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4歲留學烏克蘭,畢業後娶妻生子留在烏克蘭創業,如今回國難
講述:王琨
整理:肖寒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我叫王坤,今年33歲,湖北襄陽人。9年前,已經大學畢業兩年的我,為了提升自己,選擇出國留學,奈何家裡經濟條件不好,自己工作兩年也沒攢下什麼錢,所以就沒有選擇到美英法這些發達國家,而是去了烏克蘭。
去烏克蘭之前,向爸媽保證,一定會認真學習,兩年後拿到碩士學位就回國,然而最終卻食言了。因為在烏克蘭讀書的那兩年,不僅被這裡漂亮的城市建築群迷住,還愛上了一個美麗的烏克蘭女孩。我們情投意合,在我畢業後就結婚了。
婚後,我和妻子在基輔開了一家教授中文的學校,雖然談不上多賺錢,但日子勉為其難的可以過下去。妻子不是那種很物質的女孩,我們在婚後第二年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這更讓我堅定地認為:只要努力,未來一定會在這裡過上幸福的生活。
可誰能想到,2022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如今的基輔生靈塗炭,想回國卻不忍心拋下岳父母,為了岳父母,我們一家人都滯留在基輔。如今,想到周邊國家暫住都沒有機會,只希望這個世界充滿和平。
1989年,我出生在湖北襄陽的一個普通家庭,媽媽是工廠的工人,爸爸在外面做點小生意,我和哥哥是跟着爺爺奶奶生活。在我小的時候,家裡條件很不好,爺爺奶奶是在南漳縣的大山裡,每當下雨的時候,門口布滿了泥巴,那個時候上學也極其不方便,翻山越嶺,就是在泥濘中趟着走路,這樣的日子維持了整個小學生涯。
到了初中,爸媽把我接到了縣城,各方面都方便了許多。到了新環境,縣城的教學質量很好,我的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優秀,從那之後,爸媽就開始着重培養我,只要是關於學習的事情,爸媽很捨得,反倒是不愛學習的哥哥,初中畢業就輟學打工去了。
進入高中,我在年級前幾名,每天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得我有些喘不過氣,看着很多同學的父母給買各種營養品,很羨慕,但爸媽只顧着詢問我的學習成績,從不注重我的身體健康,高三緊張的學習外加補課,慢慢的身體就有些吃不消了。
一次模擬考試剛結束,我暈倒在課桌上,老師同學齊心協力把我送到醫院,說我缺營養,有些低血糖,也是這次事件,爸媽覺得對我要求太過於苛刻,從那之後,每個周的生活費較之前提高了一倍,而我也覺得學習不是人生的全部,還要有屬於自己的樂趣。
但一時的放鬆,成績下滑得很明顯,畢竟距離高考只有幾個月,咬牙堅持下就過去了。
高考成績出來那一刻,全家人的神經緊繃著,畢竟對於我們家來說,世世代代都沒有出過一個知識分子,在我這一代人身上,我是獨苗,可以說希望全押在我身上。
好在看到成績的時候有驚無險,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爸媽也是很重視我選擇哪所大學,四處問親戚朋友,選什麼專業,在哪裡讀書……然而卻沒問我喜歡學什麼,在哪裡讀書。可能我和爸媽的想法總是背道而馳吧。
最終,媽媽不希望我去太遠的城市讀書,就留在了武漢,在武漢讀大學的四年時間,是比較幸福的,爸媽管不着,而我也感受到大城市的魅力,除了學到知識,還認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
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自尋前途,我也不例外,沒有選擇考研,而是參加工作,想為爸媽減輕點負擔。但工作上的壓力,一點不比學習輕鬆,再加上公司的研究生學歷比我要高出兩千塊的工資,工作兩年,頓時覺得還是要考個研究生,最好是在國外留學。
可自己一沒錢,二沒出過國,諮詢了在國外讀研的同學,發現其實很簡單,就這樣,一切準備就緒,就向爸媽伸手要錢,爸媽自始至終在學習上都很支持,可我還是想為爸媽省錢,畢竟哥哥到了結婚的年紀,還要買房買車,不想給家裡添負擔。
思來想去,最終就去了烏克蘭,相對美英法德這些國家,在烏克蘭留學要省很多費用。
到了烏克蘭,繼續攻讀大學時的專業,也開始學習烏克蘭語和俄語,雖然是英語授課,但多學一門語言以後指不定能用上。平時也會和很多國家的留學生一起出去逛街,吃吃喝喝,反倒是在國外一點都不拘束。
第二年的時候,認識了瓦格莎,我們一見鍾情,開始互相了解,慢慢地熟悉後就進入了熱戀。烏克蘭女孩的性格挺好的,簡單大方,等我畢業後,瓦格莎主動提出了結婚,當時我也沒有多少錢了,但瓦格莎不介意,簡單的舉行了婚禮,沒要彩禮、房子這些。
婚後,在妻子娘家人的支持下,我和瓦格莎開了一個中文學校,還順帶賣一些中國製造的生活必需品,比如鍋碗瓢盆,還有很多零食,其實日子馬馬虎虎的可以過,第二年,瓦格莎生了一個女兒,我的壓力隨之倍增,開始和國內的一些朋友開公司創業,有了錢,瓦格莎也很開心。
如果在國內,我可能只要一個孩子,但是在烏克蘭,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孩子兩歲的時候,又生了二胎,是個兒子,這下兒女雙全,想着好好打拚事業,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
安安穩穩的幸福日子沒有過多久,生活就發生了變化,我們被一個喜劇演員耽誤了一生,如今的烏克蘭,很多人選擇離開家園,而我岳父是在市政府工作,所以沒辦法離開,為了全家人一起共度難關,我和瓦格莎決定留下來。
其實我和瓦格莎以及孩子是有機會回到國內的,但我們放棄了,畢竟心裏想着全家人一個都不能少的離開,既然完不成,那就一起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