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越多越不幸福嗎?我認為有理

2022年11月15日22:27:30 情感 1119

讀書越多越不幸福嗎?我認為有理 - 天天要聞

1,

這個話題其實很有意思,我得寫一寫。這裡的讀書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在國家教育體制下的上學多,學歷高,至少讀過大學;一是指閱讀各類書籍多,至少以百本計算。但這跟人這一生,過得幸不幸福,有沒有關係呢?答案是有關係,但不能只看到表象。

看上去,彷彿確實是許多讀書不太多的人,早早過上了有房有車,結婚生子的小日子,在老家或者縣城安居樂業,生活沒有太大的壓力,尤其是對農村人,這種情況更甚。而反觀那些讀書更多的人,則是似乎各種不順,生活壓力山大,背負各種債務,更多被熬成剩男剩女。這種現象很普遍,無法忽視,包括我自己或者身邊的許多人,都是這種情況。看上去,貌似讀書越多越不幸福在理,但這明顯是似是而非的。

我來說一下這之間的因果關係。這首先跟時代的發展有關,其次跟個人的選擇有關,而所謂的讀書或者個體的受教育程度,又恰恰關聯着時代的發展與個人的選擇。

讀書越多越不幸福嗎?我認為有理 - 天天要聞

2,

那些讀書更多的人,或者被稱為有讀書天分的人,在教育機制的層層選拔下,一步步走高,整個家庭甚至他們自己都對此給予了厚望。古人都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人也說書中有千鍾粟與顏如玉。自然而然,他們會天然地選擇成為一個奮進者,進入城市,遠離家鄉或者故土,為所謂的前途或者美好未來開始打拚。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切從零開始,獨自面對生活的重壓,極少能有後援,因此安身立命殊為不易。於是,困難、逆境、霉運,等等都會應運而生。不幸福就是這麼來的。時代的發展需要這樣的人,個人的不甘心造就了這樣的人。

我喜歡看諜戰劇,那些潛伏在敵人心臟的我黨工作者,只有使命和信仰。拿我們現在幸福的標準來看,他們一定是不幸福的,那是奢侈品,生命隨時都在懸崖邊上。這同樣是時代的因素和個人選擇的雙重結果。就像潛伏者作為新中國的開荒者之一,就像當代的年輕人選擇從農村跨越到城市,從小城市跨越到大城市,這二者之間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作為第一批人,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代價也許就是不幸福。

讀書越多越不幸福嗎?我認為有理 - 天天要聞

3,

還是說回讀書。對比最能說明問題,那些缺乏天分或者讀書不夠努力的人,會提前步入社會,大部分在父母的操持下,早早工作結婚生子,然後按部就班的過日子。他們羨慕在城市裡拼搏的人,而在城市裡拼搏的人,則時常羨慕他們。正所謂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每一年都有進入北上廣等各大城市的年輕人,每一年也都有逃離北上廣的人。這就是生活。

所以,讀書越多越不幸福嗎?沒有必然的關係,但似乎也有脫不開的間接因素。幸不幸福,只是個人的一種主觀感受;讀書的多寡,更是個體的一種主動選擇。讀書多的人,相應會更深刻,會傾向於選擇奮進,他們會有更豐富的經歷,會有更大的世界,當然同時也會有更多的不易或者不幸。而讀書不多的人,可能恰恰相反,會更簡單一些,更舒適一些,因為這個時代基本的保障,人人都有了。

不管怎樣,我是支持人們去擁有更高的學歷,去讀更多的書籍的。因為你可以有前文的兩種選擇,即可進可退。如果可以,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石小柴,關注我。不間斷分享成長、致富、生活。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 天天要聞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們偶爾會誤入複雜的境地。愛上有家庭的人,內心糾結與掙扎叢生。不少人在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為能堅守出別樣美好,卻不知這常是布滿荊棘的迷途。其實,這份愛看似熱烈,卻可能不經意間灼傷自己與
因果定律:人生的惡果,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 天天要聞

因果定律:人生的惡果,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老子云:「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人們日常行事時,常因衝動或慾望,做出損人利己之事。可他們沒意識到,這背後藏着因果關聯。我們總覺得自己行為,不會有嚴重後果,可事實並非如此。世間萬物,都遵循因果定律。種下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果。
與人相處時,在這些情況下,要學會「裝傻」 - 天天要聞

與人相處時,在這些情況下,要學會「裝傻」

人們常說:「難得糊塗。」在人際交往裡,不少人一門心思事事精明,處處顯擺自己聰明。但其實,真正的智慧,並非鋒芒畢露,而是懂得適時「裝傻」要是。一門心思追求精明,事事都較真,往往會把自己拖進沒必要的紛爭和困擾中。「裝傻」就像人際交往的潤滑劑,能
請記住,以下這些事是躲不過的,要學會勇敢面對 - 天天要聞

請記住,以下這些事是躲不過的,要學會勇敢面對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漫漫人生路上,不少人總想逃避一些事,在逃避中混日子。然而,一味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困境緊緊相隨。要是總選擇躲避,那些問題就會像雪球,越滾越大,最終將自己吞沒。這些躲不過的事,就像橫在人生路上的巨石,
關係中如果出現這些冷漠反應,要學會自我保護 - 天天要聞

關係中如果出現這些冷漠反應,要學會自我保護

魯迅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人與人相處時,一些冷漠反應,正悄悄啃噬着關係的美好。很多人在關係里,面對冷漠行為,選擇默默忍受,期望用包容化解。然而,一味忍受,並非總能改善關係。有時,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更深困境。
一個男人想你了,可能不會說,而是默默這樣做 - 天天要聞

一個男人想你了,可能不會說,而是默默這樣做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在情感天地里,愛意的表達,並非總是直白傾訴。有一種含蓄深沉的情感,通過無聲行動,緩緩流淌。人們常認為,情感傳達,需直白言語。卻不知,有一種思念,藏在心底,通過行動展現。要是男人只用言語,表達想念,沒有實際
人們在關係中較勁,往往繞不開這些心理需求 - 天天要聞

人們在關係中較勁,往往繞不開這些心理需求

莊子云:「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人與人相處構成的關係,恰似這承載萬物的水。它看似平常,實則蘊含諸多複雜的心理需求。多數人在關係里頻繁互動,卻未深入探究背後的心理動機。我們常常匆匆前行,忽略了內心的真實渴望。
真正的靈魂伴侶,往往在這些方面有默契表現 - 天天要聞

真正的靈魂伴侶,往往在這些方面有默契表現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情感世界裏,人與人相處姿態萬千。許多人在尋覓伴侶的路上徘徊,渴望找到契合的靈魂。不過,並非同行之人都能成為靈魂伴侶。真正的靈魂伴侶,會在特定方面展現奇妙默契。要是相處中缺了這種默契,即便朝夕相對,心靈間或
世上最好的男人:我平凡又偉大的父親 - 天天要聞

世上最好的男人:我平凡又偉大的父親

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有一個就足夠了,而這個人,就是我的父親。 都說最溫暖的是心靈的港灣,最溫情的莫過於父母之愛。父親就像一本厚重的書,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寫滿了真實與深情。悠悠父愛,恩重如山,父親臉上的一道道皺紋,都是我成長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