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淮南子-說山訓》中有言:「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見到有枯葉落下,那就說明年末已至了。看到瓶子中的水結冰了,那就說明寒冬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了。
其實,這世間有很多事兒,都是有「預示」的。比如說人要發跡之前,必先受盡苦難,人要倒霉之前,必先順到極致,然後猖狂至極。
人,要想活得好,首先要練就自己的火眼金睛,其次要提升自己的辯證思維能力。如此,才能躲避禍患,把握屬於自己的時機。
這世間的瑣事太多了,問題太複雜了,也許我們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某些事兒「一葉障目」,最後落得不幸的結果。
有一位國學大師說過,做人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從微小之處發現吉凶的苗頭,進而加以把握,少了任何一個心眼,都有可能被無數的禍患所埋葬。
生活,不缺乏禍患,缺乏的是能夠發現禍患的眼睛。
要知道,一旦身邊出現這幾個信號,就說明我們的後半生,有不吉之兆。
02
信號一:你過得太順了,彷彿沒有東西阻擋你。
一個人,身體很好,基本不得什麼病。這,到底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
對於極少數人來說,那肯定是好事。而對於多數人來說,那肯定是壞事。身體過分健康了,沒有什麼病痛了,那後面的疾病會更嚴重。
有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沒有患過什麼病。可是,等他到了一定的年紀,或者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那他身體所出現的疾病,往往是要命的。
而那些平時就有小病小痛的人,反而沒有這種情況。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所有的不幸,都會「積少成多」,到最後都會像「洪水」一般傾瀉出來,讓人躲無可躲,避無可避。
人,平時太順了,那後面受到的苦,反而會越來越多。所以說,平時就得多加歷練,那才能有效地躲避禍患,保全自己。
03
信號二:為人過分狂妄,少了謙卑之心。
曾仕強教授說過,現在有很多人都活得糊裡糊塗的,總覺得自己很行。其實,人又能有多行呢?好運都是老天給的,要懂得謙虛啊。
曾教授的這番話,其實講得特別好,人若狂妄,必有災禍。覺得自己能力不錯,有自信,那是好事。可是,一旦超過了這個度,那問題就來了。
百戰百勝的將軍,會因為過分狂妄而兵敗身亡;縱橫商界的富豪,會因為過分狂妄而瞬間破產;成就頗高的工程師,會因為過分狂妄而出現錯誤。
人,不要覺得自己「了不起」,而是要跟自己說,自己很普通,很一般,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謙虛點做人就可以了。
有大賢者說過,平淡而到天然處,則善矣。
平凡、淡然以及謙卑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你的福氣就來了。沒有謙卑之心,小人會來到你的身邊,兇險會來到你的身邊,禍患也會不期而至。
04
信號三:在危難面前,缺少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
兵法有言:「投之亡地而後存,置之死地而後生。」
人,只有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才會激發出自己的潛力。如果自己能夠一直堅持下去,那我們的後半生,不就能走上坡路了嗎?
有這麼一個詞,名為「危機」。有危險的地方,就會有機會。這危險和機會,本就是並存的。一旦我們走向了極端,就容易看不見轉機。
比如說你走到了谷底,但你覺得人生無望了,未來黯淡了,那你該如何是好呢?選擇沉淪,也許就真的埋葬於谷底當中了。
反之,你選擇「向死而生」,在谷底處堅持走上去,破除一切的艱難和險阻。如此,未來的曙光,就出現在你的眼前了。
所謂「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光,永遠都存在於人間,只是內心過分消極且陰暗的人,看不到罷了。
05
信號四:不懂得及時止損,終是禍患。
人活一世,要堅持這麼一個原則——及時止損。
如果你發現有損失了,那你還是要「及時阻止」比較好。就像一個缺口,如果你讓它越來越大,到最後,這個缺口你是補不上的。反之,你及時將它堵住,那你的損失就能降到最低了。
當然,在這個世上,不懂得及時止損的人太多了。絕大多數人,都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飲鴆止渴」。
知道出現了缺口,知道自己有問題,知道某個人不好,但還是裝成不知道的樣子,掩耳盜鈴。只能說,所有的掩耳盜鈴,都不會讓人有好的結果。
生活是公平的,既然給了你及時止損的機會,那你不去珍惜。如此,生活就要降下禍患了。這,才是真相。
文/舒山有鹿