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真正的人生導師

2022年10月03日15:08:25 情感 1646


做個真正的人生導師 - 天天要聞

我決定要好好帶這個班!這是兩周之前做的決定。

「善始且善成」這是老子告訴我們的成功之道,是《道德經》上講的。一開始我花那麼多心思,累到連續生病三個多月,沒有一天安心地休息過。硬是把班級平均成績提高到年級第一。

因為各種原因,交換監考,統一閱卷,公開排名那兩年,我們從本年級四十幾個班排名第六第八,一路下滑,到十幾名,三十幾名,現在不應該再鬆懈,是時候觸底反彈了。

這可能是我帶他們的最後一兩年。無論如何,認真工作是我一個人的事,與家長、學生的態度無關,與同事領導的觀念無關。既然決定了,那我就有辦法說到做到。

因為天道酬勤,所以嘔心瀝血,早出晚歸,事必躬親,都是必須的。與時間賽跑,見縫插針,一個都不放棄,使勁渾身解數,長善救失就是我的使命。既然目標明確了,就不要有任何借口,而方法嘛,怎麼能夠找到。關鍵是我認為值得去做,願意去做,自己想去做。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不要想着什麼事都會輕而易舉。而且教育本來就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教育一個孩子尚且很難,何況是一個班,但是我不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盡心儘力鬥智斗勇。我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畢竟我也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為了做好這件事情,我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可以擠,仁至義盡到最後,結果如何也就任世人去評說,與我無關了。

這一次,我要把學生鼓勵起來,規範起來。他們已經上四年級了,一個個孩子馬上就滿十歲。他們初步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夠自我剋制。做事會考慮後果了!

一年級時需要家長扶着幫着管着。那時候剛入小學的大門,有了家長的幫助肯定入門得快一點,或者說不容易掉隊。但是如今已經四年級了,如果還讓家長扶着管着,不慢慢放手的話,孩子會失去自我,家長也會不堪其累。

所以,從今以後,孩子忘帶了東西,包括作業,我會讓他重做,而不是叫家長送來。孩子有什麼錯誤,我會單獨教育讓他改正,而不是直接找家長,更不會輕易在群里點名批評。公布沒完成作業的人數而不是名字,只有反覆很多次之後,我才會找家長私下溝通。

老師和家長都是幫助學生學習,而不是督促甚至逼迫他們。如果他實在不想學,不願做,那肯定得放慢腳步,找到原因。生氣和懲罰都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如今開學才兩三周,我決定啦,早上、中午,下課的時間多跟孩子在一起,做一下個別輔導,找同學聊聊天兒。看看他們都在做什麼,像之前那樣給他們帶點麥芽糖啊,水果呀,還有家裡的東西分享一下。融入一下孩子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他們幫助他們。

教學的事我也得抓緊了。就算是最後一年,我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何況未必就是最後一年呢?可能還得教一屆。

所以每一篇新的課文我要在網上先聽一遍,然後讀讀教參,翻翻資料,同步訓練,認真地研讀一下課文。結合專家和自己的實際經驗把孩子們引到課本中來。

思想教育方面肯定不能放鬆,那天我還找一個有小偷小摸習慣的孩子談心了。看到他作業亂了,上課打瞌睡了,又被數學老師批評了,我就知她又犯錯了。雖然她沒跟我說實話,但是她應該能感覺到我對她的關心。

另一個孩子寫作業一直發獃,老師站在邊上看着他也玩紙團,一個中午沒寫幾個字,當時我就怒了,過了兩天我跟他談心,他依然不告訴我原因,但是聊天之後他上課積極了,也要寫作業了。其實我告訴他的是,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實在不想做就算了,不用擔心我會罰他打他。反正我不管他也能考八十,這就夠了。

如今班上的規矩基本形成,有幾個小助手能幫我管理一些。孩子也大了,如今稍微輕鬆一點,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和寫作,所以我個人的成長也不會鬆懈的!

對學生的尊重,對教育的反思可以讓我靈感不斷。寫作對我來說就是輕而易舉的事,關鍵是能寫出接地氣又有價值的東西。我得反思教育!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喊了幾百年,在今後人工智能的時代,它可能就要過時了!今後我們的教育應該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廣泛的積累知識,大量的刷題無法成為未來有用的人才。所以,要反抗權威,要有質疑精神,要多角度思考問題,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行動能力,要能團結更多的力量,要敢於做新的嘗試,這些可能是未來培養人才的方向。

真正優秀的老師,不在於他的學習和能力,而在於他的仁慈和寬厚。像母親一樣守住徳,包容一切讓孩子,使其安心地學習,鼓勵並陪伴孩子去追逐他們的夢想,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人生導師該用心去做的事。

魏書生給了我很多啟發。網絡上的教育短視頻,頭條里的二十分鐘左右的教育視頻,都給了我不少幫助。可能,我要在教書匠和教育家中間架一座橋樑!也許我可以做一個會教書的教育家呢!

我要努力做個真正的人生導師!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