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出現,讓我知道了原來生活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和活法;你離開後,麥花兒枯萎,荒漠更荒涼。塵歸塵,土歸土,你我皆是一粒塵埃。
細節一:哥嫂打心底里瞧不起有鐵這個親弟弟
電影的開始,本是馬有鐵相親的日子,外面大雪紛飛,可是他卻在後院里幹活兒。對於平常人來說,相親這麼重要的日子,這麼重要的場合,應該要精心打扮、收拾一番,可是有鐵的哥嫂什麼也沒有為他做,該幹活幹活,凸顯了他們對有鐵的蔑視和不屑。他三嫂一遍遍催他:「老四,你快些,不了磨蹭了,快些,都等你的呢!快些出來!」簡單的幾句話,卻充滿了厭惡和不耐煩。
冒着大雪,有鐵出來了,衣衫襤褸,衣服破舊,對着有鐵沒好氣地說了句:「給,你哥哥的新褂褂你穿上。」然後隨意地丟在鐵欄杆上,就走了。倘若真的是個新衣服,她能捨得就這麼隨意地丟在後院里鐵欄杆上嗎?妥妥地瞧不起人。
細節二:哥嫂對有鐵充滿了嫌棄
進屋以後,有鐵拿着自己的飯碗和筷子,這說明在平常的時候,有鐵是沒有資格和他哥嫂在同一個鍋里吃飯的。有鐵剛坐下,他三哥就問其中一個人:「你咋把碗放下了,我再給你盛點兒(飯)!」那人說:「不吃了,我已經吃飽了。」
這裡邊兒有兩個細節:① 這是有鐵的相親宴,但是他們卻在有鐵來之前已經吃過了。②有鐵來了,他們就不吃了,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他們對有鐵的嫌棄。
細節三:有鐵在家裡是沒有任何家庭地位的
有鐵剛剛坐下來吃了幾口白飯,啃了幾口饅頭,驢跑進了院子,三哥就去趕驢了,一邊驅趕一邊說:「打死這個不值錢的遭瘟貨,怎麼跑到院子里來了?這個不值錢的,一天給你多少你才能吃夠?」表面上好像在罵驢,其實在罵有鐵吃得多。桌子上豐盛的菜肴,有鐵一口都沒有吃。三哥卻這麼說他,想想有鐵平時的日子過得該是有多麼寒酸,多麼壓抑。
細節四:貴英和有鐵命運極度相似,都被哥嫂嫌棄
有鐵出去了。貴英的嫂子讓貴英去尿尿,貴英有尿失禁,如果不小心尿屋裡了,她怕有鐵的三哥三嫂嫌棄貴英,不接受這個弟媳婦,這樣一來,貴英有可能又嫁不出去,她也無法擺脫貴英這個累贅。
細節五:有鐵活得太的卑微了
見到貴英上廁所沒回來,她們都去後院找貴英。有鐵蹲在驢跟前吃着饃饃。他們進來了,有鐵起身回屋,進門的時候,他忍不住抹着眼淚。是啊,三哥打了驢,他很心疼他的驢。在沒有遇到貴英之前,這頭驢或許就是有鐵唯一的伴兒了。就像現在的人喜歡養寵物狗一樣,也算是是一種精神寄託吧!後面的劇情中中也有好幾次體現出了他對這頭驢的心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有鐵的善良和實誠。
細節六:命運相似的她們,從小的生活環境也是如出一轍地相似
在農村,後院兒里的房子都被稱為「圈」(圈養牲口的房子)。有鐵的行為告訴我們,其實他一直都是住在後院里的,吃住都在後院里。可以想像有鐵一直以來過着怎樣的生活,他的三哥三嫂又該是多麼的自私和涼薄。吃着最差的吃食,幹着最臟、最苦、最累的活兒,住着最簡陋的「屋子」。
從有鐵他嫂子和介紹人的對話中,我們知道貴英從小住的也是後院,後面的劇情中她與有鐵的對話中也交代過,貴英是住在窩棚里的,而且從小就挨打受氣,不幸的是,還落下了病根,長期被虐待,也沒有了生育的能力。
貴英上完廁所,他們的談話也結束了,臨走前,有鐵的嫂子說:「貴英,你進來的時候把門給我扣好,別把驢給我撒進(前院)來了。」她知道有鐵在後院,她還這麼說,更加坐實了有鐵平時生活在後院里的。這一次有鐵嫂子提到的驢,其實含沙射影地也在指有鐵,哥嫂都嫌棄他,不願意他進屋(前院)里去。
她們都去了前院的屋裡,貴英看到有鐵對驢都那麼好,肯定是良善之人,她心裏認定有鐵是值得託付的好男人。她看着圈裡的有鐵,貴英堅定的眼神,有鐵含羞的表情,說明他們都只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生活的疾苦為何偏偏要挑這麼兩個苦命人去折磨呢?
兩個可憐人,就這樣被各自的哥嫂在各種嫌棄中一拍即合了。
如果不是這張結婚照,貴英離世後可能連一張遺像度沒有……
總結:
兩個命運近乎相同的人,最終在各種利益的撮合下組建了一個小家庭,這是希望的開始。有鐵的生活從此以後有了希望,貴英也有了依靠,彼此之間都有了一個知冷知熱的人,生活總算有了盼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