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提前消費」觀,讓他們「人有多大膽就有多大產」。老同事的兒子在房價的高峰期貸款換了大房子,本以為可以讓父母享受到更好的晚年生活,不曾想,如今一大家子人,四個掙錢的都還不上房貸。
老同事今年56歲了,我們曾在一個班組上班,也很照顧我,但自從她退休後,我們已經多年未曾聯繫了,不想她還記得我。
前段時間,老同事給我微信語音電話說,自己的兒子換了大房子,他們老兩口也賣了自己的老房子幫忙,結果這三年疫情,兒子的收入下降了,一個月的房貸,實在還不上了,問我能不能借給她10萬塊錢,她和老伴每月從退休金里還我點,還完為止。
我聽着她絮叨了很多我們這代獨生子女父母的不易,本想直接拒絕,但還是給自己尋找了一個借口,我跟她說:姐,您的難處我懂得,但我家孩子還沒有上班,成家,未來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如果我說自己沒有這10萬塊錢,那是欺騙你,可我現在存在銀行里,您就按照3年的利率還我吧,但需要您兒子給我打一份借條。
誰知,這位老同事聽完以後,罵罵咧咧地對我說:多年的老同事之間,借點錢都要利息,還要我兒子打借條,你是怕我不還還是怕我兒子不承認呢?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找你借,我還不如找銀行貸款呢!她憤憤不平,說完就把電話掛了。
是我薄情了,還是太世故了?其實,現實生活里,借幾百幾千都好說,但一下子借10萬,是不是需要付利息的呢?誰的錢也不是風刮來的,更何況我們都是退休人員了,掙錢的能力本來就下降了,何況我們也走在衰老的路上,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誰能預測呢?
人生路上誰都交過學費,曾借出去一萬塊錢,20年後還給我的時候,自己還覺得中獎了
普通職工的收入,每年能夠存下一個人的工資就已經是非常節儉的了。20多年前,老伴的老同學來家裡借錢,說是要獨自創業。
因為老伴跟這個同學是上下鋪的兄弟情,把當時家裡唯一的「巨額」存單取了出來,整整一萬塊錢,在九十年代,那可是我們夫妻攢了好多年的積蓄。
當年老伴同學在借條上寫的是按照年付息,可從第一年就開始沒有給。隨着我們單位的改制,我們手裡也慢慢有了更多的積蓄,對於這個一萬元的借款,我是惦記着,但也不願意因為錢的事情跟老伴發生爭吵,傷了夫妻情分。
後來十多年過去了,老伴同學不僅沒有還錢,還失聯了,當初借錢給他的人,都去找他父母要錢,還聯名告到法院。老伴跟我說,大男人若不是遇到問題,不會連一萬塊都不想還的。
因為都是一個系統的,我跟老伴同學的妹妹還曾是初中同學。所以我就當「捐了」,不去為難老人。誰知,25年後,老伴同學給他打電話,直接從微信里給老伴轉了一萬塊錢。
當老伴轉給我的時候,我居然還有一種「中獎」的感覺。老伴同學說,他一共跟身邊20多個人借錢,只有老伴沒有聯名告他,所以他要第一個還錢給我們,雖然晚了很多年,也少了很多利息,但再次失而復得,感覺還是很好的。
很多人說,那個時代的一萬塊錢可以干很多事情,二十多年沒有一份利息還給你,貶值很多。但我認為,能夠還就是善了,這樣的學費很多人都交過。
身邊有個朋友借錢給老同事,不幸發生後,老同事的伴侶和子女都說不知道此事
在我還沒有退休的時候,我們曾經的老師傅,也是我們的老同事,他家兒子結婚時就曾在單位里跟我們一起工作的姐妹們借錢。
當時我休假,他打電話說借一萬,我當時就直接回復他,因為老伴出國了,我只有這個月的工資,還要給讀書的女兒生活費,所以沒錢借給他。
上班後,其他姐妹問我借了嗎?我實話實說自己沒有,有個好心腸的姐姐借給他了一萬。本來誰也沒有想着這個事情,誰知,幾年後,這位老同事突發心梗走了。
借錢給老同事的姐姐慌了,因為當初沒有寫借條,只是說「有錢了就還」,誰知,每月拿着幾千塊退休金的老同事總說自己沒錢,退休工資卡在兒子手裡,替兒子還房貸。
等老同事的後事辦完了,姐姐拿着手機里當時的借錢截圖和轉錢記錄找到了他家人,誰知,人家老伴和兒子都說不知道這個事情,不承認這筆借款。
後來聽說他們之間吵了很多次,聽說還找了律師諮詢,至於老同事的家人還沒還錢,我們也不好意思打聽,但這件事情真的就是教訓。錢雖是好東西,但人心未必是善良的。學會保護好自己,還是有必要的。
退休後的老人,面對曾經的同事借錢,還是不要借得好。不是我們薄情,也不是我們世故,而是人心真的不能考驗。錢借出去容易,要還回來卻很難。不僅會傷害自己的感情,也會給自己的子女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人老了,就不要跟不值得的人有金錢的來往,不論對方給多少高額利息,也不要因為對方多麼的慘,要學會保護自己,捂好自己的錢袋子。
為啥退休後,不要輕易借錢給別人呢?
首先,退休後的我們掙錢能力低了,需要用錢的地方多了,我們能夠承受的損失小了。所以,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借個幾百幾千還可以,大額的借款還是拒絕的好,以免給自己和子女帶來不必要的糾纏。
其次,生活里,網絡里借錢的地方很多,真正需要借錢的人,可以直接從網絡里借出來,之所以找退休人借錢,不一定是你們之間的感情深厚,而是借錢人本着「有棗沒棗打三杆子」再說的心裏,能夠借到不要利息的錢最好,借不到人家自然會想其他辦法,不必同情誰。
最後,退休後,真正為我們自己好的人,只有我們的家人,外人沒有幾個希望你過得比他好的人,這是正常的人性,我們也不必生氣。學會保護自己,少說自己的積蓄,也少誇口孩子的收入,低調些,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因為很多時候,你的好心未必得到好報,更多的是你想不到的「意外之喜」。
大家覺得我老同事這樣借錢,能夠借到她想要的錢嗎?我這樣做錯了嗎?
作者:華貴禪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餘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