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要好好帶這個班!這是兩周之前做的決定。
「善始且善成」這是老子告訴我們的成功之道,是《道德經》上講的。一開始我花那麼多心思,累到連續生病三個多月,沒有一天安心地休息過。硬是把班級平均成績提高到年級第一。
因為各種原因,交換監考,統一閱卷,公開排名那兩年,我們從本年級四十幾個班排名第六第八,一路下滑,到十幾名,三十幾名,現在不應該再鬆懈,是時候觸底反彈了。
這可能是我帶他們的最後一兩年。無論如何,認真工作是我一個人的事,與家長、學生的態度無關,與同事領導的觀念無關。既然決定了,那我就有辦法說到做到。
因為天道酬勤,所以嘔心瀝血,早出晚歸,事必躬親,都是必須的。與時間賽跑,見縫插針,一個都不放棄,使勁渾身解數,長善救失就是我的使命。既然目標明確了,就不要有任何借口,而方法嘛,怎麼能夠找到。關鍵是我認為值得去做,願意去做,自己想去做。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不要想着什麼事都會輕而易舉。而且教育本來就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教育一個孩子尚且很難,何況是一個班,但是我不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盡心儘力鬥智斗勇。我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畢竟我也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為了做好這件事情,我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可以擠,仁至義盡到最後,結果如何也就任世人去評說,與我無關了。
這一次,我要把學生鼓勵起來,規範起來。他們已經上四年級了,一個個孩子馬上就滿十歲。他們初步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夠自我剋制。做事會考慮後果了!
一年級時需要家長扶着幫着管着。那時候剛入小學的大門,有了家長的幫助肯定入門得快一點,或者說不容易掉隊。但是如今已經四年級了,如果還讓家長扶着管着,不慢慢放手的話,孩子會失去自我,家長也會不堪其累。
所以,從今以後,孩子忘帶了東西,包括作業,我會讓他重做,而不是叫家長送來。孩子有什麼錯誤,我會單獨教育讓他改正,而不是直接找家長,更不會輕易在群里點名批評。公布沒完成作業的人數而不是名字,只有反覆很多次之後,我才會找家長私下溝通。
老師和家長都是幫助學生學習,而不是督促甚至逼迫他們。如果他實在不想學,不願做,那肯定得放慢腳步,找到原因。生氣和懲罰都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如今開學才兩三周,我決定啦,早上、中午,下課的時間多跟孩子在一起,做一下個別輔導,找同學聊聊天兒。看看他們都在做什麼,像之前那樣給他們帶點麥芽糖啊,水果呀,還有家裡的東西分享一下。融入一下孩子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他們幫助他們。
教學的事我也得抓緊了。就算是最後一年,我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何況未必就是最後一年呢?可能還得教一屆。
所以每一篇新的課文我要在網上先聽一遍,然後讀讀教參,翻翻資料,同步訓練,認真地研讀一下課文。結合專家和自己的實際經驗把孩子們引到課本中來。
思想教育方面肯定不能放鬆,那天我還找一個有小偷小摸習慣的孩子談心了。看到他作業亂了,上課打瞌睡了,又被數學老師批評了,我就知她又犯錯了。雖然她沒跟我說實話,但是她應該能感覺到我對她的關心。
另一個孩子寫作業一直發獃,老師站在邊上看着他也玩紙團,一個中午沒寫幾個字,當時我就怒了,過了兩天我跟他談心,他依然不告訴我原因,但是聊天之後他上課積極了,也要寫作業了。其實我告訴他的是,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實在不想做就算了,不用擔心我會罰他打他。反正我不管他也能考八十,這就夠了。
如今班上的規矩基本形成,有幾個小助手能幫我管理一些。孩子也大了,如今稍微輕鬆一點,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和寫作,所以我個人的成長也不會鬆懈的!
對學生的尊重,對教育的反思可以讓我靈感不斷。寫作對我來說就是輕而易舉的事,關鍵是能寫出接地氣又有價值的東西。我得反思教育!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喊了幾百年,在今後人工智能的時代,它可能就要過時了!今後我們的教育應該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廣泛的積累知識,大量的刷題無法成為未來有用的人才。所以,要反抗權威,要有質疑精神,要多角度思考問題,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行動能力,要能團結更多的力量,要敢於做新的嘗試,這些可能是未來培養人才的方向。
真正優秀的老師,不在於他的學習和能力,而在於他的仁慈和寬厚。像母親一樣守住徳,包容一切讓孩子,使其安心地學習,鼓勵並陪伴孩子去追逐他們的夢想,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人生導師該用心去做的事。
魏書生給了我很多啟發。網絡上的教育短視頻,頭條里的二十分鐘左右的教育視頻,都給了我不少幫助。可能,我要在教書匠和教育家中間架一座橋樑!也許我可以做一個會教書的教育家呢!
我要努力做個真正的人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