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有人說,子女分為兩種,一種是來報恩的,一種是來討債的。
顧名思義,來報恩的,固然是父母的孝順子女。而來討債的,固然就成為了父母的負擔和甩不開的包袱。
羅阿姨有個兒子,兒子沒結婚之前,是老兩口的驕傲,學習好長相好,就連畢業找的工作和兒媳婦都是很不錯的。可偏偏這樣一個兒子,在結婚之後,卻成為了妻管嚴。
02
羅阿姨和老伴,這輩子只有一個兒子。正因為物以稀為貴,老兩口從小到大就特別寵愛這個兒子。再加上兒子小時候,長得活潑可愛,很招人稀罕。
後來讀書上學了,不怎麼需要父母操心,學習成績就很好。沒結婚之前,逢人便誇羅阿姨有福氣,生了個孝順又懂事的兒子。然而,兒子才結婚不到兩年,羅阿姨就再也笑不起來了。
兒子在工作之後第三年,娶了同是獨生女的兒媳婦。兒媳婦性格強勢又潑辣,凡事都喜歡跟人攀比,絕不肯落後與他人。結婚時,兒媳婦要求市中心一套婚房和20萬彩禮,兒子也答應了。
羅阿姨和老伴發愁了很長一段時間,也只能勉強湊齊房子首付。結果兒媳婦不樂意,非要堅持沒彩禮就不結婚。老兩口又只好舔着臉跟親朋好友借了10萬,這才勉強應付了兒媳婦。
03
兒子如願結婚了,但老兩口也背上了十幾萬的外債。原本兒子想拿自己工資幫償還債務,可兒媳婦不同意,說拿夫妻共同財產去還婆家的債,那就相當於婆家空手套白狼,占她的便宜。
羅阿姨不願意兒子跟兒媳婦爭吵,就一力承擔下了十幾萬的債務。好在夫妻倆都有退休工資,一個人的養老金還債,一個人的養老金應付開銷,倒也勉強能應付下去。
眼看着十幾萬的外債馬上要還清,兒媳婦再次提出一個要求,為了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們打算再買一套更好的學區房,需要羅阿姨資助30萬。
然而羅阿姨哪裡還拿得出30萬,最後兒子滿臉不高興,兒媳婦也罵罵咧咧地走了。沒過多久,聽說是親家給了30萬,小兩口這才如願買上了第二套學區房。
04
兒子買房沒多久,就又回家一趟,這次兒子再提出一個要求:「媽,你去幫我們帶孩子,你養老金幫我養家,我爸退休金幫我還房貸,正好。小倩父母都出了30萬買房,你們總不能分文不出,無動於衷吧?」
聽著兒子這個要求,羅阿姨心裏咯噔了一下。她去給兒媳婦帶孩子沒問題,可去帶孩子,還得自掏腰包去倒貼養兒子一家三口,這讓羅阿姨內心沒有半點安全感。
羅阿姨試探性地問兒子,兒子卻有些奇怪地看着父母道:「你們就我一個兒子,以後的錢也都會留給我,這錢早花晚花都一樣。現在計較誰出生活費,沒意思,我岳父母出了大頭,你們就幫我還房貸吧,不然小倩總在家裡鬧離婚。」
老伴一聽就有些生氣了,羅阿姨對兒子也有些心寒。為了兒子的婚事,他們省吃儉用了幾年,這才慢慢熬了過來。結果兒子又來再次吸血,還想着壓榨完他們的那點養老錢。
羅阿姨怒了,直接懟了兒子:「滾,以後就當沒你這個兒子。指望不上養老也就罷了,還不停啃父母。誰娶的媳婦,誰慣着,我們不慣。」
羅阿姨沒有再慣著兒子和兒媳婦,即便小兩口都發了狠話不養老,她也沒有妥協。畢竟自從兒子成了妻管嚴之後,羅阿姨就再也不敢指望兒子養老了。
今日話題:
你支持羅阿姨及時止損,不再補貼兒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