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每天和別人同床共枕,丈夫因此犯錯誤入獄一年!

2023年08月04日22:49:03 情感 1281

李某的妻子小蓮身材曼妙,貌美如花。2022年3月份,結婚不到兩年的夫妻倆離開老家,一起來到了東莞務工。

李某由於身無一技之長,只能到工地上搬磚賣苦力。而小蓮卻憑藉著出眾的外貌條件,來到了位於市中心的一家大型商城做起了珠寶導購員。

起初,早出晚歸的夫妻倆雖然聚少離多,但總算是恩愛不減。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每天和有錢人打交道的小蓮開始羨慕起上層人群的揮金如土和富貴奢華。看着鏡中年輕靚麗的自己,小蓮對成天一身臭汗卻賺不到幾個錢的丈夫充滿了嫌棄,她越來越覺得丈夫太沒用,自己嫁給他實在太虧了!

很快,一個名叫張某的大款出現了。在他豪擲萬金的攻勢下,小蓮沒出三天就和他雙宿雙飛了。

妻子天天夜不歸宿,知道內情後的李某雖然怒火中燒,卻也無可奈何。2022年5月19日晚上,心情憋悶的李某在電話里對小蓮進行了辱罵。其實老婆跟人跑了,老公罵幾句泄泄憤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沒想到小蓮身旁的張某卻不樂意了,他一把搶過小蓮的手機,對電話那頭的李某破口大罵,並叫囂着要給李某顏色看看!

李某再沒用,但作為男人的底線還是具備的。怒不可遏的他提出要和張某做一個男人之間的了斷。張某自然沒把李某放在眼裡,狂妄至極地一口答應了。

當晚十點半,李某和張某各攜刀具來到了約定地點。一番打鬥過後,兩個人全都披紅挂彩,傷痕纍纍,只是心懷奪妻之恨的李某明顯更勝一籌。就在張某招架不住節節敗退之際,隨後趕來的小蓮衝上前抱住丈夫拉起了偏架,結果導致李某被趁機反攻的張某砍傷了胳膊!

憤怒到極點的李某一邊嘶吼着揮刀亂舞嚇退張某,一邊拚命掙開了小蓮的束縛。看着曾經恩愛的妻子毫不猶豫地跑到張某身邊心疼地檢查他的傷勢,李某瞬間失去了理智,他一個箭步衝上去,咬牙切齒地把刀扎在了小蓮的後背上!

應聲倒地的小蓮讓兩個男人停止了打鬥,並緊急撥打了120。隨後,三人全都被送進了醫院裏。最終,李某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取材於真實案例,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均為化名)

妻子每天和別人同床共枕,丈夫因此犯錯誤入獄一年! - 天天要聞

圖文無關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着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裏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 天天要聞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玄學!他27歲時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剛好差7歲,剛好出處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還是她耗不起他呢?當年他27歲,他的事業還是巔峰期,她才20歲,她的事業還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顧的宣告了倆人的關係,他作為頂流,事業一度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 天天要聞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有一種特殊關係能夠長久維持。好多人都覺得這種關係不道德,會破壞別人的生活。其實在生活中每當出現這種關係的人,其實他們是真正有着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與算計對方的想法。這樣的感情是很難遇到的,也是很珍貴的。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