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禮記·中庸》里有這樣一句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意思就是不論做什麼事情,事先都要有準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得成功,不然就很容易失敗。
深以為然。
尤其是隨着經歷的事情多了,我們才會真正地明白為什麼很多事情都需要提前計劃。確實,在少年的時候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只會覺得很有道理,但並不會多想,依然還是會我行我素。
可是當我們慢慢地成長之後,才發生很多事情真的要提前做好準備。只是什麼事情都做好準備有的時候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提問:「你覺得自己最大的優勢在哪裡?」
有人是這樣回答的:總是提前。
的確,人生很多的事情都是因為我們習慣性地拖延。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不到最後一刻總是不想去做,總是會給自己找各種理由,直到最後必須要做。
可是最後的結果總是手忙腳亂的。正如有人說得好,凡事提前10分鐘,你就會發現你變得更加的從容了。
說到底,凡事有所準備,本質上就是對時間的管理,只有好的時間才能夠獲得最大化和自我滿足。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凡事只要提前10分鐘,你就能夠變得更加的從容。因為這裏面就是對時間的管理。
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時間,有的人能夠做很多事情而且還能夠做好,而有些人只能夠做一兩件事情,而且還覺得比較費勁。
這就是每個人對時間管控能力的不一樣。可能有人會說,難道提前10分鐘就能夠解決問題了嗎?
答案當然不是,並不是提前10分鐘就能夠解決問題,而是這提前的時間能夠給我們留下準備的時間。
就好像你去上班,為什麼我們要預留時間,就是因為我們要考慮到,在上班的路上可能會遇到紅燈,而且是一路紅燈的情況。
如果遇到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我們把時間「卡的死死地」,你覺得結果是什麼,那就是你一直在趕時間。還會上班遲到。
所以,我們才需要提前10分鐘,這就是為了預留一些突如其來的情況,好給我們留下時間去反應和準備。
因為這樣,你才會擔心遲到、遇到紅燈、丟三落四這種情況。因為這樣,你才能夠更好更快地投入到需要做的事情之中。
正如有句話說得好:「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成敗。」如果我們把提前當成習慣的話,才能夠更加從容地生活。
就好像是赴約一樣,如果你提前10分鐘去,就可以避免見面時的慌張和倉促。因為這10分鐘完全夠我們去平復心情和整理儀錶。
總之,不管是在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感情中都能夠找到這樣的例子。正如老話說得好「早起三光,遲起三忙。」
所以,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不要總是「踩點出門」、「踩點做事」。把生活提前10分鐘,你會發現人生真的會變得不一樣。
特別認可這樣一句話:「明天總是一周中最忙的一天,別再把事情推到明天。要知道,今天想着明天再做的事,到了明天你也不會做」。
確實,就是這樣,因為「早一點」和「晚一點」真的不一樣。正如有這樣一個數學公式,如果一個人每天都能夠進步1%,那麼一年之後他的能力就會提升38倍。
只是我們很多人,有的時候並不能夠保持每天都能夠前行一步。越是踩點。越是堆積,越是等明天再做。越是沒辦法獲得成功。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和時間做朋友,我們從來也沒有做好時間管理。好在現在還不遲,從今天開始改變吧,每天提前10分鐘,我們將會發現人生大不同。
文|明浮生
圖|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