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新的社交場合的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明明想要通過閑聊拉進一下感情,為業績、為升職加薪等爭取一些努力,結果大腦不聽使喚三下五除二,簡單寒暄幾句就終結了話題。
感情既沒有拉進,話題也表述的不清不楚,最後的戛然而止更是讓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離現場。
為什麼別人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而自己卻只能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世界500強企業溝通顧問、從業30年的溝通障礙學博士克蘿爾·弗來明的《「沒話找話」指南》提到:只要開對頭,你就有話聊。閑聊雖然像剛剛打開的水龍頭裡流淌出來的銹水,會讓人噁心,但它是人們展開進一步交談的「通行證」。
閑聊可以將人們聚在一起,增進彼此的理解和信任,還能幫我們避免衝突,讓我們了解到千人千思想、萬人萬模樣,更能幫助我們建立或保持友誼。
既然閑聊有這麼多好處,那怎樣才能順利閑聊呢?「ARE」守則幫你順利走完這個過程。
1.錨定(Anchor)身邊的事物,引出中性的話題。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剛一見面就開始談論她家的貓咪有多可愛,自己超喜歡擼貓。殊不知你並不怎麼喜歡貓,聽到她滔滔不絕關於貓的話題,完全不想聽只想逃離。
這樣一言堂式的閑聊最終會不歡而散。
與其這樣,不如對現場的某個事物發起談話,現場的事物不僅與個人無關,沒有個人侵犯性,而且不會很冒昧,即所謂的中性話題。
中性話題是比較安全的錨,你可以對身邊的任何一個東西發表看法,只要是在你們兩個人的可視範圍內的,都可以作為談論的起點。
實際上,你創造了一個穩固的三角區域——即「你」「我」和關注對象「它」,關注的第三方事物能令雙方更愉快的交換意見。
比如:
今天的姜棗茶喝了全身暖暖的,你喝了沒有?
氣溫好像有回升哎,你來的時候冷不冷?
今天來商場里不用72小時核酸啦!
今天商場里的暖氣好足哦,好暖和啊。
這樣的話題是不是很容易讓對方參與進來,也沒有個人侵犯性,這就是所謂的錨定身邊的事物,引出中性話題,你學會了嗎?
一般來說,討論天氣是個非常安全的話題,剛開始只聊天氣也是沒有問題的啦。
2.表達(Reveal)與這個話題相關的個人看法
有了錨定的安全話題,自我表達對談話的延續性是至關重要的。
怎樣算自我表達呢,你可以理解為個人信息的自我表達,即優先透漏自己的個人信息,再請對方發言。
這樣做,一方面建立了信任,一方面也是出於禮貌。
當然,親密度由你自己掌握,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將自己的所有信息全部公開。
比如天氣來說,
你可以這樣表達「今天天氣真好!應該會有很多人去看藝術展吧」
這樣的表達,其實並沒有透漏太多個人信息。
其實可以換個開放式的說法,「今天天氣真好!這樣的晴天最適合跟好友一起戶外爬山啦」
這樣的表述,既包含了自己對爬山的嚮往,又表達了對好友的想念,同時也是一個開放式的話題,別人可以接着天氣的話題繼續聊下去,也可以向更加私人化的爬山延伸下去。
自我表達是不是技巧滿滿,你學會了嗎?
3.鼓勵(Encourage)對方發聲,根據話題提出問題。
當我們錨定了話題,表達了自我,希望對方表達觀點的時候,可以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對方表達自己的觀點哦。
這裡要注意,避免提出「是/否」類的問題,最好能提出開放性的問題,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像記者管用的提問方式是何事(What)、何因(Why)、何處(Where)和何法(How),這樣的提問,可以很好地幫助談話對象做出完整的回應,你也很可能得到對方更多的個人信息,交談也會更加順暢。
舉個例子:
(錨定)天氣不錯啊,是吧?
(表達)我看到很多人穿的還是很厚,晚上還是有點冷的。
(鼓勵)你覺得呢?
這就是開放式的閑聊啦,是不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當然錨定、表達和鼓勵需要通過大量的反覆練習,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
你可以先選擇在熟悉的地方練習,如果實在無從下手,那可以看看這本書《「沒話找話」指南》,裏面有很多破冰實操話術,你可以挑選適合的內容稍微變動一下,然後不斷地重複練習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