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創作品 / 轉載請註明今日頭條 / 百家講壇資訊
春節團圓
中國人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來到了!今年的春節可能和往年的不一樣,是新冠疫情的第三年,而且中國已經全部放開,大部分人都差不多已經陽康了,應該一般都有回到自己老家的打算,據劉鶴副總理在瑞士的達沃斯論壇上表示,說今年春節大概有50億人出遊探親訪友。
那麼,你知道春節最高興的是哪兩種人嗎?
一、老人最高興
大家還記得當年有一首歌嗎?叫《常回家看看》,是歌手陳紅唱的,當時確實是風靡了大江南北,唱到了很多老人的心坎里,當時很多老人一聽這首歌就抹眼淚。大家再看一下這個歌詞:
回家
找點空閑 找點時間
領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帶上笑容 帶上祝願
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
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
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
一輩子總操心就奔個平平安安
這首歌不光是旋律,而且這個歌詞也是緊扣老人的心弦,常回家看看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也很難,有時候就是這樣,客觀條件限制,就比如這三年,一直鬧疫情,很多人在外地打工或工作,就是過年也回不去,沒有辦法。
農村的老人現在很多都是留守老人,平時這些老人不是幫助照顧孫子輩上學就是自己獨居,孩子們也只有春節才可以回去看看他們。
我上次回老家一次,去看了鄰居老兩口,他們的兒子兒媳婦都在外地打工,孫子在外地上大學,兩個老人已經七十多了。
那個時間才十一月份,兩個老人就開始盤算春節孩子們什麼時候回來,到時候置辦什麼年貨,還有孫子春節什麼時候放假,尤其說起孫子,老兩口臉上都笑開了花,說孫子相當懂事,去年用暑假打工的錢給他們買了一個智能手機,現在隔三差五就給他們視頻,太方便了!就是心疼網費。
兩個老人目前的身體總體還可以,大的毛病沒有,就是一個有點腿疼,一個有點高血壓,目前來說,還是閑不住,在農村還種着一些地,收入基本上就靠地和孩子們。他們都想趁身體還可以,就干一點,給孩子們減輕壓力。
城市裡的老人相對比農村的老人要孤獨一些,這兩年,再加上因為疫情,經常封控,很多老人都憋在家,老夫妻兩個人還好,如果是一個人獨居,那更更顯孤獨了,原來沒有疫情的時候,一般孩子們都是周六或周日固定過來吃飯,今年很多時候,這個也都取消了。
到了這個春節,現在疫情也都差不多了,肯定老人就天天盼望春節了,孩子們都過來圍着他們過大年,其樂融融,共享天倫之樂!
二、孩子們最高興
記得我們小時候,就盼望過年,那個時候物質匱乏,說實在話,大人一般不給壓歲錢,其實,相當單純,就盼着春節可以吃好的,幾個朋友在一塊往瘋里玩。
小孩子過年
一般當時家裡都是過春節的時候,每天都在做好吃的,那個年代,家裡就把養了一年的豬給殺了,殺豬的時候比較熱鬧,鄰居什麼的都過來幫忙,豬嚇得嗷嗷叫,但是,最後還是被眾人摁倒在案板上,一刀進去,就出來了血,然後就直接蹬了腿,最後殺完之後,就開始和白菜粉條燉上滿滿一鍋,然後叫鄰居們都一塊喝上一杯地瓜干酒。
那個時候,感覺豬肉真是太香了,和現在的感覺絕對不一樣。
然後就是幾乎每家每戶都會要一個豆腐,等人家做豆腐的送過來的時候,還冒着熱氣,一家人都會把豆腐切成塊,每個人盛上一碗,蹲在地上,美美的吃個夠。
還有就是炸貨,我們那個地方,一般的家庭就是用殺豬取出來的豬大油,煉出來了豬油,就開始炸東西,炸的大體都差不多,炸耦合和小魚,這個時候,就可以放開肚子吃了,很多時候,都撐得晚上睡不着覺!
放鞭炮
除了這些,還有可以放鞭炮,一般這個時候都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了,大人們在喝酒吃飯聊家常,我們很快就吃完了,然後就出來開始了放鞭炮模式,有時候還故意的惡作劇,把鞭炮放在家裡的尿盆里直接給崩碎了!
現在的孩子們過春節,應該沒有我們那個年代對吃的記憶深刻了,因為現在的生活幾乎是天天過年,什麼東西都不新鮮了,估計現在的孩子唯一過年盼望的,就應該是壓歲錢了!
