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我媽說過來幫咱帶娃」「孩子都10歲了她是過來養老的」

2023年09月17日20:10:04 情感 1425

本文素材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曾有一句諺語:「人生,乃是一場以心還心。用真心換取真心,如若無法,不妨放下。」

人際關係,如同投資積分系統一般,分數並非恆定,而是會隨着所採取的行動而波動,其值會根據你的所作所為而發生相應的變化。

你如果為他人付出關愛,將會在他們內心中積累更多的分數;反之,如果你傷害了別人,那麼在他們心中的分數將會減少。

有句俗語說:「十年磨一劍,十年看一個婆。」這句話傳達的正是這個道理。畢竟,婆媳之間原本沒有血緣關係,唯有在真心相待和彼此關懷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形成一段和諧的關係。

「老婆,我媽說過來幫咱帶娃」「孩子都10歲了她是過來養老的」 - 天天要聞


最近,我的同事李艷面臨著差點因孩子撫養和養老問題而與丈夫離婚的危機。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放暑假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特別是對於那些雙職工家庭而言,難度更甚。

缺乏老人的幫助,為了照顧孩子在暑假期間,李艷不得不放棄她的體制內工作,而改為在一所高校工作。經過十年的努力,再加上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再加上她娘家母親的支持,孩子終於逐漸長大成人。然而,就在他們看到生活中的曙光時,婆婆卻突然提出:「我來幫你們照顧孩子吧!」

「老婆,我媽說過來幫咱帶娃」「孩子都10歲了她是過來養老的」 - 天天要聞


這句話宛如一顆冷不防的炸彈,將他們平靜的生活炸得一團糟。

01 退讓的過程,是愛情之路

李艷和她的丈夫羅源都是研究生同學,雖然他們都來自小縣城,但是兩人的家庭背景卻截然不同。李艷家庭因為拆遷分得了10套房產,而羅源則在父親早逝的情況下,完全依靠母親將他和哥哥兩兄弟撫養成大學生。因此,在兩人決定結婚時,李艷的父母對這段感情持懷疑態度。

與許多不被雙方父母看好的感情一樣,最終李艷的堅持戰勝了父母的反對。在她出嫁前,她的父親贈予她一套房產,並告訴她:「雖然我們這邊的拆遷最終沒有分到女兒的份,但這是爸爸留給你的後路。縣城的房子雖然價值不高,但這是我留給你的退路。這套房子你不能賣掉,也許有一天你會需要它。」

「老婆,我媽說過來幫咱帶娃」「孩子都10歲了她是過來養老的」 - 天天要聞


婚禮上,李艷的家人沒有要求丈夫付彩禮,因為婆婆已將過去公公留下的錢全部用於購買大兒子的房產,而小兒子的婚禮費用都是通過借款解決。為了減輕丈夫的經濟負擔,李艷不僅沒有要求戒指,甚至沒有拍婚紗照。儘管生活辛苦,但李艷對這段戀情充滿信心。

婚後的第二年,李艷懷孕了。然而,婆婆一直在上海照顧羅源的哥哥的孩子,對於羅源這位常被冷落的小兒子,婆婆告訴他:「你們自己解決吧。」最後,羅源只能打電話給哥哥,商量讓母親前來幫助照顧月子,婆婆來了,但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迫不及待地要離開:「我年紀大了,而且你們租住的房子沒有電梯,我真的爬不動。再者,我哥哥家的孩子也需要我回去照顧!」

「老婆,我媽說過來幫咱帶娃」「孩子都10歲了她是過來養老的」 - 天天要聞


李艷從未奢望在產後有人照料她,她只是感激有人願意幫忙。然而,婆婆離開的決定令她感到無能為力。產假結束後,她原本打算辭職。父母當場痛罵她,但第二天母親卻親自前來,陪她一起照顧孩子長大至2歲半。最終,他們終於搬出租房,擁有了自己的房產。

當李艷的女兒滿2歲10個月時,由於弟妹懷孕,母親被迫離開李艷前往照顧

弟妹。失去了親人的幫助後,李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但由於是冬季入園,孩子經常生病,而且在寒假期間仍然需要有人照看。面對困難的抉擇,李艷毅然放棄了自己的鐵飯碗,選擇去一所有寒暑假的學校工作。

「老婆,我媽說過來幫咱帶娃」「孩子都10歲了她是過來養老的」 - 天天要聞


02 偏心的婆婆,傷透了兒媳的心

愛情是兩人之間的事情,婚姻則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事情。外界常常認為,李艷獨自照顧孩子雖然辛苦,但至少避免了婆媳之間的矛盾。然而,只有她才真正明白,嫁給一個孝順的丈夫有多麼辛苦。

有句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然而,羅源卻是一個不愛哭的孩子。每當他們回家過年,哥哥和嫂子在打牌,而羅源卻一個人負責做全家的飯菜,李艷心裏不滿時,羅源卻說:「一家人何必計較這些,我哥哥從小就不會做家務,而我媽年紀大了,難道要讓她伺候我們這麼多人嗎?」

「老婆,我媽說過來幫咱帶娃」「孩子都10歲了她是過來養老的」 - 天天要聞


此外,羅源還有一條原則,即他作為兒子必須分擔母親的開支。因此,婆婆的一切開銷他都會承擔一半,甚至家庭的人情開銷也要與婆婆平分。有一次,大伯家的女兒去上海遊玩,大哥一家接待花費了差不多2000元。婆婆隨後打電話告訴羅源這一情況,羅源馬上給哥哥轉了1000元。李艷感到不滿,但羅源卻說:「我姐去上海也是奔着我媽去的,這錢如果不是我哥出,就得由我媽出,我當然得出一半。」

李艷見識過父母的偏心,但像婆婆這樣的,她真的很少見。婆婆不僅在對待大哥家和自己家的孩子上存在差異,而且她對待兒媳也毫不留情。有一次,家裡有人去世,婆婆回來守喪,途中經過武漢時,她前來拜訪了小兒子的家。在兒子的面前,婆婆每天都躺着抱怨身體哪裡不舒服,羅源專門請假陪她去醫院檢查,但婆婆只是吃完飯就躺在沙發上,家務活完全不參與。然而,當李艷帶着孩子去上海度假並順便拜訪哥哥家時,她才發現所有家務活都是婆婆在做,嫂子甚至不用洗一隻碗。婆婆還告訴她:「他們工作很忙,我多做點家務沒關係!」更過分的是,李艷的女兒無意中說了一句:「我們家的房子比大伯家的大!」婆婆立刻回應道:「你們家的房子雖然大,但不值錢,我們家的房子雖然小,但很值錢。」


03 一個說法,誰在算計?

樹葉不會一夜之間變黃,人心也不會突然變冷。李艷經歷了婆婆的這一切後,她覺得還好他們不住在一起,她可以裝作沒有看到,但婆婆卻無法躲避。

去年暑假,李艷帶着女兒去北京旅行,父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