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父向繼女索要贍養費,這錢該給嗎?

2024年04月28日10:32:03 情感 7721

繼父向繼女索要贍養費,這錢該給嗎? - 天天要聞

在再婚重組家庭中

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

並無血緣關係

如果繼父向繼女索要贍養費

這錢該給嗎?

繼父向繼女索要贍養費,這錢該給嗎? - 天天要聞

案情回顧

2000年1月19日,時年12歲的小羅隨母親再婚到繼父家,不久繼父被查出得了肺結核,小羅母親害怕小羅被傳染,遂將其送回到姥姥家。

2004年5月19日,小羅母親與繼父離婚。在小羅母親與繼父婚姻存續期間,小羅大部分時間都在姥姥家學習生活,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會去繼父家。在小羅母親與繼父離婚時小羅尚未成年,繼父與小羅母親離婚後未對小羅進行撫養教育。現繼父年邁,將繼女小羅訴至寧河法院,要求其履行每月給付贍養費的義務。

案情回顧

寧河法院審理後認為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原、被告之間

是否形成了事實上的撫養教育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繼父或者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係的規定。因此,只有繼父母對繼子女進行了事實上的撫養教育義務後,成年後的繼子女才對繼父母有贍養義務。

小羅在母親與繼父再婚後不久即被送回到姥姥家,且繼父在與其母親離婚後,未盡到將其撫養教育至成年的義務,由於繼女與繼父的共同生活時間較短,不能認定已形成法律上的「受其撫養教育」,因此雙方未產生父母子女的權利義務關係,最終繼父要求小羅給付贍養費的訴訟請求被依法駁回。

繼父向繼女索要贍養費,這錢該給嗎? - 天天要聞

現實生活中,因父母再婚而形成的繼父母繼子女關係的現象比較普遍。雖然法律規定,繼父母繼子女的權利義務與父母子女相同,但這種關係的產生基於姻親而非自然血親,需要通過不斷地培養感情才能形成超越血緣的親情關係,而這一時間必定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其間只有繼父母履行了對繼子女的撫養教育義務,雙方形成擬制血親後,才具有與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相同的權利義務關係,繼父母繼子女之間不僅有撫養教育和贍養扶助的義務,同時也有相互繼承的權利。

如果繼父母和繼子女僅是短暫的、斷斷續續的共同生活和撫養行為,則不宜認定形成了事實上的撫養教育關係,否則就會產生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權利義務上的不對等,對繼父母和繼子女的責任承擔也會有失公允和偏頗。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二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者歧視。

繼父或者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係的規定。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關係再好,也盡量少在這幾個時間去別人家 - 天天要聞

關係再好,也盡量少在這幾個時間去別人家

人活在世上,身邊少不了一些親朋好友,也會遇到一些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度過人生許多美好的時光。有時候還會約着一起去旅行,一起聚餐,一起暢聊心事,甚至還會相互串串門......更進一步增進彼此的感情。然而上門做客,也是有講
女人對男人失望了,想放棄了,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兩個字 - 天天要聞

女人對男人失望了,想放棄了,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兩個字

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也不是一天變涼的。雪花把樹枝壓垮前,往往經歷了很長時間積雪的堆積,每一片雪都不無辜。我們總以為一段感情結束,是突然間的事,回過頭來去看,才發現原來,一切早有預兆。女人若是還願意對你吵,和你鬧,說明她心裏是有你的。
女人的心,有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這一處地方就知道 - 天天要聞

女人的心,有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這一處地方就知道

愛情裏面,背叛是最讓人心痛的,比不愛還痛苦。不愛了,直截了當說清楚,選擇分開就可以。而背叛,就像是一鍋香噴噴的熱湯,落進了蟲子一般噁心,讓人作嘔。一旦,一個人的心發生了偏移,那麼這段關係就已經從裏面腐爛了,沒必要再繼續了。那麼,如何判斷一個
女人還在等你複合的信號 - 天天要聞

女人還在等你複合的信號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你如果事情找她,她還是會秒回。哪怕你真的遇到了什麼麻煩,她都會幫。光是女人做到這一點,就說明她的心裏面還是有你。而且你們分開以後,她一直沒有開始新的戀情。就連你送給她的東西,你們的聊天記錄,她都會保留。不願意開始新的生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 - 天天要聞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離婚是一件令人痛苦和困惑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女人來說。離婚後,很多女人都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否需要再次尋找新的伴侶?有些人可能會選擇獨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則希望能夠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感情
中年以後,能達到這6條,才算是人生贏家 - 天天要聞

中年以後,能達到這6條,才算是人生贏家

在生命的旅途中,中年是一道分水嶺,是積累與沉澱的見證,也是收穫與感悟的開始。當我們步入中年,回望來時的路,也許會感慨萬千,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規劃。那麼,在眾多的期望與追求中,什麼樣的狀態可以稱得上是人生的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