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位名人說過,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與人的感情也越來越淡薄。
以往,我們還會把時間花在「與人打交道」這件事上。如今的我們,早已對人際關係,沒有太多的感覺了。對外人的感情如此,對鄰里親戚的感情亦如此。
中年人和老年人還好,至少觀念傳統,比較念舊。可是,這些人的後代,比如說85後或者90後,抑或是00後,他們就沒有這種想法了。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問題,隨着時代的發展,為什麼每代人的感情都逐漸淡漠呢?
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每代人的表現就知道了。70後熱衷跟親戚朋友往來,80後處於中間,往不往來都無所謂,而90後、00後更是「異類」,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親戚有誰。
與其說是「異類」,不如說他們都是時代的產物。身處於快節奏生活環境下的他們,本就早熟,也通過各種渠道看透了這個世界,那他們就會對所謂的「感情」無感。
所以,「斷親潮」出現了。而這當中起着關鍵作用的,莫過於有很多年輕一代,都心甘情願自己活成家庭的最後一代。
02
「斷親潮」到底是什麼呢?
大城市的斷親潮,早就出現了,所以很多人會說大城市的人比較冷漠,眼中多了物質,而沒有所謂的感情和親情。
在城市化的今天,高樓越來越多,人之內心也越來越壓抑了,感情什麼的,也許都被消磨殆盡了。
很多人會說,農村人還挺講究感情的,難道他們也會迎來「斷親潮」嗎?很遺憾地說,如今的農村人,就在經歷斷親潮。
以往交通不便利,也許農村人都聚居在一個地方。如今,城鄉的交通便利了,去大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多了,他們接觸過了城市,自然就不希望回到農村。
哪怕逢年過節回到農村,也沒有了以往一團和氣的氛圍,只多了所謂「爾虞我詐」,以及每個人既厭惡,又喜歡的「攀比」罷了。你炫耀自己的豪車,他炫耀自己的房子,把人性最為現實一面,都展現了出來。
這些事經歷得多了,父母也走了,那入城務工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就不再跟農村的親朋好友往來了。更何況,人人都各奔東西,又有什麼時間相見呢?
可以預見的情況是,未來的親情,會愈發淡漠,就像白開水一般,毫無味道。
03
年輕人成為家庭的最後一代,會讓「斷親潮」發展到頂峰。
身為90後或者00後的父母,可以問問自己的孩子,他們有沒有傳宗接代的心愿,能不能把家族的親戚全部認全?
相信他們的回答,都是相似的,對傳宗接代沒有任何的想法,而且家族的親戚也認不全,什麼表堂兄弟姐妹,見過幾次面,但沒有任何的聯繫和交流。
新生代的年輕人有個特點,那就是他們崇尚「個人主義」,而沒有了以往的「群體主義」。要知道,這世間所有的親情,都是「群體主義」所滋養出來的。
你有了孩子,他也有了孩子,這兩代人互相了解,加強了聯繫,親情還是可以維繫的。如今,你沒有孩子,他也沒有孩子,那就沒有相互了解和相互聯繫的必要了。
「傳宗接代」的本質,其實有兩點,首先是把血脈傳承下去,其次是把親情傳承下去。一旦傳宗接代這件事被人拋棄了,那血脈和親情的傳承,就斷代了。
當然,上述這些思想,都是傳統的想法了,不符合年輕一代的自由思潮。也許,這是小農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必然。
04
當代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觀念,不會封閉,也不會傳統。對於他們來說,自己過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在「成為家庭最後一代人」這件事上,很多父母都不理解,人,本來就是要成家的,本來就是要活在親情當中的,為什麼非要一個人孤獨一輩子呢?
這個問題的原因,那是複雜的。從大致的情況來說,其實是經濟物質的壓力,人性的轉變,以及大環境的情況,導致了這個問題的出現。
就拿996來說,普通人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連找個對象都沒空,那他們怎麼會把家族的親情放在心上呢?
就拿房子來說,有很多高學歷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就到了大城市打拚,一輩子就是為了那一間鴿子籠,又有誰會把心思放在其他地方呢?
就拿人性來說,每個人都知道現在的異性靠不住,結婚風險很大,所以很多人寧願單身,寧願沒有後代,也不希望惹來一堆的麻煩。
......
當然,上述這些原因,還僅僅是冰山一角罷了。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生活節奏的速度太快,超過了人之承受能力。到最後,物極必反的結果就出現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