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厭舊,紅杏出牆,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家花不香野花香;背信棄義,忘恩負義,升米恩,斗米仇;自家的和尚不念自家的經,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久病床上無孝子,久窮家中無賢妻。這些現象背後無不淋漓盡致體現出一個社會規律——邊際效用遞減。
人際關係中的邊際效用遞減提示我們,要把握好人際關係中的「忠誠」度,忠貞不渝,誓死不二,有些情況下,是不現實的一廂情願,在你眼中,他/她是你的唯一,但反過來,卻不一定。很多時候,愚忠的結局都是悲傷、後悔、和無奈。不忘老友、不忘舊恩,但絕不能陷入人際感情的一人巷、死胡同。始終保持一種意識:一切關係都是動態的,一切關係都是變化的,一切關係都是相對的。
宮廷暗鬥,諜戰商戰,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最能害你要你命的人,往往是最了解你、最親近你的人。不是他們本想害你,而是為了達到消滅你的目的,對手足夠高的代價足以讓任何一個「你」的人,難以抗拒、很不情願地背叛你。背叛還是合作,對於任何一個人,任何時候,這是一個必須要做的單選題。利益至上是評判關係存續的最終砝碼,沒有其它。
所以要發展弱關係,結識新朋友,接納人際關係圈的有進有退。一切有緣的人都是可以拉近、跟近、靠近的有效關係。擴大社交圈,不斷更新關係。不為舊情所「關」,不為舊人所「系」。事不同,人不同,地不同,時不同,一切在變,唯一不變的是人際法則永遠是;」利益第一,感情第二」。人際關係中可以有「真」情、「實」情、「濃」情,但很少有「純」情。
人際關係的邊際效用會不會遞減,一是取決於你當前價值的保值認可,最重要的是你未來價值的升值預期。政治價值、經濟價值、情趣價值至少你能拿出一樣,否則,人際之間「笑」臉少見、「效」用遞減。人際關係的實質就是利益交換,有用的關係大多是不平等的關係,呈現上下關係、強弱關係,這樣才會產生利益差、賄賂流、權尋租,才會產生買賣交換空間,才有產生相互利用價值。
人的一生,位置不同,角色不同;時間變換,角色變動。有的人是主角,有的人是配角,還有的人是丑角。有時候是明星大腕,有時候是群眾演員,更多時候是觀眾。所以,接受並適應一切人際關係中角色轉變,才不至於在人際關係中所困、所累、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