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

2022年10月03日21:40:34 情感 1496

人活着註定是為自己而活,凡事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感受與看法,畢竟你是為自己而活。

自己的生活自己感受,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懂,別人無法感同身受,至於是孤獨,還是平常,都要活出自己的特色,以清歡陪伴,越走越遠,越來越好。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 - 天天要聞

01、自己的生活自己感受,無需在乎別人

余華《活着》:「生活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其實,我挺悲觀的,尤其是對待生活,崇尚平凡而簡單,但是還不徹底。總是有些事讓自己糾結,患得患失,有點才擰巴,心上也有一些撫不平的褶皺。

有時候想想,又何必呢?人只能活一輩子,對自己好點,用心感受生活,用生命享受生活,難道不好嗎?

我陷入了沉默。是啊!自己的生活自己感受,不要受外界的影響,冷暖自知,無人能替你感受。

不管人生前路有多苦,有多難走,只要自己不放棄,不在乎別人的陽光,走自己的路,無論道路崎嶇不平,還是艱難險阻,無所畏懼,也是幸福。

人生海海,生活中,充滿了世事難料,有些遇見,也是錯過,有些錯過,也是遇見,生活從來都是不完美。

只要不做讓自己耿耿於懷,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都值得感受。

如果你還不能確定怎麼生活,那就靜下心來感受,排除一切外界干擾,你往哪裡走,隨心而動,跟着感覺走就可以。

生活,無論你怎麼選擇,只能自己感受這個過程,既浪費時間,也浪費生命,卻也不得不去感受,最終如夢如幻,落幕也不曾圓滿。

這就是生活,每個年齡段都有煩惱,都有自己生活的美麗,誰都一樣,無一例外。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 - 天天要聞

02、感受生活,心態平和,悲喜自渡,清歡豁達

傅首爾:「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你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人生在世,什麼事情都能遇到,保持冷靜與安靜,制怒便是新生,最好的幸福,就在於生命的安靜與安好。

生命,從來都是從滄桑中走出來,在歲月磨礪中變得簡單幹凈。那一份明了靜好,似一卷歲月的風景,感悟素靜,就是畫布上的留白,無需勾描,本身就是一種美麗。

生命清歡的格調,也無需刻意塗寫,只需淡然微笑,用自己最初的純美,調和人生的美麗,韻味欣然,潤澤心靈。

光陰荏苒,不去改變誰,也不要去度別人,四時田園雜興,做好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歲月輪迴之中,生命走過的痕迹,都是經歷,但是,我希望當自己走過之後,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見淡淡水波不興,蕩漾着,亦有煙雨中傾心的美好,低眉的嬌柔。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 - 天天要聞

03、感受生活,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孤獨


千百次地問自己,孤獨是什麼感覺?

汪曾祺說:「無聊是對慾望的慾望,我的孤獨是認識你的孤獨。

龍應台說:「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劉亮程卻說:「我的孤獨不在荒野上,而在人群中。」

當我們的額頭上已經被歲月刻上了皺紋,那一份孤獨,便已經刻在心上。

若有人能讓你體會到孤獨,而你在ta面前已經一敗塗地,那孤獨的感覺,帶着柔柔的絕望。

其實,孤獨與痛苦無關、與悲傷沒有什麼關係。它能讓人心平氣和,也能讓你淡然謙卑,讓你返回自己的內心,看見最真的自己。

大概,也只有孤獨的人才會懂得,重要的不是你選擇了孤獨,而是孤獨沒有丟棄你,你應該感到幸運。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 - 天天要聞

04、感受生活,不憂不懼,才會看見不同的風景

村上春樹1Q84》:「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即便有些事情當是覺得刻骨銘心,沒過幾年就遺忘了,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變化總是陪在我們身邊。

我覺得人生是守恆的,只是在一定範圍之內波動,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變化,從而才顯得荒誕而真實。

在人世間摸爬滾打,在希望中走出很遠,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那一句真理——一切都會過去的。

我們都在心甘情願地為生活的美好打拚着,為人生的完滿而努力着、適應着,想把所做的事情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可總是事與願違,留有一點變化與遺憾。

但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人們大都是兜兜轉轉,卻最終很多事情無疾而終,我們只是感慨人生無常,隨了自然。

或許,不存在變化的世界才是可怕,不存在後悔,不存在老去,不存在時間,沒有過往,更沒有歲月滄桑,那真是可怕。

所以,我們要慶幸生活在這個有變化的世界,讓現在成為過去,讓現在走向未來,有了每一天不一樣的風景,也有了生命走過四季,看見人生不同的風景。

人生亦是如此,人若是更新不了自己,就只能在舊和重複之中迷惑。

比如,衣服破舊了,要換一件新的,房子老舊了,要翻新一下。

人也是一樣,只有接受變化,不斷自我更新,才能始終成長,走向未來,走向成熟。

到了一定的年紀,也就知道了自己的生活屬於自己,做該做的事,走該走的路,該享受的享受,該懂得的懂得,生活中裝滿了自己的看法與想法。

能夠適應生活,把握好自己的生活節奏,清歡時光,過好每一天,這就是對生活最好的詮釋,也是自己在生活中保有的最好姿態。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