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媒體創作者,我想探討一下生命的長短。曾有人在《浮生六記》中寫道:「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普通人的一生平凡而有限,如何能夠對其長短作出評斷呢?榮枯、興衰都有其註定的命運,而我們又能否真正權衡得失呢?或許,人生的長短本質上是天命與個人選擇的交織體驗。為什麼天命在人和之前呢?這或許是因為上天賦予了人類豐富的資源,以便人類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所謂「天意不可違」便是這個道理。某些天命是註定的,我們又如何能夠抗拒呢?不違背天意,或許是普通人最明智的選擇。孔子和老子都提倡「天人合一」的理念,意味着我們的行為應當與天道相符。只有這樣,天道才會在某些方面給予我們更多的恩賜。反之,我們將更多地陷入苦難。命運的預示中,有一些因素是容易察覺的,它們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壽命。
首先,缺乏好運氣註定會導致壽命縮短。一位國學大師曾解釋過,好運氣就如同我們每一口順暢的呼吸。如果我們的氣運暢通無阻,那麼我們就會擁有好運氣。氣運不暢,命運將受到限制。正如諺語所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這句話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人們可以取得卓越的成就。第二層含義是,通過更好的生活方式,人們可以擁有更長的壽命。那些命運較長的人,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勝者。在歷史上,聰明的人眾多,但真正擁有絕佳運氣的人卻寥寥無幾。例如,諸葛亮和司馬懿,前者在上方谷策划了一場致命的火攻,差點將司馬懿燒死。然而,突如其來的大雨拯救了司馬懿,而諸葛亮則不久後病逝於五丈原。相比之下,司馬懿活到了72歲,最終統一了三國。一個人的運氣和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會影響他的壽命。
其次,過度享受未來福份會導致壽命減短。有一種生活現象叫做「先花未來的錢」,實際上,它是一種先享受未來幸福的表現。如果你現在已經擁有60分的幸福,但仍覺不足,那麼你可能會提前耗盡未來80分的幸福。這意味着你未來的幸福指數將變得負數。負數幸福等同於不幸。那些充滿霉運的人,往往是「先享受未來福」的受害者。這一點可以用還房貸的情況來解釋。一些人為了買房子,提前借貸了未來30年的幸福。結果,他們在剩下的生活中過得緊巴巴,不得不打多份工作,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這種生活方式不僅讓人無法享受幸福,還可能導致壽命縮短。因此,我們應該謹慎對待未來的幸福,避免過度消耗。
第三,怨恨和抱怨會導致壽命減短。南師曾說過,如果你經常抱怨,上天會滿足你的期望,將不幸帶到你身邊。抱怨並不是一個好習慣。當你做得不好時,不應該怨恨上天或他人,而應該自我反思,「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就是說,你應該找出自己行為中的問題,而不是歸咎於他人。怨天尤人往往是因為自己的不滿,這種情緒不僅會降低幸福感,還會縮短壽命。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面對生活,保持樂觀的心態,這樣未來才會更加美好。
最後,貪慾和慾望的過度追求可能導致壽命減短。生活中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短暫的刺激,一種是持久的平靜。前者就像烈酒,充滿了短暫的激情,但沒有長久的溫暖。後者就像清茶,平靜而持久。貪慾和慾望的過度滿足會導致壽命的縮短。這種慾望不僅包括生理慾望,還包括物質慾望。過度滿足生理慾望會損耗精氣,過度滿足物質慾望會讓人陷入貪慾的心魔。慾望太過強烈會加速壽命的消耗。因此,要降低貪慾和慾望,這才是保持健康壽命的關鍵。
總之,雖然生命的長短有一定的命運因素,但我們的選擇和行為也會對壽命產生重要影響。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和幸福,需要謹慎對待運氣、未來的幸福、抱怨和慾望。這些因素都可以影響我們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