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家養老,全憑做到這4點,兒媳對我體貼照顧比親媽都好

2023年02月05日21:09:02 情感 1286

在兒子家養老,全憑做到這4點,兒媳對我體貼照顧比親媽都好 - 天天要聞

01.

薛大姨跟封大叔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伺候家裡的幾畝地過活。

兩人結婚後,生下兩個孩子,老大是閨女取名封月,老二是兒子取名封凌。因兩人都吃過沒文化的虧,所以兩人絞盡腦汁,都想讓兩個孩子讀書學文化。

經過合計後,他們將家裡的地租了出去,去到縣城開了一家糧油鋪。

封月跟封凌也很爭氣,雙雙考上了好的大學。

在大學畢業後,姐弟二人回到老家的市裡,找到工作。

薛大姨53歲那年,封月結婚了,嫁給了她外地的男朋友。本來薛大姨跟封大叔是不同意的,奈何他們兩人感情很深。

最為主要的,小夥子人品很好,家庭條件也不錯,父母都是老師。

封月結婚的時候,薛大姨跟封大叔還有封凌都出席了婚禮,看到親家跟女婿待封月都非常好,他們放心下來。

參加完婚禮,他們回到老家。

而封月在婚後,也跟着老公定居在那邊。封月也在公婆的幫助下,找到一份體制內的工作,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考核,拿到編製。

封月的老公則自己開了一間工作室,做軟件開發,生意也是蒸蒸日上。

頭兩年,封月跟她老公偶爾還會回來看望薛大姨跟封大叔,可封月懷孕生子後,就沒怎麼回來了。

雖然交通很方便,但是帶着孩子,實在不方便長途奔波。

好在封凌就在他們當地的市裡,回來也就三個小時的車程,倒也算是給了薛大姨跟封大叔遠嫁女兒一點安慰。

02.

在薛大姨58歲那年,封凌也結婚了。

他娶的是本地姑娘黎穎,兩人算是同行。兩人的相識,也頗具戲劇性。

封凌是法律專業畢業的,畢業後進了一家律所,成了律師。

他跟黎穎的相識,就是因為一樁案子。黎穎是他當事人的侄女,並且她也是法律專業畢業的,正在一家國企當法律顧問。

因此,兩人經常一起討論案子。

案子結束後,兩人也就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談了三年,順理成章的走進婚姻殿堂。

黎穎的家境很好,她的爸媽都是退休幹部,她又是獨生女。

黎穎的爸媽也非常的開明,考慮到薛大姨夫妻掙錢不容易,彩禮也就意思意思的要了3萬8。兩家人熱熱鬧鬧的,將兩人的婚禮給辦了。

婚後沒多久,黎穎就懷孕了。

當時黎穎的媽媽也退休了,考慮到親家母的文化水平高,帶孩子會比較好一點,薛大姨他們跟親家兩口子商量後,請了親家母幫忙帶孩子。

不過,黎穎的月子薛大姨也過來伺候。

親家母照看孩子,她就負責做飯買菜,兩人分工明確,處的很好。

薛大姨本打算黎穎出了月子後,她就回鄉下去,結果還沒等黎穎出月子,封大叔那邊就出了狀況。

封大叔在洗澡的時候摔了一跤,引發了腦出血,送去醫院雖說撿回一條命,人卻癱了。沒有辦法,薛大姨只能回到老家去照顧封大叔。

照顧了三年,封大叔沒有熬過去,走了。

封凌不放心薛大姨獨自在老家,想把她接過來。在跟黎穎商量後,他們將薛大姨接了過來。

這個時候,封凌跟黎穎的兒子也三歲了,上了幼兒園。

黎穎的媽媽照顧孩子三年,說想歇一歇,就換了薛大姨來接送。

能夠天天看到兒子跟孫子,薛大姨是高興的。可住了一段時間後,她發現自己格格不入,很難適應。

在兒子家養老,全憑做到這4點,兒媳對我體貼照顧比親媽都好 - 天天要聞

03.

