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表姐突然跟我們說她的女兒珊珊去年年底就休學,跟一個男孩子去廣州打工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已經不知道該作何反映了,既覺得意外,又覺得在意料之中。
因為這一家不是珊珊第一次因為早戀而離家出走了,從她上中學開始,表姐不知道去找了她多少次,所以,對於珊珊的這種行為,我們已經覺得麻木了。
每次珊珊離家出走了,表姐都覺得很緊張,發動所有關係找人,但每次找回來都是把珊珊送到封閉學校去寄宿。
她的心理就是,哪怕讀不進去,也要把珊珊關大一點再說。
珊珊中學第一次早戀離家出走時,表姐把她送到了省內有名的一家軍事化管理學校。
讀了一年後,在珊珊的請求下,表姐心軟了,把她接回家裡讀書。
然而,不到幾個月,珊珊又開始早戀了,沒多久,就住到人家家裡去了,然後,過完年不久,那個男孩去省城打工,她也瞞着家裡人跟他一起去。
等老師找上來時,表姐又開始着急了,找遍了珊珊的老師、同學,接着還找到了男孩家裡。
從男孩的奶奶口中問道他的打工地點後,連夜就開車去找人。
一番奔波,幸運地找到人後,母女倆一番交談,談崩後,表姐立馬聯繫了外省的文武學校,當即回家收拾東西,去學校辦完相關轉學手續,就把珊珊送了過去。
這一次,她不管珊珊怎麼說,都不肯接她回來讀了,直到珊珊讀完高中,臨近高考,才把學籍轉回家參加考試。
剛開始表姐還提心弔膽,但沒想到珊珊很乖,就連對她的態度都不一樣了,她生日時,珊珊還給她買了禮物,有點貼心小棉襖的感覺了。
在表姐的忐忑中,珊珊順利考完了高考,上了省內的一個大專,讀的是珊珊自己選擇的幼師專業。
第一學期,珊珊不僅成績優異,還積极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最後甚至還當上了藝術團的團長。
那段時間,表姐經常跟我們說,珊珊現在真的變了,整個人都積極向上,再不是之前叛逆時的樣子了。
9月份學校開學,老師打電話來讓珊珊回去上學,說再不去就只能退學了。
表姐這才知道珊珊去年年底放假前,就辦理的休學,跟着一個男孩子外出去廣州打工了。
表姐聽了這事,氣得當即打電話給珊珊訓斥了一番,就這樣,母女倆再一次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同樣倔強的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不歡而散。
表姐想讓珊珊回來把大學讀完,但珊珊死活不肯,說:「你逼我回去讀,就是逼我去死。」
表姐說:「你別整天死不死的,嚇唬誰呢。」
珊珊卻哭着說:「我能嚇唬誰,你除了會逼我讀書,你關心過我想什麼嗎,我兩年前就想死了,多少次我一個人站在樓頂,我都想跳下去。」
聽着表姐說這些,我們姐妹都覺得這母女倆真的是一模一樣,珊珊現在完全就是在重走她媽媽的路。
表姐也是上中學就早戀,無論家裡怎麼反對,把她送到親戚家去讀書,她爬窗跳樓都要跑回去找那個男同學。
然後早早就結婚,生孩子,整天無所事事,混跡麻將館,生珊珊前,都還在麻將館打麻將,最後還是她的牌友把她送到醫院的。
珊珊出生後,她也沒改變多少,孩子還沒過周歲,表姐就把她帶回了外婆家。
珊珊是在外婆家長大的,媽媽除了時不時回來看看她,給她帶點吃的,基本沒怎麼照顧過她。
而且在她3歲時,爸爸媽媽就離婚了,不久後,媽媽又談了個男朋友,分分合合拖了幾年,最後雖然結婚了,但也三天兩頭鬧離婚。
所以珊珊的人生軌跡跟她媽媽的一樣,但我們都覺得,珊珊會這樣,她媽媽是要負很大的責任,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最近幾天,看了李新異老師的《讓愛回家》這本家庭教育讀本後,我對珊珊的事情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知。
李新異是中和人生、新異心理的品牌創始人。從事心理諮詢與研究以34年了,擅長運用易經應用心理學技術、潛意識情景對話技術、家庭能量分析技術,處理各種心理危機與情緒,幫助上萬家庭改善家庭關係。
他在《讓愛回家》中提到,早戀發生的第一個原因是:家庭關係裏面父位的缺失,父親長期不在家,或者父母離異,或者母親太強勢,父親在家庭中沒有地位。
這些狀態,都很容易導致女孩早戀,而且這個早戀的時間在女孩十四歲左右。
第二個原因就是家裡無愛可言,父母爭吵打架。而且父母離異後,如果母親對女兒沒有愛護和關注,或者繼父對女兒有性侵的傾向何行為,女兒在家庭與族群中被排斥,沒有人關愛她,都會造成孩子早戀。
珊珊就是如此,她自己就被寄養在外婆家,父母離異,從小就沒關心過她,沒有感受過父母的愛,嚴重缺愛的結果,就是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早戀。
而當她媽媽發現她早戀時,卻從不曾認真跟她談過心,關心過她的想法,只一味地去堵、去防、去訓斥,這樣就造成了新的傷害。
最終導致珊珊恨透了她的媽媽,恨不得跟她媽媽老死不相往來,把她媽媽微信拉黑,不接她媽媽電話,態度異常堅決,無論誰去說都沒有用。
母女關係走到今天這一步,真的是悲哀,但這隻能說是表姐自己種下的因,苦果只能自己嘗。
真希望,所有的父母,或者即將成為父母的人,都能認真讀一讀《讓愛回家》,讓孩子能在更健康的家庭環境里長大,這樣社會上就會少很多問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