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劇沒有說一句苦字,卻苦到天際;全劇沒有說一個愛字,卻愛到骨髓。」這是很多人看完電影《隱入塵煙》後寫的評價。這部電影是在我們家鄉拍的,劇里的人物都說的是我們家鄉話,聽起來很親切。
男主人公馬有鐵,一個老實巴交卻又堅持原則的光棍,給哥哥免費幹了大半輩子的活,除了那頭毛驢,他一無所有;女主人公曹桂英,跛腳尿失禁,沒有勞動能力也沒有生育能力,住在窩棚里,成了哥嫂的負擔。後來經人介紹,兩個社會邊緣人組成了一個新家。
他們彼此心裏有對方,但從未在嘴裏說出過那個「愛」字,而是通過實際行動來詮釋「愛」。寒冷的冬天,有鐵天未亮就出門到城裡給大侄子拉傢具,一直到晚上還沒有回來。桂英放心不下,就懷裡揣着一杯熱水在村口守望。左等右等也等不來,罐頭瓶里的水涼了,她又一瘸一拐地回家換熱水……
有鐵走到村口剛看到桂英時,責備她大冷天在這兒守着幹嗎,可等他喝到了桂英遞給他的熱水時內心一定是甜蜜的,同理,他給桂英穿上新買的大衣後,桂英的內心也是甜蜜的。真愛是需要傳遞的,很多時候,傳遞這份愛的不是高檔西餐廳的咖啡,而是普通場所里的一杯熱水。
有這樣一對情侶,男生住在城北,女生跟他哥嫂一家住在城南,一天晚上,女生感冒了,想喝點熱水,燒水壺在哥哥房間,可哥哥上晚班去了,房門緊鎖,於是她給男生髮微信,說感冒很難受,想吃藥可沒有熱水。男生回複信息說稍等片刻。他下床後找來自己的杯子,然後灌了一杯熱水,他擔心去女友家的路上水變涼了,於是將水杯裝進了棉手套里,又將一盒感冒藥裝進了衣兜里。
下樓後他打的士去了女友家,當他將熱水和感冒藥遞到女友面前時她很感動,隨即將他緊緊摟在懷裡……儘管他們由於種種原因最終分手了,但在那個寒冷的夜晚,那杯從十公里外的城北帶過來的熱水,卻準確地見證了他們之間真摯的愛。
—2—
《隱入塵煙》這部電影是在我們家鄉拍攝的,有觀眾說西北地區的農村生活居然還如此艱難,其實,這只是社會邊緣人的縮影,現在的農村,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要想在農村找到「馬有鐵」這樣的人,還是不容易找的,但是,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比如20年,「馬有鐵」這樣的人還是有不少的。
20年前,我正在讀高中,我們村裡有一戶人家,弟兄三個,還有兩個妹妹(已出嫁),老大有自己的家,跟兒子兒媳住一起,老二跟他老婆住在老宅,院子里有個羊圈,羊圈旁邊有個小屋,一直打光棍的老三住裏面。家裡有三十多隻羊,老三每天的工作就是放羊,風雨無阻。這群羊都是老二的資產,老三給他打工,沒有工資,但他的的衣食住行由老二夫妻來負責。
老三說話有點口吃,農忙的時候還要幫老二幹活。在他39歲那年,經人介紹,跟鄰村一位患有小兒麻痹的女子組建了一個新家——他的新家是在老大老二和村民們的幫助下建起來的。分家後老二還給老三分了六隻羊,一頭驢,還有三畝地。比起《隱入塵煙》里馬有鐵無情的哥哥,老大老二算是有良心的人。
老三跟他腿腳不便的老婆經常在田間地頭忙碌着。除了地里的活,他還要抽空放羊,挖藥材。我們老家溝壑縱橫,有不少藥材如柴胡,長在懸崖邊上,老三如同山羊,身手敏捷,那些長在懸崖邊的柴胡也能被他採挖回來。
老三放羊的時候,他的脖子里掛着一個水壺,壺裡是他老婆燒的「公水」——一把小麥炒熟,然後撒到剛燒開的開水裡,就成了麥香味的公水。有一次老三幹完地里的活就去放羊了,水壺忘了拿,最後是他老婆一瘸一拐地拿着水壺去找他,那個場景很像《隱入塵煙》里在村口等候馬有鐵回家的曹桂英。
《隱入塵煙》里,桂英在給有鐵送吃的途中掉進了水流湍急的水渠里,等有鐵趕到水渠時桂英已經沒有了呼吸。心灰意冷的有鐵還完所有債務,放走了驢子後服藥自盡了。故鄉里的老三,也沒能全程陪護老婆走完餘生。一次他在懸崖邊採挖藥材時失足掉了下去,等村民們發現他時已經沒有了呼吸。他老婆沒多久就精神失常了,又過了兩年,因病去世了……
這都是20年前的事了,現在的故鄉,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條件好的人家都是二層小洋樓,最次的也是磚瓦房,好多人家買了私家車,養羊的村民很少,也不再有人放羊,更不會有人去懸崖邊挖藥材了,因為藥材已經規模化種植了……
故鄉變得富裕了起來,可在我的記憶深處,依然有老三牧羊的身影,且久久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