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確實希望你能過得好。
只不過,我不想知道你過得有多好
所以,很抱歉,
往後的路,我不能再注視着你了。
你要自己好好地走。
承蒙你出現,讓我喜歡好多年
1
Sasa收到了一張很精緻的結婚請柬。
請柬上寫着十分文藝的告白,畫著兩個相擁着的小人,還附上了婚禮場所的地圖。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只是,新郎是她的前男友阿明。
在一年前,他們也一起遐想過,結婚時,要設計什麼樣的請帖,要在哪裡舉辦婚禮,婚禮上又要請哪些人。
2
當年Sasa 和阿明分手,所有人都沒想到~包括他們高中的班主任。
他們談了將近七年的戀愛,從高中考到同一個城市的大學,挺過了早戀的風險,破了「畢業就分手」的魔咒,熬過了兩年的異國時光,一起在是否應為Gap year?走過了三十多個國家,卻硬是沒逃過「七年之癢」。
所有人都覺得可惜,當事人倒是釋然。
在分手那天,Sasa 發了一條朋友圈:「很感謝你這麼多年來,陪着我長大。我們一起做過了那麼多不可思議的瘋狂的事,看過了那麼多有趣的奇妙的景色。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很快樂。以前我其實一直不那麼自信,也是因為遇到了你,我才會覺得自己如此特別而珍貴。感謝和你在一起的這段時光。那麼現在,祝好啦。」
阿明在下面點了個贊。
3
「你知道什麼比悲傷更悲傷嗎?」在日劇《四重奏》里,談到莫名失蹤的丈夫時,卷姐自問自答道,「比悲傷更悲傷的,是空歡喜。」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在結束一段關係時會如此難過,是因為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地暢想過,一個美好的有那個人的未來。
我們想好以後要在哪裡安家,卧室得是什麼樣子,誰負責做飯,誰負責刷碗,早起後得給對方一個吻,不生孩子的話就養條狗。
分開後,那些美好的暢想就一一被打破。並且,這種落差會隨着所有瑣碎的日常慢慢浮現出來,無奈而鮮明地提醒着:在我們所奔向的未來裏面,已經沒有對方的身影。
4
事實上,沒有人能預知,哪些歡喜會是「空歡喜」。而所有的「空歡喜」在那個時刻,也一定是真切的歡喜。
那些經過我們生命又離開的人,也往往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費的東西。
記得以前看有關莫文蔚的一個訪談節目,她在談到三段戀情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德國男友教會我德文,星仔周星馳教會我品紅酒,至於馮德倫嘛,教會我談戀愛就要開開心心,該記得就要記得,不該記得就忘記。」
一段深入的關係的意義正在於此。
它們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自己,並把我們推往從未去過的更好的地方。
就像是蔡康永說的:「戀愛最珍貴的紀念物,從來都不是你送的手錶或項鏈,也不是你傳的甜蜜短訊或合照,而是如同河川留給地形,你所造成的對我的改變。」
5
「他婚禮我一定要去的。」Sasa 笑着說道,「即使分手了,他依舊是我很重要很重要的人。我不想缺席他生命里這麼重要的時刻。」
其實,愛情的流逝並不一定是件殘酷的事。
它有時候溫柔得不動聲色,就像魚尾紋爬上眼角,溫柔地站在眉梢。
而我們在那些關係里經歷的所有不甘、苦痛和撕裂,大概都是為了找到自己、成為自己。
然後更好地和人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