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夜聽 2022-12-31 21:00 發表於廣東
最狠的8條社會潛規則
主播 | 芷寒 文字|玩子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句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不再純粹乾淨。
有些關係表面上親密無間,背後卻處處算計;有些人看似對你推心置腹,實際上卻事事套路。」
深以為然。
人這一生離不開朋友,很多煩惱,也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如何把握彼此之間的尺度,如何在社交中得體大方,考驗的不僅是個人能力,更是一個人情商高低的表現。
明白了人性、人心,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
這8條人際交往潛規則,沒人明說,卻能讓你少走許多彎路,人生越走越順。
要給別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梁實秋在《人生不過如此》中寫道:
「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際交往的名利場,我們總有需要幫助之時,也有伸以援手之事。
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不要無所顧忌胡亂應承。
學會量力而行,才能更好的幫人幫己。
你要知道,一個人的能力總有限度。
一味地打腫臉充胖子,掏空自己滿足別人,到最後只會擾亂自己的生活。
就像古語所說:「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真正的幫助,從不是逞強硬撐,而是以己之力,盡己所能。
記住:千萬別為了一時面子,拖累他人;也別讓不好意思,傷到自己。
分得清什麼忙能幫,什麼忙不能幫,才是對彼此最好的幫助。
不懂的時候保持沉默,會讓你顯得比較聰明
「我們天天說話,不見得會說話;許多人說了一輩子話,卻沒說好過幾句話。」
所謂言多必失,禍從口出。
很多時候,真正的會說話,從不是長篇大論,而是懂得在適當時候保持沉默。
總有一些話,不能對外人說;總有一些事,只能藏於內心深處。
不懂的時候不亂說,不明的時候不瞎說。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他們更願意做恰當的事,說合適的話,是對他人的基本尊重,也讓自己進退有度。
而一個懂得適時沉默的人,才是他最高級的處事法則。
不要人家把你當提款機,你把人家當知己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對於很多人來說,交往「有利可圖」是首位,關係則是錦上添花。
別在該談利益的時候談感情。
因為無論社會還是人情,利益都是關係的基礎;
因為無論再深厚的感情,在個人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
有句話說:「人脈的基礎,是學會資源置換。」
想要得到他人助力,首先要做的不是打感情牌,而是提供對自己有利的價值。
也只有看清了人際交往的本質,才能懂得利用人性,實現價值交換。
每個人成長環境,價值觀不一樣,所以不要以己度人,哪怕在你這裡不算很重要的事情
叔本華曾說:「阻礙人們發現真理障礙的,並不是事物的虛幻假象,也不是人們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他們此前積累的偏見。」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常常以己度人,判斷他人真假;以一己私慾,為他人蓋棺定論。
可世界這麼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觀點,如若無法做到換位思考,至少不讓自己成為人云亦云的片面之客。
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我們以為的事實,也不一定是真相。
不知全貌,不予置評。
也許我們無法對他人感同身受,卻能多一點耐心,等待真相;
也許我們不曾經歷過他人苦難,卻能做到不妄加評論。
讓人閉嘴的,往往不是道理,而是身份或者地位
有句話說:「無論做什麼事,先要自己有能力,做出成績後才有底氣,說出的話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這世界,永遠都是能力決定實力,實力決定社會地位。
實力越強,得到的尊重就越多,也更有資格和權利,提攜他人、警醒身邊人。
你要知道,人性都是慕強的。
只有讓自己變成實力派,說話才會有分量,才會有更多人把我們當回事。
被拒絕的時候,就想想別人憑什麼要幫你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遇事從不懂得自己解決,總想求助他人,渡過難關。
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有義務一定要去幫你。
有句話說:「人生沒有理所當然的情,也沒有天經地義的愛。」
人這輩子,遇到一個真心幫你的人不容易,所以千萬不要辜負任何幫助過你的人。
你要知道,別人幫你不是因為欠你。
想要渡過每次難關,歸根結底,你能靠的,只有自己。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努力,但人與人之間不行。凡是走不到最後,從一開始就不是同路人
《吸引力法則》中說:「你是怎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和能量。」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很多你以為的意外之喜,其實都是命中注定。
就像曾以為會在一起很久的人,有一天突然就分道揚鑣;
曾以為毫無交集的兩個人,卻會在某個時刻長久陪伴。
頻率不同的人,再喜歡也無法長久攜手;只有頻率相同,才能相聚一生。
正如那句話中所說:「步伐一致的人,既有前程可奔赴,也有歲月可回頭。」
人情世故就是讓別人爽,讓對方覺得你值得信賴。只要他爽了一次,就會想第二次
「洞明世事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與人相處,想要別人善待自己,首先要讓他人感到舒服。
一句體貼的話,一個細微的動作,一份適當的包容,一種無聲的尊重……
說到底,讓他人舒服,就是將對方放在心上。
換位思考,顧忌他人情緒;
既不會給對方難堪,也不會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有句話說:「你讓他人舒服的程度,決定着你能抵達的高度。」
當一個人將舒服待人,當成一種本能,便能在社交場中遊刃有餘。
馬上就要進入2023年了,夜聽希望這8條社會潛規則,能幫助你更好地融入社會,讀懂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