三、誰最害怕過年
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些人了,他們的壓力都很大,車貸、房貸、老人、孩子,再加上這幾年的疫情,掙錢相當難。
就在這兩天,國家統計局出來一個數據,那就是我們國家的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也是我國人口自1962年以來(即近6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願意生孩子了?以前的的那個年代不比現在要窮的多嗎?我記得當年很多人為了躲計劃生育有去東北的,還有到處流浪的,就和趙本山那個小品說的一樣,給孩子取名,叫什麼海南島或者吐魯番。
我的舅舅當年就是為了躲計劃生育就去了東北,當時他生了兩個女孩,然後第三胎才生了個男孩,就這樣,只能去東北了,這一去就是一輩子也沒有回來過。
我到現在都不大明白,那個年代東北不管計劃生育嗎?為什麼都過去可以完美的逃過了一劫?
還有我們臨村的一個人,他是一個民辦教師,生性比較膽小,因為超生,鎮上把他的民辦教師給除名了,還去他家找他,小分隊要扒他家的房子,最後他直接瘋了!不知道最終這個人去哪裡了,反正媳婦後來也帶着孩子改嫁了!
現在國家為了鼓勵年輕一代生孩子,很多地方都出台了補貼二胎三胎的政策,但是,我感覺依然是不溫不火,就拿山東省濟南市推出的那個政策吧,二胎三胎都每月補貼600元,按理說應該還可以了,但是,現在的人都和以前比上了一個檔次,第一個就是奶粉,一盒進口奶粉就是好幾百,有些大品牌,如果拿着這600塊的話,甚至不值一盒奶粉錢。
第二個就是請月嫂,現在的小夫妻兩個,肯定不和以前一樣了,以前一般都是婆婆或者媽媽去侍候,現在一般都是請月嫂,月嫂從8000到兩三萬都有。
第三就是,孩子的教育投資,為了讓孩子以後更有競爭力,家長一般都會給孩子報上幾個班上一下,然後特別到了高中階段,孩子的差距出來了,學習不好的就開始學藝術或者體育了。
最後有些人如願以償考上了本科,有些人沒有考上,就又開始了找國外的大學,無論如何,也必須讓孩子拿個本科文憑,只有這樣,他的人生才和別人一樣,有平等的競爭力!
房地產
第四就是給孩子買房了,現在的房子在一些大中城市,一般都是一兩百萬,一個孩子還好一些,兩個孩子肯定就壓的喘不上氣來了!
有人算過一筆賬,養育一個孩子,至少幾百萬,你想想,誰敢和以前那樣當超生游擊隊啊!
就在年前這幾天,我接觸了幾個人,都是壓力特別大,其中一個朋友做裝修,到了年底,別人不給他結賬,他拿不到錢,但是,他還欠着別人的材料費,我前兩天有一次和他一塊吃飯,很多電話他都是直接扣死或者是直接靜音,他告訴我,沒有辦法,接了也是沒有錢,都不知道怎麼給別人說,這個年確實是年關啊!
回家
還有一個朋友,家是湖南的,因為疫情,幾年都沒有回家了,今年必須回去,但是,還是因為疫情,他的酒吧生意一落千丈,到現在還欠着人家的酒水錢沒有付,如果一回老家的話,肯定需要花錢,雖然有些人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是,你沒有錢,那絕對說不過去。
回老家過年的話,肯定要給家裡一些錢,買一些東西,然後還有小孩子的壓歲錢,再加上還有這來回的費用,沒有兩萬塊都打不住。他說從十一月份封控的時候就犯愁回老家過年的事情,沒有辦法,只能在信用卡里刷出來一些錢過年了!
還有一個朋友是公務員,老婆是老師,按理說應該還可以吧,但是,今年因為疫情他們都降薪了,除了還房貸,還有兒子去了澳大利亞,這些就壓的他們兩個不行了,春節到了,領導那裡是必須去聯絡一下感情的,老家親戚是必須得走動的,兩家老人是必須給一些錢過年的,所有這些,都讓他們對過年都有點焦慮。
當然,除了這些人,還有一些大齡青年也害怕過年,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回到家面對親戚朋友的時候,就是他最尷尬害怕的時候,親戚朋友你說一句,他問一句,一般都是幫着他的父母教育他,要體諒大人的難處,抓緊找一個,這個時候,就好像開了一個批鬥會一樣,他只有老老實實答應或點頭的份,如果要是辯解一句,那就麻煩了!
可是,雖然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年還是一年又一年,是一個必須過的節日,也是我們每個人心目當中最在意的節日,最隆重的節日!
最後,祝所有的朋友們兔年快樂,身體健康!相信經過了三年疫情,對身體健康我們肯定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個永遠排在第一位!
給所有朋友們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