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齡單身女同學與我告別時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終靠誰才穩妥?

2023年03月12日03:00:11 情感 1155


同齡單身女同學與我告別時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終靠誰才穩妥? - 天天要聞

昨天下午,我的同齡單身女同學張萍又約請我去我們常去的那家咖啡館喝咖啡了。這可能是我們兩個人最後一次在咖啡館喝咖啡了。

張萍同學告訴我,她已經把自己的住宅掛牌出售了,而且連同傢具家電一併處理,最近幾天各項手續就要辦完了,她很快就要離開我們這座江南小城了。

同齡單身女同學與我告別時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終靠誰才穩妥? - 天天要聞

我問:老同學,你是不是要嫁給南方那位大學教授了?

她說:不!不是的。我不是南下,而是要北上,我要到閨女那裡去生活了。閨女在大連一個大醫院工作,姑爺在大連一個大學執教,現在定居大連了。我又要回東北了,這樣離家鄉的親戚們近了。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張萍父母所在的一所科研機構整體搬遷到我們這座江南小城,支援我們的城市工業建設,我們這座城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市民來自全國各地,尤其是重工業基地的東北人居多。那所從東北搬遷來的科研院所就座落在我們過去的莊稼地上,與我們的村子緊鄰,所以,我和地道的東北小姑娘張萍就成了同學了。

同齡單身女同學與我告別時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終靠誰才穩妥? - 天天要聞

張萍雖然在我們城市生活學習工作到退休有六十多年了,但除了同學同事朋友,愛人十年前因病走了,她再也沒有別的親人了。唯一的女兒碩博連讀的是臨床醫學,畢業後留在了大連,然後在大連結婚生子。女兒多次勸母親北上,張萍總是以不習慣為由不願北上,現在終於想通了,決定離開我們這座城市,去和女兒一家團聚了。

我問:老同學,你去大連後,是和閨女住在一起嗎?

她說:閨女家的房子很大,也有我的房間,住在閨女家也是可以的。不過,閨女已經在她居住的小區給我另外買了一套小一點大概有九十多平米的房子,我也可以單獨居住。這樣一來,我既可以自由自在的獨立生活,也可以住在閨女家幫忙做點家務活兒,哎,怎麼舒服就怎麼住唄。我單獨住的話如果有什麼事,閨女姑爺很快就來了,你看這樣是不是很方便?

同齡單身女同學與我告別時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終靠誰才穩妥? - 天天要聞

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老同學給我枕頭的機會沒有了,豈止是我沒有機會,這麼多年來,張萍同學儘管一次次找伴都沒有最後結婚,甚至連搭夥過日子都沒有,主要是女兒工作生活的地方沒有定下來,她也就下不了最後的決心。她的想法是人老了,尤其是單身一個人到了晚年,最終還是依靠兒女養老穩妥。

張萍同學坦率地告訴我,她去大連定居後,要在當地找一位適合的單身男士共度餘生。人老了,兒女再好,總不如身邊有個疼你愛你的人陪伴好。但同時,也不能遠離兒女,更不能脫離兒女,最後由兒女送完人生最後一程也就一生無憾了。

我們走出咖啡館,揮手告別,從此也許不再見了。同齡單身女同學與我告別時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終靠誰才穩妥?雖然我們應該要找一個適合的老伴,但我們最終還是靠兒女穩妥。

(2023.2.25)

同齡單身女同學與我告別時我明白了:人到老年最終靠誰才穩妥? - 天天要聞

@情感點評大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 天天要聞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在愛情與婚姻的路上,有人一帆風順,有人卻屢遭波折。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位35歲女子小雨的坎坷婚姻歷程。她兩次離婚,每次都選擇凈身出戶,面對周圍人的不解和網友的質疑,小雨內心究竟藏着怎樣的堅持與掙扎?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感受那份不被歲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 天天要聞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關於婚姻是否需要金錢的支撐,這個問題涉及物質與情感的平衡,我的觀點如下:1. 金錢是婚姻的"基礎設施",而非核心婚姻的本質是情感聯結和共同成長,但金錢確實構成了現代婚姻的基礎設施。就像空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平時不易察覺,但長期缺失會危及生存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