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婚姻里感覺到累了,倦了,不知道該怎麼走下去了的時候,或許這代表着你們的婚姻已經進入到了倦怠期。
據調查表明,每10段婚姻里,就會有3段婚姻正在經歷倦怠期,而倦怠期的出現與結婚時間長短並沒有太直接的聯繫,有的夫妻可能結婚一二十年才會出現,但有的夫妻可能結婚兩三年就出現了。
所以決定婚姻是否會進入倦怠期,主要還是在於夫妻之間的互動模式是否是積極的。在很大程度上,如果彼此之間的互動模式是積極大於消極的,那麼很容易度過婚姻倦怠期,夫妻雙方成功地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中,但與之相反的話,這段婚姻便會直接走上結束的道路。
那麼哪些是婚姻中比較常見的消極互動模式呢?我們又該如何增加積極互動,讓這段關係重新回到正軌呢?
在接受了眾多婚姻諮詢的案例,我總結了婚姻中最常見的5種消極互動。
第一,刻意迴避。
在婚姻中遇到各種問題時,因為沒有提前做好預防以及自己根本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很容易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迴避。
在很多人看來,迴避可比主動解決要輕鬆多了,因為迴避只需要自己不出面,其他的交給對方就行,但這種完全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當對方在婚姻里逐漸迴避問題,永遠不去總結問題發生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案,那麼到最後他只能將所有的矛盾都推到你的身上,完全撇清自己在這段婚姻里的責任。
某些時候的迴避可能是為了更好地思考問題,但刻意迴避就不一樣了,因為很容易造成「你追他逃」的互動模式,當你不斷地追着對方去解決問題,對方的反應只有繼續逃避,才能躲過一劫,那麼一個兩個問題解決不了,只能堆積在那裡,最終讓這段關係走向極端。
第二,爭論對錯。
大部分時候,兩個人之所以會引發更嚴重的爭吵,其實都是從爭論對錯開始的,當人人都覺得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對方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那麼在很多事情上,兩個人是完全做不到換位思考的,甚至還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對方身上,這樣無形中給這段關係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請大家都要明白這一點,夫妻關係從來不是靠爭論對錯來維持的,有時候自己越較真,越容易忽視伴侶的感受,也很難調查清楚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這樣的溝通也就失去了意義,讓彼此都會對這段關係感到失望,繼而讓婚姻倦怠期提前到來。
第三,無端指責。
當你被伴侶妄下定義,受到對方無端的指責時,你首先感到的肯定是不爽,隨之而來的是與對方發生衝突,因為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上,你覺得對方無理由的指責讓你的人格受到了侮辱,自尊心受到了破壞,所以你需要為自己討回公道。
如果你也是這樣對待對方的,那麼對方也有可能會採取同樣的方式來對你進行反擊,因為確實沒有誰能夠承受這種無端的指責,這種無端的指責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伴侶的不信任,而由於不信任,這能夠衍生出更多的問題。
第四,時時抱怨。
抱怨,是一種很嚴重的負能量。當雙方對彼此不滿,對生活不滿時,那麼你們就會習慣性地將所有的負面情緒都發泄出來,而這些負面情緒一旦累積,就會形成心理暗示,你會越發地覺得「對方不行」或者「自己不行」。
而且抱怨的次數多了,也會慢慢地影響身邊人,讓身邊人也逐漸的感受到了壓抑的家庭氛圍,並且也會和你一起對婚姻生活失去希望。
美國電影《消失的愛人》里,男主人公有一句經典的台詞:是的,我愛過你。可後來我們做的事情,互相怨恨,互相控制,帶給我們的只有痛苦。
所以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給彼此帶來的只有無盡的傷害。
第五,缺乏親密接觸。
在夫妻互動中,親密接觸是必不可少的,但反觀現實生活,很多夫妻因為相處時間太長,積累的矛盾過多,所以對親密接觸就比較排斥,比如最常見的牽手擁抱親吻,這些可能很長時間都沒有出現在夫妻相處的過程中了,就連X生活都屈指可數。
其實夫妻之間的親密接觸是很能夠帶動兩個人的情緒的,有時候給對方一個擁抱,一個親吻,就能化解遇到的所有不開心,也能讓雙方都能感受到這段婚姻是有溫度的,人人都需要愛,更需要親密感,有了這些連接,才能拯救冰冷的婚姻。
那應該如何減少這些破壞婚姻的行為,增加彼此之間的積極互動,讓雙方擺脫婚姻倦怠期,重回正軌呢?
首先,婚姻不等於親情,不要把愛人當做親人。
在生活中,我們會扮演很多角色,我們是愛人,是媽媽,是女兒或者兒媳,在這當中,其他都可以說是親情關係,但唯獨愛人這個角色,我是不建議把愛人當做親人的。
這兩種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夫妻會提前進入到了婚姻倦怠期,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你們讓愛情變成了親情,在走向親情的過程中,你們忽視了夫妻相處應該注意什麼,因為越是把對方當做親人,越會變得隨意,在變成親人了之後,彼此之間更多的就是湊合,沒有了當初談戀愛時的新鮮感和神秘感,為此也就不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重新吸引伴侶的注意力。
所以一定要記住親人可以有很多,但愛人只有唯一一個,不要把伴侶當做親人來相處,在你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我希望從現在起重新喚起彼此在婚姻里的責任感,既要與愛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留有一點神秘感,也要重視彼此的感受,來共同維繫這一段婚姻。
其次,坦誠溝通,勇敢表達需求。
在婚姻里,所有的溝通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再次製造矛盾,所以在溝通時,要記得換位思考,除了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也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揣摩對方為什麼會出現那些你不能接受的想法。
即便對方的觀點你再不同意,但是你得必須要承認對方是有權這麼認為的,那麼當你明白這一點後,你不會急着去反駁對方,不會在意誰對誰錯,而是保持平靜的心態,去和對方進行真正的溝通。
只有建立了平等的溝通機制之後,你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有把心中的想法詳細地說出來,才能讓對方感受到你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勇敢表達需求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在關係逐漸得到一定的緩解之後,對方也會被你的行為所影響,他也會慢慢地感受到正確溝通的重要性。
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溝通的方式固然重要,另外態度也很重要,彼此之間一定要學會坦誠,不要在遮遮掩掩,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每一次溝通,去進行愛的表達,這樣對增進夫妻關係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婚姻中的很多問題,都需要好好溝通,通過溝通才能找到問題的關鍵,當你充分了解了自己和對方的心思,對方也一定會給你最積極的反饋。
最後,保持一致性,尋找共同點。
最好的夫妻關係,是彼此既能保持獨立,但又需要保持一致性,首先保持精神和經濟上的獨立,不要太過於依附伴侶,另外在維繫家庭的過程中,有些三觀和想法又需要保持一致性,因為兩個人需要有共同點,來增加話題,為經營婚姻尋求更多機會。
比如夫妻之間要有更多的精神共鳴,這樣在遇到同一個問題時,彼此之間的想法能夠做到一致,避免更多矛盾的產生。
再比如尋找雙方都感興趣的愛好,在培養共同的愛好中,可以重新了解彼此,為生活增添一點樂趣。
夫妻之間一起嘗試新的事物,一起探索新的相處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結束婚姻的倦怠期,因為愛是可以流動的,當你不再忽視婚姻中出現的問題,開始重視彼此之間的感受,並對自己進行了改變,愛情便會重新出現在你們的婚姻生活中。
那麼當你意識到自己的婚姻不對勁時,一定不能選擇逃避,感情問題的發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複雜,掌握一點技巧,重新改變相處模式,或許你期待的婚姻生活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