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男女平等的觀念是當今社會的共識,然而依舊有人無法認同這一理念。有些人認為,女兒將來會嫁人,所以花在女兒身上的錢都浪費,相反,給兒子花錢就能確保養老問題。然而,最後的結果常常是,老年時兒子不願意照顧父母,而去找女兒的時候,女兒已經不願意搭理他們。這篇文章將會分享黃女士的故事,她的親身經歷突顯了父親對兒女的不公對待。

黃女士目前已經39歲,她還有一個比她大五歲的哥哥。她的父親在一家工廠工作了一輩子,現在已經退休,每月領取約4000塊的退休金。黃女士的母親曾是一名教師,然而在55歲時因乳腺癌不幸去世。母親的離世後,黃女士的父親獨自生活,但在黃女士的心中,對父親一直有些怨念。從小,她感到自己被父親辜負,因為他更寵愛哥哥而忽視她。食物上,哥哥總是得到優先,玩具上,哥哥總是先被滿足,而她只能接受殘留的。父親經常以「上次不是才給你買了嗎,怎麼又要」這樣的話語來拒絕她的請求。然而,雖然父親對她的不公對待,但在某些時刻,他也會關心她的學業和生活費用,甚至在這些時刻,她感到高興。

她的哥哥畢業後回家找了份工作,經濟狀況也還不錯。儘管父親曾提出讓哥哥接他在工廠的工作,但哥哥希望在社會上闖蕩一番,於是他拒絕了父親的建議。然而,一年多後,父親生病,黃女士和哥哥輪流照顧他,還承擔了手術費用。治療結束後,父親搬去了哥哥家中,但問題也接踵而至。父親提出要搬到一間更大的房子,但為了融資,他向哥哥借了50萬塊錢。這一事實曝光後,黃女士心懷不滿,但她卻沒有提出異議。父親甚至向她打錢購買衣物,詢問她的生活情況,這些舉動讓她感到安慰。然而,父親後來提出要去旅遊並請求借7000塊錢,黃女士感到困惑,因為父親每月的退休金足夠支付這筆費用。經過一番追問,父親透露了真相,原來他已經將所有積蓄給了哥哥,甚至還支付了哥哥的房貸。黃女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到被父親背叛。她終於對父親發火,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但父親只是為自己的決定辯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