聞

背叛,有開始沒結束!真相,道盡了人性

文 | 風停夜泊原創 · 抄襲必究(本文是風停夜泊原創手稿,如有搬運、洗稿、未經授權轉載者,一律會追究法律侵權責任)背叛,有開始沒結束!真相,道盡了人性!提及人性二字,不免為太多「執迷不悟」的原配悲哀。
男方先登門就是封建?三組真實案例告訴你婚嫁順序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男方先登門就是封建?三組真實案例告訴你婚嫁順序有多重要

最近閨蜜小敏的婚事鬧得雞飛狗跳,就因為在見家長的順序上出了岔子。她和男友圖省事,直接讓雙方父母在酒店見面,結果飯桌上男方父親一句"反正孩子們都住一起了",讓准岳母當場黑臉。這事兒讓我想起老家堂哥的婚禮,當初就因為嚴格按照"三書六禮"的流程走
給已婚男友轉2萬買車,分手後能要回嗎?法院:這種錢不受法律保護 - 天天要聞

給已婚男友轉2萬買車,分手後能要回嗎?法院:這種錢不受法律保護

雖然情侶之間,相互贈與錢財、禮物是常有的事,但有些情況卻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比如宿遷市泗洪縣人民法院剛剛判決的這起案件。2021年5月,原告張女士與被告陳先生建立戀愛關係並同居在一起,不久後,張女士發現陳先生還是已婚狀態,但她對此並不介意,仍轉賬2萬元給陳先生,用於購買摩托車,以便日後共同生活使用。庭審中,...
母愛背後的殘酷真相:為什麼我們越讚美母親,她們越痛苦? - 天天要聞

母愛背後的殘酷真相:為什麼我們越讚美母親,她們越痛苦?

「母愛偉大」這四個字,幾乎刻進了每個文化的基因里。1從「孟母三遷」到「暴走媽媽割肝救子」,從朋友圈的「媽媽是超人」到商家的「完美母親節禮物」,我們似乎習慣了用最極致的詞彙去讚美母親。但當讚美變成一種集體無意識的重複,它是否正在悄悄變質?「偉大」的潛台詞,是「你必須完美」。當社會高喊「母愛偉大」時,往...
為什麼說女人在事業上難以獲得很大的成就?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說女人在事業上難以獲得很大的成就?

⭐每個人都有活得明白的權利,成為浮游千里的資深讀者:點擊上方⌈浮游千里⌋→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其他平台讀者請關注「浮游千里」最近因為生意上的事情,不得不跟一位合作夥伴的合作夥伴進行一次合作,朋友的這位夥伴就是位女性,四十多歲了,做事情算
別再自欺欺人!他有這些表現,就是打心底里嫌棄你 - 天天要聞

別再自欺欺人!他有這些表現,就是打心底里嫌棄你

情感疏遠的10個「警告信號」:你是否忽略了這些細節?在親密關係中,情感疏遠常常悄無聲息地發生。它並不總是顯而易見的,而是通過一些微妙的變化逐漸加劇。當你意識到時,可能已經錯失了修復的最佳時機。心理學家曾提到:「冷漠是最無聲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