當初親家母過來幫忙帶孩子時,黎穎怕她媽媽太累,就買了掃地機械人來掃地。

封凌教過薛大姨好多次,她也學會了怎麼用,但是想到電費,她就捨不得用。於是每天她還是拿掃把掃一遍,再用拖把拖。

120多平米的房子,里里外外掃一遍拖一遍,累的她是腰都直不起來。

人一累,心裏就會委屈,想法也就多了。

有一天吃完晚飯,兒媳婦黎穎因為著急發一份文件給領導,放下碗就回了房間。離開飯桌時,她喊了封凌一聲,讓他等下收拾。

薛大姨可就不樂意了,覺得黎穎在使喚她兒子。

想着自己辛辛苦苦寶貝了多年的兒子,竟給兒媳婦當牛做馬的。

又有一回,黎穎來例假把內褲給弄髒了,她又肚子疼的厲害,於是讓封凌幫她洗一下。

不巧又被薛大姨給看見了,如此下來,薛大姨心裏頭就更加不舒服。

照他們鄉下的說法,女人的貼身衣物男人是不能沾手的,會壞了男人的運道。她跟封凌說了幾回,可封凌不當回事。

等到下回黎穎又不舒坦的時候,他依然樂呵呵的撿她的貼身衣物去洗。

薛大姨見說服不了封凌,索性就從黎穎那裡下功夫,讓她往後別讓封凌去洗她的貼身衣物。

可黎穎並不以為然,說他們是夫妻,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並且黎穎情商很高,沒有跟薛大姨紅臉,還感謝她把封凌培養的那麼好,有責任有擔當,還溫柔體貼會照顧人。

一頂高帽子戴下來,薛大姨是什麼話都說不出口了。

不僅如此,黎穎平時花錢也是大手大腳的,經常給她爸媽買東西。還買好東西,貴的東西,那價格都大大幾百好幾千的,聽着薛大姨就覺得心在滴血。

而在孩子的教育上,黎穎的方式,薛大姨也非常不認同。

她覺得小孫子才三歲,啥都不懂,吃飯的時候她都是追着喂。

可黎穎看見了,就會把碗接過來,讓小孫子自己吃。並且對薛大姨耳提面命,說必須讓他學會自己吃。

薛大姨本想拒絕了,黎穎卻說,小孫子已經上幼兒園了。去到幼兒園裡頭,可沒有人喂他。

如果他不學會自己吃飯,可是要餓肚子的。

聽到她這麼說,薛大姨只能心疼的看着小孫子自己吃。

諸如這些,樁樁件件,都在薛大姨心裏憋成了不滿。

04.

可此時她是在城裡,也不知道去跟誰說,只好打電話給女兒封月。

封月聽說後,沒有跟她一起去指責黎穎,而是開導薛大姨。

封月說,家裡的電器該用就用,若是薛大姨累倒了,那點電費都不夠她醫藥費的零頭。並且封凌夫妻置辦那些,也是為了薛大姨的身體着想。

她畢竟是進了城,可不是在鄉下。

再說了,清閑點不好么,省下那點電費,也幹不成什麼事兒。

關於封凌跟黎穎之間的事情,封月也是勸薛大姨不要過多的干涉。

封月說,薛大姨如今都60多歲了,她還能陪封凌幾年呢,往後還不是得黎穎陪着他。

說句不好聽的,等到封凌老了病了,給他端屎端尿的還不得是黎穎。所以現在他幫黎穎洗兩件衣服怎麼了,那不是應該的么。

他們是夫妻,大家都是女人,誰不想老公心疼體貼自己。

怕薛大姨還想不通,封月直接讓她換位思考,說若是封月的老公幫封月洗衣服,她心裏還覺得難受么。

薛大姨經過封月的開導後,恍然大悟。

可不是么,她幹嘛要給自己找不痛快呢,還讓兒子兒媳不痛快。

於是,薛大姨彷彿打開了任督二脈

搞衛生的時候,電器該用就用,掃地機械人洗衣服還有那個擦玻璃的,她讓封凌好好的教她。還別說,學會之後,幹家務活比以前輕鬆多了。

並且封凌跟黎穎之間的事情,她也不在去過多的干涉。

就是在封凌跟黎穎鬧矛盾的時候,她會幫着黎穎去指責封凌。就像封月說的,往後陪着封凌的人是黎穎,她想人家以後好好照顧她的兒子,還不得待人家好一點。

如是想着,薛大姨的心境豁然開朗。

回回封凌跟黎穎吵架,薛大姨都是先指責封凌,護着黎穎。

而她跟封凌是親生的母子,什麼話隔一夜就沒事兒了。如此一來,黎穎也在心裏記着了薛大姨的好。

出去逛街的時候,看到適合薛大姨的衣服鞋子,都會給薛大姨買。

平時下班回家,黎穎都叫上封凌一起忙家務,帶孩子,讓勞累了一天的薛大姨可以休息。

相處下來,薛大姨覺得城裡的日子,也沒有那麼難過了。

在兒子家養老,全憑做到這4點,兒媳對我體貼照顧比親媽都好 - 天天要聞

05.

