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丈夫離世後,在兒子半歲時她改了嫁,此後三十多年沒有和兒子聯繫,多年後兒子事業有成女子找上門:我想補償他多年缺失的母愛!
一、故事詳情
向某向調解員哭訴,說她多年前不得已離開了兒子,現在她想找到兒子,但是卻聯繫不上了。
向某多年前通過相親認識了丈夫楊某,二人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婚後感情也不太好,更加糟糕的是,向某剛剛懷孕沒多久,丈夫楊某突然離奇離世了。
向某生下兒子小楊半年後,就丟下兒子改嫁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見過他,現在向某想要找到兒子,但是她卻不知道從哪裡找起。
調解員聽到向某的遭遇,對她十分同情,於是他們決定一起去向某前公婆家打探一下消息,到達後才得知向某的前婆婆十幾年前就走了,現在只有前公公在老家。
楊大爺見到一群人過來,顯得很迷茫,調解員指着向某問他認不認識,楊大爺端詳了一陣,搖頭說不認得。
調解員告訴他,這是他的前兒媳向某,現在是來找他的孫子小楊的,楊大爺突然就激動起來,對一群人沒有了一點好臉色。調解員再三詢問,楊大爺才向她講述了當年發生的事。
楊大爺說,這個女人心思歹毒,當年逼死了他的兒子,孫子小楊才半歲,她就把孩子丟下一走了之,這麼多年沒有給孩子花過一分錢,現在她有什麼臉面來認孩子?
調解員一聽楊大爺說的話和向某說的不一樣,於是追問什麼叫逼死了他的兒子?楊大爺抹着眼淚,講述了當年的事情。
當年,向某嫁給楊某後,夫妻兩個感情淡薄經常吵架,楊某就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平時寡言少語不懂表達。
向某嫁過來後,總是嫌楊某家裡窮,楊某當年每天拚命幹活養家,但是賺的錢交給向某後,向某就偷偷拿回了娘家,家裡沒錢用了就再找楊某要,有時候還不到發工資的時候,向某就跟他吵架,找他要錢。
時間一長,楊某更加沉默,心裏的鬱悶無法排解。一次,楊某累了一天,下班後回到家向某根本沒有給他做飯,楊某看了一眼家裡還有半碗剩飯,正準備湊合吃一口,向某卻大罵著端起飯一下撒到外面的地上餵了雞。
楊某和張某吵了一架,他在這個家裡一點都感受不到溫暖,向某把他當成了一個賺錢機器,不管他怎麼努力,向某永遠在埋怨他沒本事,不會賺錢。
楊某因為家裡一堆爛攤子想不開,沒多久就自殺了。此時,向某已經懷孕幾個月,孩子生下來半年後,向某就改嫁了,把兒子小楊丟給了公公婆婆。
楊大爺和老伴因為兒子離世受到了打擊,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二人把孫子小楊養到五歲,實在沒有能力繼續養他。
此時,楊大爺的大哥從廣州回來了,看弟弟弟媳身體實在不成樣子,就把小楊帶回了廣州,養在了自己身邊。
得知了小楊的下落,向某又趕緊向楊大爺打聽他的具體地址,但是楊大爺對向某鬧肚子意見,說什麼都不願意告訴她。
正在此時,有人給向某傳信,說楊大爺的大哥回來了,向某立即提起了勁,轉身去找他,向他打聽兒子的下落。
楊大爺的大哥見到向某和調解員神色很是淡漠,他說,他不攔着向某找小楊,但是他也不會提供什麼幫助,因為他是看着小楊長大的,這個孩子太苦了,向某所作所為不配當一個母親。
一個大男人說起這件事忍不住抹起了眼淚,原來,方面生活條件很艱苦,他在廣州一個月才四十多塊錢,要養活自己三個孩子,但是回鄉後看到自己弟弟和弟媳實在無力養孩子,這個侄孫看起來確實很可憐,他就動了惻隱之心。
當時,只有五歲的小楊因為沒有爸爸媽媽,同齡的小孩子總是嘲笑他,導致小楊心理敏感自卑,而且家裡太窮被人看不起,更不可能接受教育。
當時楊大伯看自己和老伴實在無法給孫子同齡孩子應有的愛和關懷,就聯繫向某,希望她把小楊接到身邊撫養,但是向某從來沒有回應過。
楊家大伯看弟弟弟媳實在無法撫養小楊,加上也心疼這個孩子,就頂着壓力把他帶到了廣州,並且讓他上了學。但是到了新的環境,小楊依然處處被人歧視。
小小年紀的他看着別人都有爸爸媽媽,心裏十分羨慕,因為之前爺爺告訴過他他的媽媽還在,於是,他偷偷溜上了火車,想要去找從未謀面的媽媽。
楊大伯和楊大爺知道後急瘋了,但是一直找了兩個月都沒有找到他,後來,有一個好心人看到了流浪兩個月的小楊,把他送到了救助站,這才聯繫到了楊大爺和楊大伯。
找到小楊後,他們得知小楊流浪的這段時間,每天都是在垃圾桶找吃的,或者撿破爛後還了錢買東西吃,從來沒有向不是他的東西伸過手。
楊大伯一下子被小楊身上質樸的品質打動了,這也更加堅定了他要好好培養小楊的決心。
有了這次經歷後,楊家人都知道了小楊對於媽媽的執念,他們告訴了小楊向某的現住址,小楊上學後非常聰明,考試時還得了獎狀,他給向某寫了一封信,還附帶了自己的幾張照片。
從寄過信之後,小楊就期盼着向某給他回信,但是寫封信就像石沉大海一樣沒了蹤跡。
後來,小楊慢慢長大,他確實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學習用功還非常孝順,後來,不負期望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
考上大學後,小楊依然放不下心裏的執念,他再次給向某寫了一封信,告訴了她這個消息,小楊總認為,是不是自己不夠優秀,媽媽才不認他?
