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2022年10月06日06:20:17 情感 1559

2019年國慶期間,我咬咬牙,自己湊了30萬付了首付,在市區買了一套房子。回到村裡,鄉親投來讚許目光,我頓時感覺足下生輝,走路帶風。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我也不知誰把消息泄露出去,本來買房子也沒覺多大事情,雖然自己心裏也喜滋滋的。後來發現遠在遠方的親戚也知道我買房子了,才知道爸媽逢人就說,我在城裡買房子了。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爸媽其實也很低調,他們並沒有當作一件天大喜事告訴別人,老人家知道鄉鄰間常互相攀比,心生嫉妒。但在日常聊天中,我媽常嘆氣心疼我:「唉,我兒子太辛苦了,每月供房就得好幾千。」起初有些鄉親並不知道我買房子了,投來詫異並帶着些許嫉妒的目光:「你兒子什麼時候買房子了?」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這樣一問,關於我買房子的話題就扯開了,我媽不得不把我買房子的經過一五一十告訴他們。臨了還搖搖頭還補一句:「我說農村好好的,幹嘛非要在城裡買房子呢。在村裡想吃什麼種什麼。城裡聽說連沖廁所的水都要錢。」

鄉親也很給面子附和,「雖說都要錢,也不是誰想買就能買得起的。」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我爸跟別人講我買房子檔次又高一些,他會講到樓盤地段,房子的配套,坐向方位等。他就嫌棄我的房子靠近馬路邊,擔心以後汽車經過吵着睡不着覺。其實房子都還沒建成,他也沒去樓盤看過,只是聽我說說而已。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對於大半輩子住在山區小鎮的農民,在城裡買套房子確實是件大事情。城裡有房子就可以從「鄉下佬」變成城裡人。雖然現在城裡人沒有以前那麼吃香,但也是擺脫一種身份跨越。有哪幾個不嫌棄鄉下人土裡土氣呢。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作為中國最基層的人民,買房子可能是這一輩子最大的支出,甚至要耗費三代人的心血,怎麼不炫耀一番呢。我買房子時,還是自己獨立完成的,我媽在嘆氣中,也一再表明,家裡並沒有幫兒子出一分錢,都是他自己弄的。這樣一說,又贏得鄉親一番讚許。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也許是爸媽在村裡太高調宣揚了,一年後我房子所在樓盤被宣布成為爛尾樓。開發商涉及到刑事案件,資金凍結,樓盤無法再開工建設。

我猶如晴天霹靂,一個打工仔,30歲了,哪裡還有錢買第二套。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後來了解到樓盤的案件跟澳門太陽城周焯華有關。簡直不可思議,我一介草民竟如賭城大亨扯上關係,別人的手為何能伸那麼長。從前對洗米華的了解,僅是在娛樂頭條看到他的原配跟玉蘭油廣告女孩「奪夫大戰」,雖心生景仰一個男人的魅力,也不曾想念到他也會奪走好多家庭的幸福。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收不到房子,爸媽沒面子外談論我買房子的事情了。鄉親主動提起他倆支支吾吾。2020年疫情肆虐橫行,但人們覺得它很快會控制,人們生活很快恢復正常。

我也只好安慰爸媽,政府會幫忙處理跟進,其他業主也聯合上訴,很快會收到房子的。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2022年,疫情持續不斷,人們說青春幾年,疫情就佔三年。我仍然收不到房子,政府部門也說在處理中。我一邊租房子,一邊供房,倍受壓力。前段時間我又失業了,擔心供不起房子,果然在今年九月,大病一場,迫使我斷供了,銀行發來一堆信息。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我沒把斷供的房子告訴爸媽,他們會覺得沒面子。更重要他們年紀大了,沒什麼經濟來源,干擔心。每月我還得給一些生活費他們,買點肉吃。

今天是2022年10月6號,國慶假期將要結束。我着急想着賺錢把房貸供起來,就如2019年我籌錢交首付買房子一樣。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但我還是特別懷念2019年那些陽光燦爛日子,那會自己還年輕,心裏着實有盼頭,唯一煩惱就是那會香港暴亂,還沒得到鎮壓。但在2019年國慶國家成立70周年大閱兵典禮上,電視機前的我們,看的熱淚盈眶,國家有信念,人民有信仰,我們為祖國強大而感到無比驕傲自豪。

那個國慶,我們揮動着小紅旗,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心情無比愉悅。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那面小紅旗我還收藏在盒子里,雖然失業輾轉幾個城市,很多東西都捨棄了,但那面小紅旗捨不得丟棄。看到它,彷彿回到自由呼吸的時光,每天不用帶口罩。我的工作很穩定,且平台發展空間很大,只要努力上進,大有發展前途。

今年國慶,我也收藏一面小紅旗,我覺得把它跟2019年的那面紅旗放一起,特別合適。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相比三年前,我老了許多,眼角有了皺紋。但我更成熟了,想的事情考慮更周到。發現錢也更難掙了。但我覺得人生還是有很多可能的,過好每一個平凡的一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確實也是如此。

「別哭,前面一定有路……」

房奴30年,妄想歸來仍是少年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