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於這麼一個金錢至上、一切都是資源且有限的社會裡,以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例外。個體與社會間的鏈接關係在市場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等價的金錢,對金錢的追求使得人際關係不可避免地充滿了含金量,最終轉化成為一種個人與人可衡量的有價證券----人脈。
1.了解人脈
什麼是人脈?
商業顧問:劉潤說,「你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就會認識什麼樣的人,他看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
一切好的關係都是相互吸引,自然而來,親疏隨緣,不必強求。君子之交淡如水。強求攀附的關係未必會有好結果;好的人際關係,也不需天天一起吃飯,或者逢年過節送個禮。
很多人想方設法地去討好別人或者努力經營人脈,就是為了有一天對方能幫到自己,這種狀態是不對的。
費盡心思與牛人認識,拍張合影,留個微信,對方就能變成你的人脈嗎?
前幾天,珠海一富商女兒出嫁,董明珠受邀參加了婚宴。
當天,現年已68歲的董明珠入場便引得眾人圍觀。
隨後,就有人拍照合影,而網絡上流傳甚廣的一組照片,引得吃瓜群眾唏噓不已。
原來是,董明珠就坐後與身邊的一位男士聊天。
由照片表示不難看出,兩人交流的相談甚歡。
就在這個時候,有位年輕的黑衣女子突然湊了上來,將一隻手搭在了董明珠的肩上,並且彎腰俯身試圖進一步地貼近董明珠。
這時,場景尷尬起來,就連旁邊的男士都不好意思地轉過頭去看手機。
於是,董明珠身邊的另一位黃衣女士看不下去了,伸手將黑衣女子搭在董明珠肩上的手移開,示意該女子不要這樣做,免得對大家都不好。
畫面的表示顯而易見,董明珠並不認識黑衣女子。
任誰被越界冒犯都不會舒服,畫面上董明珠全程黑臉表達了她的心情,也沒有回應黑衣女子的冒犯行為。
通過網上的照片,不少的網友都在指責黑衣女子不禮貌的行為舉動。
但是,在如今這麼個唯人脈圈子的社會,如果你對對方沒有價值,對方為什麼要幫助你呢?
因為,現實情況是,當你的能力與目標無法與之相匹配時,這種跪舔攀附也是不會成功的,要知道,只有當你能幫到他的時候,他才會來幫你,這就叫雙贏。
所以,經營人脈,始終要保持的一個基本心態:毫無保留地把你的價值付諸別人身上。
要想盡一切辦法,毫無目的地幫別人。
2.成就人脈
經營人脈,很認同這句話的說法。
如果你喜歡一匹馬,不要試圖追上它,你肯定追不上。你應該試着去種草種花,等到草場鶯飛的季節,這匹馬自然會回來找你。如果這匹馬不回來找你呢?
沒關係,你有了花和草,有了獨特的魅力和資本,這匹馬不來,別的馬不來。
同理,當我們經過長期的積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擁有了有影響力的作品,那些真正有意義的人脈才會蜂擁而至。一個優秀且有價值的人,自然會吸引其他優秀且有價值的人的認可和幫助。
因此,一個普通人,要想認識更多傑出的人,得到別人更多的認可,首先要讓自己優秀起來。人脈不在多,在精。
當然,在你沒錢、沒資源、沒背景的時候,唯有拿出你的實力、業績、作品,才是讓你在絕境之中脫穎而出的最佳武器。
一個沒有真本事,無法幫助到別人,就算你認識的人再多,他們也不會是你的人脈。
當你把自己變得足夠優秀的時候,讚美、認可、人脈,你想要的一切,才會紛至沓來,畢竟,人脈亦是相對等的關係,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你能為別人創造多大價值,你就有多大價值。
3. 成長價值
有句話說得很好,世界上只有兩件有價值的事,第一,你自己好好活着,第二,請你幫助更多人去好好活着。
2010年12月,一場意外導致我的人生跌入生活不能自理的窘境。
第一次感覺到健康的可貴,清楚了自己唯有努力才能好好活着,我渴望健康,希望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以至於什麼功名利祿不外乎過眼雲煙,還有什麼值得眷戀,父母、兄弟、朋友,還有我嚮往的生活。
雖然生活不能自理,但在針灸、理療按摩的輔助下患側由毫無知覺開始有麻木、脹痛的覺知,身邊的人也會鼓勵、支持我繼續堅持。
後來,經過三年的科學膳食,結合康復運動的配合下,身體素質發生了質的變化,10公里健走的日常,體重下降了60,身體狀況恢復到八成,精神面貌形象亦是活力滿滿。由外而內的變化引起身邊人注意。
盧梭說過
有價值的東西是由粗取精而來的,所以你要從一大架子的書里,提煉出幾頁的彙編。
有人找減肥方法,有請教生活改善做法,還有幫着家人諮詢同樣情況治療與預防,結合常見問題歸納,我開始在網絡分享康復歷程,私信指導同境遇患者康復生活,一切始於公益助人,並沒想什麼收益利己的做法。
我信奉的事,你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教人、給人、結識人的背後,並不是某種商業訴求和目的,而是順其自然、發乎於心。一段合作關係,最初越是刻意、功利,越是不加掩飾、急不可耐,就越有可能和初衷背道而馳。
後來,機緣巧合下做了一些事,需要進行商務拓展,由於行業新穎性,並沒有可參考學習途徑,通過網絡發了一些資料,很快便達成業務合作,又0到1的蔓延發展,即便是不主動拓展,也有上門來的合作,後來問過合作者,都是看過我之前的經歷分享,幫到了他們做預防,也是因此而相信的合作。
不管是什麼形式合作,都是先基於了解和信任,然後不斷地把自己變得有價值,為身邊的人創造價值,才得以實現的。
我從不會抱着某種目的,去主動認識他人,而是踏踏實實去做好當下的事,為別人分享價值、創造價值。
因為我清楚得知道,只有讓別人記住你是誰,你有怎樣的價值,他們才會有可能想要認識你、合作的機會。不然,即使要到了名片,加了微信,合了影,別人也不一定會成為你的人脈。
真正的人脈,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你能給予什麼樣的價值,就會認識什麼樣的人。你能為別人創造多大價值,你就有多大價值。
畢竟,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