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說啥我要一覺睡到12點,就算玉皇大帝來了也攔不住我。我拖着疲憊的要死的身體,坐在每天準時路過小區的公交車上。駛向公司。上面是我在給朋友抱怨。他突然給我說一句,我周六結婚,能來不?我頓時想說……算了,不太好聽,就不打出來了。可還得強硬地擠出笑容回道。那就先恭喜你了呢。我想看看假期安排,我盡量去。心裏想的是,和你的關係雖然還湊活。但是比起和我從小玩到大的發小來說,那確實還差點意思。
這還真是不假不婚啊。國慶結婚的也是商量好的嗎?怎麼都湊到周末,還都是同一天。這可就太尷尬了。
下班後,我剛走出電梯就立馬打開手機看票,直到節假日一票難求。想的是但凡有票,不管是幾點,定下來再說。回去的事是大,早上晚上的不重要。
可現實的當頭棒喝把我打得不輕啊。別說晚上的票了,連票都沒得了。這個如何是好。我默默的點燃一顆煙,無奈的抽了起來。
這也沒辦法,回家後和我朋友說明情況。別說,我還真挺佩服我的口才,既強力的表達了我想回去參加的迫切的心情,又無力的說出我無法與強大的現實相抗衡,以及無法回去的惋惜之感。
結果當然是禮一隨,祝福一道,電話一掛,萬事大吉。
至於我發小那兒嘛,老家離得也不遠,咋都能回去。又想起他事先說了來接我回去。所以不是很慌。至於我那朋友嘛,離我老家雖然也不算太遠,但也稱不上近。也就徹底放棄了,反正禮我都已經隨了。其他的也就不重要了。
我和我發小把時間定好,就在舉辦婚禮的前一天,他開車過來把我接了回去。路上我們聊了不少,雖說他比我大三歲,但是我們性格相似,興趣相同。年齡自然不是啥問題。聊些有的沒的。沒過多久,家也就到了。
婚禮的相關事宜都弄得差不多了,我也就吃吃喝喝。坐等第二天婚禮了。婚禮辦在我們村子,就是那種用木桌子啥的擺個多少多少桌,請的廚子給炒菜。就是普通的農村婚禮,相信經歷過的小夥伴都很熟悉。
我們老家的民風十分淳樸,就是那種一家有困難,十里八鄉都來能幫忙的就幫忙,幫不了忙的找人也給你幫忙的那種。
我估摸着怎麼著也得辦個三四十桌吧,畢竟村裡的人,加上男女雙方的親戚朋友啥的。可能都不夠。可現實又一次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還賊疼。十五桌,沒聽錯。十里八鄉啊、民風淳樸啊、結婚盛宴、十五桌啊。這也太少了。
等婚禮結束後我連忙把我發小拉到一旁問,怎麼才這麼點人。你叫的人不多嗎?誰知他嘻嘻一笑說到。人到不到沒關係,關鍵是雙方重要的人都來了,其他的人雖然人沒到,可禮金一份兒也沒少。可以了。
其實來的人數已經遠超出我的預料了。他還給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 疫情影響。這幾年可以說是多災多難了。都是疫情給鬧的。大多數人都不在家,回來又是隔離又是核算的,太麻煩,不划算。
- 經濟影響。咱這兒就是有小縣城,工作種類少,機會少,工資也低。剛畢業的大學生肯定不留在這裡。中年的人上有老,下有小,這兒的工資根本就沒法滿足。所以也就外出打工了。我要不是結婚,我也不回來了。
我一想,說得也對。說完問我;你酒量咋?我默默地豎起一根手指頭。一斤?一瓶?我自豪地回答他,可以一直喝。不吹牛能死不?說著他神秘一笑,說了一句,等我一下。等他回來後,手裡多了一瓶酒和兩個杯子。我兩會心一笑。找個地方坐下了。抿了一小口。我自然地說到,茅台?可以嘛小夥子,結婚下血本了吧?他搖了搖頭。把酒拿起來,放到我跟前,我仔細一看「三君台珍藏酒」,這酒我沒聽過啊。
於是他給我科普起來,你喝錯也很正常,畢竟它和茅台口感十分相似,不是行家的話你根本嘗不出來。這是一款產自貴州的醬香酒。品質我就不多說了,畢竟你都喝成茅台了。名氣的話正是因為這款酒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提升酒質上了,沒時間打廣告宣傳。所以知名度不是很高。可它是原茅台酒廠的前所長陳興希老師親手釀造的。口感濃厚香醇,酒花綿密,淡黃色的酒體更加奪目。讓人難以忘懷。百元左右足以拿下。
溫馨提示:對於農村婚宴日漸失去往日熱鬧的流水席,你可有其他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