時間不緊不慢的過着,一晃大半年就過去了。

進入到年底,迎來了黎穎媽媽的生日。

黎穎特地給她的媽媽買了一條金手鏈,花了8000多塊錢。薛大姨得知後,也不生氣,反而說是應該的。

她還讓封凌去酒店定了酒席,在他丈母娘生日那天請黎穎娘家的親戚們過來一起熱鬧熱鬧。

還讓封凌給黎穎的媽媽,準備好禮物。

不得不說,薛大姨此舉讓黎穎很是感動,她真誠的跟薛大姨道謝。

薛大姨卻是笑着說,應該的,黎穎的媽媽養大了她,給了封凌一個這麼好的媳婦。而這些年,黎穎媽媽幫忙帶孩子也辛苦了。

封凌孝順她,那是天經地義的。

薛大姨的這些舉動,不僅打動了黎穎,也打動了黎穎的爸媽。

到了薛大姨過生日的時候,黎穎禮尚往來,也給薛大姨送了一條跟之前送她媽媽一樣的手鏈。同時,也在酒店定了幾桌酒席,請了親戚朋友過來熱鬧。

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們還會兩家一起,出去旅遊。

除了這些,在小孫子的教育問題上,薛大姨也沒有再去跟黎穎唱反調。

有一回,小孫子在幼兒園跟人家小姑娘搶東西,把人家小姑娘給抓傷了。

黎穎要帶他上門去跟人家小姑娘道歉,小孫子不願意,跑到薛大姨身後。薛大姨沒有像之前那樣,覺得小孫子年紀小就縱容他。

而是意味深長的跟他說,他是小小男子漢,做錯了事情,就得承擔錯誤。媽媽這樣做,也是為他好。

看到薛大姨跟自己達成統一戰線,黎穎的心也松下不少。

在薛大姨跟黎穎的努力下,小孫子改掉了愛搶東西愛打人的壞習慣,還成了一個彬彬有禮的小紳士。

就這樣,薛大姨跟兒媳婦黎穎越出越融洽,就跟兩母女也不差什麼。

06.

對此,薛大姨也總結出了四條經驗。

第一,儘管上了年紀,也要與時俱進,那些輔助幹家務的電器該用就用

很多老人家往往為了幾塊錢的電費,捨不得用家裡的電器,像空調洗衣服這些。夏天那麼熱,有的老人都捨不得開空調,結果把自己熱中暑了。

自己受罪不說,去醫院的費用都是電費的好好幾倍。

還有洗衣機掃地機械人這些,有的老人為省電費捨不得用,自己親手去洗親手去拖,結果累出一身的病來。難受不說,還得花錢治,心裏頭還委屈不滿。

所以,電器該用就用,省心省力又能省時間。沒必要為了幾塊錢的電費,賠上自己的身體和心情。

第二,尊重兒媳跟親家,將心比心

兒媳雖然進了家門,是晚輩,但是兒媳畢竟不是自己生的。自己沒有生過兒媳,也沒有養過她,所以也不要想着去壓榨跟磋磨兒媳。

真心換真心,兒媳年輕,在生活中肯定會遇到一些難處。若是作為老人我們可以指導跟幫助一下,兒媳也是會記我們的好的。

特別是對親家,那是兒媳的父母,我們去尊重親家,那就是給兒媳長臉。

只要不是那種特別不懂事的兒媳,都會感恩婆婆的體貼跟尊重的。

第三,兒子跟兒媳吵架時,護著兒媳

兒媳畢竟是嫁進來的,她離開了她的爸媽來到一個陌生的家庭。而且女人天生比男人敏感,都是過來人,知道跟老公吵架時的委屈。

這個時候,我們若是能夠護著兒媳,兒媳的心裏肯定是很感動的。

再者,兒子是自己的,再怎麼指責母子都沒有隔夜仇。

所以無論兒媳跟兒子之間誰對誰錯,先護著兒媳,再去跟兒子論對錯。千萬不要在大家的氣頭上,跟兒子一起去指責兒媳。

那樣只會讓兒媳覺得委屈跟無助,不利於家庭的和睦。

第四,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要跟兒媳統一戰線

兒媳是孩子的媽媽,沒有不愛孩子的媽媽,千萬不要覺得我們比兒媳更愛孩子。

都是過來人,都知道孩子是媽媽的命根子。

年輕的教育理念跟我們不同時,我們要學着去適應。時代不一樣了,老一輩的教育理念,已經不適合如今的時代。

所以當一個旁觀者,或者是一個輔助者。

把孩子教好了,才是最誠摯的愛。

一味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在兒子家養老,全憑做到這4點,兒媳對我體貼照顧比親媽都好 - 天天要聞

結語

婆媳關係,一直都是大眾爭論不休的話題。

可是婆媳關係,真的有那麼複雜嗎?

我覺得不是,其實能夠成為一家人,就是一種緣分。而大家的目標,都是為了這個家好。

所以,朝着為了這個家好的目標出發,大家互相去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扶持,肯定能日子過得和和睦睦,和和美美的。

小夥伴們,你們說呢?你們覺得薛大姨的經驗,可行嗎?


在兒子家養老,全憑做到這4點,兒媳對我體貼照顧比親媽都好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