但是哪怕他考上了大學,向某依然沒有任何回應,這下子,小楊徹底對媽媽這個詞失去了希望,他用功學習,畢業後找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年薪足有七位數,還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得非常幸福。
調解員聽到這裡也直皺眉頭,向某的做法也太不像話了,孩子多次想要找她,她無動於衷,現在怎麼又想起這個兒子了?
向某哭着說,她也是沒辦法,因為再婚後,丈夫還有兩個孩子,二人結婚後,他們又生了一個女兒,自己一直在心裏記掛着這個兒子的,只是沒有辦法去看他。
調解員打斷她,說向某想念兒子沒錯,但是她是在自己想要惦記的時候才會想起他,而沒有真正在兒子需要幫助和關心的時候惦記。
楊大爺和楊大伯也說,這麼多年他們的聯繫方式一直沒變,如果向某真的惦記小楊,早就可以聯繫他們了,向某這就是別有所圖。
楊大爺也憤憤不平地說,他和老伴一大把年紀,從孫子去了廣州後,他們來回也去看了他九次,向某年紀輕輕的,如果真的想找兒子早就找到了,現在找過來無非就是看孫子出息了,想要沾沾光。
向某流着淚保證,她真的非常想念兒子,她不是向小楊要錢的,只是想見見他,看他過得好不好,想要彌補兒子缺失三十多年的母愛。
最終,楊大伯還是沒忍住把小楊的聯繫方式給了向某,他認為媽媽一直是小楊的執念,該怎麼做,應該由他自己來決定。
二、網友看法
有人說,向某三十多年都沒有想起認兒子,現在兒子發達了她又開始思念兒子了,她的想念只靠一張嘴。
兒子小時候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她不想念兒子,兒子考上大學需要花錢的時候,她不想念兒子,現在兒子輝煌騰達了,她母愛泛濫了,這種想念目的性未免太強了。
也有人說,向某把半歲的兒子丟下給年邁的公婆,就可以看出她不是什麼好母親,如果兒子小楊沒有出息,你看吧,她一輩子都不會想念這個兒子的。
也有人說,不管怎麼說,小楊都是向某帶來這個世界上的,就算向某有再大的錯,她現在已經知道自己錯了,想要和小楊修復母子關係,小楊作為兒子,應該理解原諒她,畢竟,原諒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三、法律分析
這個故事讓人無限唏噓,從法律角度來看,向某的行為可能涉及到《民法典》中的一些法律規定。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如果父母沒有盡到這些義務,子女有權向其追索撫養費。
在小楊半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向某就拋棄他另嫁了,向某並沒有盡到撫養義務,因此向某的行為是違法的。
《民法典》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這個義務並不因父母未盡撫養責任而消失。因此,向某有權要求小楊贍養自己。
但是,《民法典》也有規定,只有在父母年老、生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情況下,子女才需要承擔贍養義務。而向某現在並沒有出現上述情況,因此小楊也沒有義務贍養她。
另外,小楊被爺爺過繼給了叔爺,這個過程中是否存在合法收養手續、是否符合《民法典》中關於收養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核實。如果收養手續合法,那麼小楊只對叔爺有贍養義務。
根據《民法典》規定,養子女與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
具體來說,如果小楊與叔爺之間有合法的收養手續,那麼他就只對叔爺有贍養義務,與向某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在收養關係成立時就已經解除了。
最後,雖然小楊從小失去了父母的關愛,但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並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向某作為母親沒有盡到撫養義務,年老之後卻又找到小楊想要補償他,最後卻收穫一片唾罵。
最後,您認為向某突然要認兒子是真的良心發現還是有其他目的?小楊到底需不需要認她呢?#實話實說##看見人間百態##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